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体育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探索

来源 :当代体育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ight_w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对体育院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从研究体育院校学生的特点着手,分析了移动互联时代体育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学面临的挑战,并研究了如何在移动互联时代对体育院校思政理论课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
  关键词: 移动互联时代 体育院校 思政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4(b)-0000-00
  当前正处于移动互联时代,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统计数据,2014年,中国手机上网用户约5亿人,成为世界上拥有智能手机最多的国家。[1]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达5.94 亿,大学生是移动互联网用户最广泛和活跃的群体之一。[2]传统打电话的手机即将成为历史,电脑化的智能手机变成趋势。我们熟悉的门户网站、社交平台、微信微博等都在向移动平台拓展,这就是移动互联网。在这个移动互联时代,教育教学显然不能不受到影响。合理利用移动互联技术,创新体育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是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师当务之急的研究课题。
  1.体育院校学生的特点
  1.1文化基础知识薄弱,理性思维能力较差。体育院校的学生从小接受系统的运动训练,很多学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中学文化知识的教育,导致他们知识面窄、文化基础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3]并且长期的体育运动训练又容易让他们情绪失控,感情用事,做出失常的举动,处理问题缺乏理性的思考,理性思维能力较差。
  1.2组织纪律观念淡薄,课堂听课专注度不高。体育院校的学生上课时纪律往往不太好,说笑、打闹、玩手机等现象较多,他们法制观念、组织纪律观念较淡薄,处理问题不够冷静,经常会因哥们义气打架等。课堂听课时专注度不高,有的同学听课时经常溜号、甚至用手机打游戏看电影、有的同学干脆就睡觉等。
  1.3适应能力较强,善于自我表现。体育院校学生经过长期的运动训练,一般形成了反应快、比较好动的性格特点,多数开朗、外向,他们对新环境、新事物的接受和适应能力较强。长期的竞争性运动训练,使体育院校学生多数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在能够展示自己特长和能力的场合,他们有展示自己能力和水平的愿望。
  1.4集体荣誉感强,兴趣爱好广泛。体育院校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加集体项目,他们集体荣誉感很强,为了争得集体荣誉,他们经常拼尽全力。相对其他院校的大学生来说,体育院校的学生对理论学习不够重视,学习压力相对较小,加之他们本身对学习又不够感兴趣,所以他们比较爱玩,兴趣爱好也比较广泛。
  2.移动互联时代体育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学面临的挑战
  移动互联网具有移动化、个性化和差异化等特点。[3]在移动互联时代,体育院校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手段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需要根据时代特征并结合体育院校学生的特点做出相应调整,这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形成了严峻的挑战。
  首先,体育院校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大学生更喜欢视觉和听觉上具有冲击力的事物,更乐于接受图像视频等方式提供的信息,于是课堂上用手机上网、打游戏、看电影的现象很普遍,对于教师的授课内容和方式普遍不感兴趣,甚至是厌倦。其次,移动互联时代,体育院校大学生每天接受海量信息,信息内容也呈现多元化,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和通过各种信息媒体上所看到的经常会出现不一致的现象,这对于理性思维较差的体育院校学生来说很难完全正确判断,从而感到迷茫,甚至被误导,乃至形成错误的观念。体育院校思政教师若想要实现原有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就必须对现有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改变和创新。第三,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体育院校大学生的很多知识都可以通过百度、谷歌等搜索工具轻易地获得,学生自然对教师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视程度明显下降,这对传统的教学过程和方法形成了挑战。
  3.移动互联时代体育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
  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要求体育院校思政理论课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育形式。移动互联网典型应用形态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代表,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师要积极运用上述移动互联媒体创新和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同时注重移动互联网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与互动,以提高教学效果。
  3.1采用多样化教学模式
  在移动互联时代,合理利用移动互联技术,提高教学效果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过时,与移动互联技术相适应的多样化教学模式必然出现。多样化教学模式包括多媒体教学、移动终端互动式教学、社会调查与实践、讨论式教学等。多样化教学模式强调在教学中综合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可以一边进行教学沟通,一边通过查看移动终端设备和同学们进行互动,回答、解释、探讨同学提出的各类问题。
  3.2 建立体育院校微信课堂
