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是当年那股劲

来源 :铁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xiao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北京309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离休干部杨冠群,凡是与他一起工作的同事,或经他医治过的病人,没有不伸大拇指的。有人说他是中国的白求恩,有的干脆叫他“杨求恩”。下面记述的就是杨冠群从医的几个片断。
  “救死扶伤是我的职责”
  1947年9月,杨冠群进入盐城江海公学,不久又被推荐到华中医校学习,六个月后被分配到华中第一野战医院。
  1948年11月中旬,淮海战役打响了,这次战役参战人员多,又是在寒冬腊月冰天雪地里进行的,伤亡之大可想而知。杨冠群所在的第一野战医院,平均每天要接受80多名伤病员,他所在的外科手术室人员有时几天几夜不合眼。领导和同事们考虑到他年龄小,安排工作时总想照顾他一点。他说:“救死扶伤是你们的职责,也是我的职责,我能抗得住。”在收治的伤病员中,除了解放军指战员外,还有不少是蒋军被俘人员,杨冠群和战友们严格按照俘虏政策和人道主义精神,给予精心治疗。有个经他医治的蒋军伤员很受感动,伤好后恳求杨冠群把他留下来。杨冠群请示领导同意后,他被留在医院做后勤工作,后来还入了党、提了干,一直干到副师职离休。
  “医生的职业是神圣的,我们不能玷污它”
  “廉洁行医,不求回报。”这是杨冠群多年行医的准则,也是他一生奉献的真实写照。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不管是部队医院还是地方医院,外科病人做手术都兴送红包,杨冠群遇到这样的事很多。许多病人或在手术前,或在手术后,或在出院时硬要塞给他红包以表谢意,但他一律都予以拒绝。
  病人蒋霞只有24岁,不幸患上结肠息肉病癌变,走了许多医院都没有治愈,特别是每次没完没了的痛苦检查,使她对治疗完全失去了信心。后来他的父母听说309医院有个叫“杨求恩”的大夫,技术精湛态度好,就带着女儿慕名前往。病人的信任是对杨冠群的最大鼓励。检查结肠息肉病变,免不了要作肛门指诊,以前每次做这一检查,病人都疼得大声叫喊,疼痛难忍。杨冠群先在思想上安慰她,千方百计减少她的恐惧心理,检查的时候既仔细又认真,直到检查结束,病人一直很安静。后来他又亲自主刀为病人动了手术。出院时,病人的父母拿出一个红包非要杨冠群收下不可。杨冠群说:“医生的职业是神圣,我们不能玷污它。”
  “为社会作贡献,就是对我最好的回报”
  杨冠群精益求精的技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以及一心为民服务的态度,经他诊治的病人没有不赞叹的,有人甚至提出以后一定要好好回报他。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杨冠群总是笑笑说:“你病愈后多为社会作贡献,就是对我最好的回报。”
  一次,杨冠群接诊到一个名叫许小凤的中年妇女,她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已十多年了,来时已并发幽门不全性梗阻,每天只能喝点米汤、面汤等流质。她曾在多家医院看过,不仅没有治愈,而且病情越来越严重。杨冠群考虑到病人身体虚弱,吩咐护士先给她调理一段时间,每天给她输葡萄糖、维生素等加强营养的药物。通过近一个月的调理,病人的身体素质提高后,杨冠群亲自给她动了胃大部切除术。经过精心治疗和细心调理,病人很快恢复了健康。出院那天,病人家属带着20多名亲朋好友敲锣打鼓送来一面锦旗。
  一次,杨冠群在安徽省扶贫医疗队卫生院看门诊时,一个病人一进诊室,一股恶臭味扑鼻而来。杨冠群检查后发现,病人得的是乳腺癌,已经到了晚期,乳房已经开始溃烂。经过了解,病人因为家境贫困无钱手术才延误下来,恳切要求杨冠群收下她作手术治疗。在一般情况下,类似这样的病人,医生不是采取保守治疗,就是一推了之。看到病人那种极端痛苦的表情和亲属的再三恳求,杨冠群他和同事们商量后决定把她收下,并由杨冠群主刀对病人进行了右乳房癌症姑息性切除术。手术后,病人自我感觉良好,食欲、睡眠、精神状态都很好,伤口也不痛不臭了。出院时,该病人紧紧地握住杨冠群的手激动地说,感谢医疗队的同志们,感谢杨大夫,现在这样子我已经感到很满足了。
  “为了战士安全,自己担点风险算什么”
  1983年9月,正在青海格尔木的杨冠群所在医疗队接到通知,要求他们火速赶往西藏坨坨兵站卫生所,对退伍出藏的老兵和初到西藏的新兵做好高原反应救护工作。从格尔木到西藏约有600多公里,途中要翻越海拔4800多米的唐古垃山,进出西藏的新老兵中很可能有人发生高原反应,如肺水肿、脑水肿、心脏病等,如不及时发现和治疗,随时有生命危险。考虑到那里气候恶劣,空气稀薄,环境极为艰苦,领导和同事们劝杨冠群不要去,说你已经50多岁了,身体又不是很好,去那里弄不好有风险。他说,只要能让新老兵安全进出藏,我担点风险算不了什么。