  微信是移动互联时代的宠儿,它提供了便捷、即时的交流方式,越来越广泛地为大学生所青睐,微信的微力量是不容忽视的。体育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充分利用微信、微博开展教学活动,更好的完成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及时纠正学生思想上的偏差,掌握思想政治舆论的引导权。微信的即时性、便捷性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且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产品已经广泛地为师生所使用,因此师生可以全员参与,利用好微信其教学效果是巨大的。体育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开设微信课堂,在微信课堂里,师生可以继续课堂教学内容,可以讨论时事热点话题,可以开展各种话题讨论,微信课堂可以完成在课堂教学中难以完成的教学互动,还可以拉近师生间距离,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3.3建立思政教学平台
  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要求体育院校也要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的特点,创新教学方法和形式,建立移动互联的思政教学平台: 一是建立班级QQ群。班级QQ群的建立使思政教师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的自由度大大增加,思政教师可以较准确的掌握学生动态。但班级QQ群的开放和自由讨论也给不良信息的传播敞开了方便之门,思政教师必须加强并规范群的管理,制定群内规范,对于影响大局的观点要及时进行纠正。二是建设思想政治主题网站。网站要以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为目标,用典型案例和故事吸引学生积极浏览网页;同时组织一些网上互动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三是要建立网络教学资源共享,这是移动互联时代对思政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思政教育完善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3.4严控上课玩手机的行为
  采用说服教育的方式向同学说明上课看手机的危害:首先,上课玩手机有害健康。如伤害视力和颈椎;其次,上课玩手机有害学习。手机上内容丰富多彩,可以打游戏、可以看电影等,但玩物丧志,久而久之,学业荒废;第三,上课玩手机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思政理论课课堂,比学习知识更重要的事是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体育院校大学生由于年龄阅历等原因缺乏辨别力,容易被错误的观念所误导。另外,对于屡教不改的同学要采取一定的严惩措施。
  参考文献:
  [1]http://www.chinabgao.com/stat/stats/39758.html
  [2]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1507/24/t20150724_6027023.shtml
  [3]韩银廷. 90后体育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州体育,2011,(07)
  [4]余飞,刘思宏.移动互联时代的教学信息化初探[J].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5)
  [5]龙仕平,罗定华.移动互联时代的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思考[J].新闻战线,2014,( 06)
其他文献
我国许多城市在旧城改造、道路拓宽中将许多行道树伐去,而其他一些大城市却开展着一场“引树入城”的运动。文章从这两个相反的现象着手,运用城市生态学理论分析树木对城市不
文章分析了阿拉善左旗公路管理养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阿拉善地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长效机制的思路,为该地区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现交通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无论是现代工业还是传统农业.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不可避免,并且必然发生的问题,土地流转问
2011年8月1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开展高速铁路及其在建项目安全大检查,适当降低新建高速铁路运营初期的速度,对拟建铁路项目重新组织安全评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房地产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房地产行业作为我国的先导性行业近年来持续升温。但是,在其快
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是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关键。
中学政治课堂教学中时事政治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渗透时政内容尤其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及时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实课堂教学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9.135  摘 要:该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推理法,对中国第1~12届全运会辽宁省代表队参赛成绩的变化进行研究。辽宁省在第1~12届全运会中的成绩名次变化较为稳定,获得奖牌项目范围广,多数项目的成绩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不少项目呈现出不断发展走强的势头。  关键词:全运会 辽宁省 成绩变化 特征  中图
本研究主要采用实验法,从问题的提出、研究方 法、实施过程、研究内容、案例分析等5个维度进行分析。笔者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忻城县高级中学高一的两个班级为研 究对象
提出一种新型火炮随动系统的性能测试系统设计,采用TMS320LF2407A DSP作为火炮随动系统性能测试系统的核心,利用DSP的捕获单元完成了随动系统跟踪速度的实时数据采集,并详细介绍CAN总线通信模块的设计。测试结果表明,该测试系统满足设计要求,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