  位于长江源头的坨坨兵站卫生所,海拔4750米。在格尔木,杨冠群每天坚持3000米长跑没有什么反应,在这就是饭后平地散步一二百米,就感到上气不接下气了。杨冠群与卫生所的四位同志克服高原反应带来的巨大困难,在45天里共帮助转运了3500多名兵员过站,没有一个人发生严重的高原反应。
  一天,兵站汽车五团卫生所来电话,要求医疗队立即派人抢救一名踝关节开放性骨折的重伤员,这名司机在抬发电机时滑倒,左踝关节被压成粉碎性骨折。杨冠群和副队长王富火速前往卫生所,一看伤员伤势果然严重,但卫生所没有条件做手术。有人提出把伤员送到格尔木医院,杨冠群考虑到格尔木医院条件虽好,但起码要走两天时间,病员经不起汽车长途颠簸。他同王富商量后,果断地决定立即就地手术。杨冠群认真麻利地对病人进行了麻醉,接着又协助王富修剪剔除污染的软组织,对碎、断的骨头和骨片一一进行复位,再用钢板石膏固定。经过三个多小时的紧张抢救,手术成功了。杨冠群和他的同事们也开心地笑了。
  “老区人民有贡献,我们不能忘了他们”
  1987年初春,杨冠群与内科主治医生王亚真奉命带领一支医疗队去支援安徽老区岳西县三河区卫生院,这是他第五次参加医疗队。三河区卫生院虽然有20多人,但大多是新手,老医生也只能做阑尾、痔疮、包皮、脓包切开引流等一些小手术。卫生院余院长见到杨冠群,就象见了救星一样,高兴地说:“这一下好了,你们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老区改变缺医少药的面貌,还可以帮助我们卫生院培养一批骨干。”杨冠群说:“老区人民有贡献,我们不能忘了他们。”
  一次,卫生院收治一位30多岁的危重病人。杨冠群检查后发现病人脾破裂内出血比较严重,必须立即手术治疗和急需输血。但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血源,大家心急如焚。杨冠群急中生智,吩咐两位助手在他打开腹腔后,用消毒碗把血一碗碗舀出来,然后用多层纱布过滤,去掉血块,经过严格的消毒后备用。通过两个多小时的紧张手术,当2000多毫升的自体血重新回输到病员身上时,病人终于转危为安了。
  “这才是最好的离休生活”
  1992年初,杨冠群办理了离休手续。为了使晚年生活过得愉快充实,他为自己设计了一套方案:参加老年大学,学学书法绘画;疗养旅游,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探亲访友,与亲朋好友拉拉家常……虽然活动安排得丰富多彩,但他总觉得还缺少些什么。
  当年3月的一天,北京海淀乡卫生院院长周生来到杨冠群家中,向他反映卫生院目前医务人员青黄不接,特别是外科更缺少人手,想请杨冠群到卫生院工作几年,搞搞传帮带。
  听了周院长的情况介绍,杨冠群心里一下子明朗了,自己离休后缺少的内容正是这些。他再三向周院长表明,去你那里工作可以,但不能有任何特殊待遇和额外照顾。答应邀请后,杨冠群第二天就到卫生院上班了。杨冠群没有辜负周院长的期望,在手术治疗中,小一点的手术让助手上阵,自己在旁边指点;大一点的手术亲自主刀,让年轻人当助手,边做手术边讲要领;遇到疑难病症,他们一起“会诊”。通过传帮带,三位年轻人很快提高了医疗技术,特别是陈川江大夫,不到三年就掌握了所有外科常见病的诊断处理,并被晋升为主治大夫。
  8年来,杨冠群在海淀乡卫生院共做大小普外科手术500多例,安全无事故。在1995年海淀区各乡镇医院等级评定中,海淀乡卫生院率先被评为一等甲级医院。医院为了表彰他的敬业精神,为他颁发了“荣誉证书”。杨冠群高兴地说:“这才是最好的离休生活。” (责任编辑 李赞庭)
其他文献
在叶飞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的时候,我们特别怀念新四军研究会的首任会长。他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对新四军怀有特殊的感情。1997年10月14日在南昌纪念新四军成立60周年大会上讲话时,他提出了“共同做好研究和宣传新四军这篇大文章”的使命。这充分显示出他的远见卓识和历史责任感。  抗日战争时期,叶飞在华中敌后战场叱咤风云,屡建功勋。他任新四军第六团团长,曾率部突破国民党的限制,挺进苏
期刊
谢文锦,中共中央早期领导人之一,著名革命烈士,浙江省永嘉县潘坑村人。潘坑村位于楠溪江上游,是该县西北部一个较大的村落。文锦祖父邦善是皇清太学生,父亲国广在乡间悬壶济世,多有善举。文锦兄弟四人,他排行第三,前有二兄文远、文儒,后有四弟文侯。文锦牺牲后,文侯亦留学苏联,回国后同五尺乡的胡公冕一起组建红十三军,任红十三军红一团第三支队长。后来,其家族中为革命捐躯的还有谢方枢、谢文成、谢春早等。  我与谢
期刊
聂绀弩是上世纪著名的文坛巨擘,其文云霞满纸,其人狷介不羁。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聂绀弩曾入列新四军,并与许多革命志士结有深情厚谊,丘东平便是其中的一位。丘东平牺牲20余年后,聂绀弩曾赴广东海丰县梅陇山区马福兰村,探访其八旬老母,并留下组诗,包含访故居、忆往事、赞英烈、抒感怀等内容。  英雄树上没花开,马福兰村有草莱。  难兄难弟此墙屋,成龙成虎各风雷。  才三十岁真雄鬼,无第七连也霸才。  老母八旬披
期刊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当局诬称新四军“游而不击”,“不打日军,专打友军”。1985年11月在台湾出版的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主编的《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仍然沿袭了这种歪曲事实真相的说法。  社会上也有人认为新四军打日本只是小打小闹,打国民党军则是有声有色。话剧和电影《东进序曲》《黄桥决战》,使人们对郭村、黄桥之战印象深刻,那都是新四军对国民党军的战斗。1943年3月的山子头战役,新四
期刊
从海南省三沙市首府永兴岛往西北方向8海里,就是西沙群岛七连屿的第三大岛——赵述岛。绿荫丛中,一面五星红旗飘扬在岛上入口处,十分醒目。国旗下面有两间木板搭建的屋舍,这里便是吴忠灿夫妇驻守的民兵哨所。  吴忠灿是七连屿民兵连指导员,妻子曹烈珠是民兵班长,他们两口子在赵述岛已生活了8个年头。三沙警备区组建后筹划成立三沙海上民兵连,夫妻俩抢着报了名。  春节当天,我前往赵述岛探访这对民兵夫妻。  每年万家
期刊
1967年秋,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遍海疆:中国自行生产的舰舰导弹“上游1号”已定型生产,很快就要装备部队了!官兵们都为这一喜讯感到高兴和自豪。  “上游1号”是仿照苏联“п-15”型飞航式导弹制造的,前后经过了近八年的时间。  1959年初,中苏两国政府签订了苏联向中国海军提供技术援助的“二·四协定”。同年11月,按照“二·四”协定从苏联引进的两型导弹,即潜艇用“P—11fM”型弹道式导弹、快艇用
期刊
成长的摇篮  胡序同生于1923年3月13日,因与父亲农历同一天生日,故而得名。她出生在浙江上虞一个进步知识分子家庭。胡序同的伯父胡愈之和父亲胡仲持早年外出求学,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思想开明。胡愈之没有子女,视序同如己出。他多次对序同说:“你这个名字还有一层意思,是男女相同。”  胡序同在家乡念完小学,来到上海。父亲性格内向,沉默寡言,加之在报社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孩子。序同好不容易盼到一个星期天,
期刊
海洋权益涉及国家核心利益,通过这些年参加各种会谈和多种相关学术活动,笔者感到当前有四种模糊认识亟须消除,亟须在重大理论问题上达成共识,否则就会继续增大无谓内耗和无端争执。  一是所谓“维护大局”论。有的官员认为,对于海洋权益争端“应顾全大局、从长计议,当前应保持稳定、发展经济”;提出“通过和平谈判方式解决争端是化解矛盾的唯一出路”,要求国民和军方不要有“过激言行”,不要给国家“找麻烦”;不厌其烦地
期刊
编者的话: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一曲《新四军军歌》,激励着父辈铁军将士毁家纾难,浴血奋战,抗倭驱寇,拯救中华。30年前,乘改革开放的东风,在中国大地上,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如雨后春笋般问世,研究成果举世瞩目。  今天,九江新四军研究会组织创作的《前进,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歌面世了!歌曲高亢、激昂、雄浑、豪迈,唱后添豪情,增斗志!歌词第一段昭召示了“我们”与新四军的渊源,“踏寻铁军足迹,缅怀铁军丰碑,继承铁
期刊
12月的寒风最凛冽!  12月的天空最深邃!  12月的星光也最灿烂!  四年前的12月2日,一名普通的社区民警突发疾病去世,国务委员、公安部长孟建柱等领导批示,对其事迹给予肯定与赞扬。他就是盐城市公安局亭湖分局大洋派出所警长陈锐。追忆陈锐人生最后的轨迹,依然是那么明亮、那么耀眼,短暫中不乏深度、平凡中不乏高度,如冬日里的阳光,照亮并温暖着我们每一个人。  12月1日晚  2010年12月1日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