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产业扶贫的现实困境与提升路径——基于云南M彝村的经验

来源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bo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扶贫作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重要策略,事关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成败。M彝村通过开创“收租婆”+“雇佣工”的生计模式、“农业合作社”+“贫困户”帮扶联结模式与“公司”+“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三重策略,产业发展取得实效,但产业扶贫中也暴露出扶贫资源配置陷阱、扶贫产业双低难题、帮扶企业深陷三高困局以及产业发展自身面临多重矛盾等现实问题,需从制度完善路径、技术提升路径、能力建设路径与价值指引路径四个维度提出应对之策。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辉煌,关键是实现了改革、发展、稳定、和谐的互动,并在其中贯穿着方向引导机制。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发展是改革的目的,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保
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对以布鲁诺.鲍威尔及其伙伴为代表的德国思辨唯心主义进行了反驳和批判,在超越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的逻辑框架基础上对物质利益及其作用作出了
在刑罚轻型化发展的当今世界,作为财产刑的一种,罚金刑在许多国家的刑罚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1997年刑法对罚金刑适用率的提高和适用范围的扩大,罚金刑在中国
法制反腐是遏制腐败的有效手段,也是一个国家反腐体系成熟的标志。经过六十余年探索和实践,中国的法制反腐不仅时机已经成熟,而且形成了坚定的理论认同,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英、汉语中存在复杂而有序的隐喻认知系统,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和形成概念的重要工具。运用所搜集的英汉语料,对英汉"口、嘴"隐喻词汇的认知特点进行了系统的对比研究,揭示了
劳动者报酬长期徘徊在偏低水平,将抬高企业采用先进技术设备的临界点,妨碍行业内和行业间的有序竞争,从而使微观主体难以走出"低技术陷阱"。这一消极效应是造成我国产业结构
中国所建设的现代化强国,必然是一个世界文化贸易强国。要实现这一战略性目标,必须建设一个既立足中国国情和综合国力,又适应国际贸易规则和变化的对外文化贸易体系。它主要
问:预拌砂浆罐基础怎么做?答:常规做法是按照厂家提供的基础图样,选择土质坚硬、场地开阔处,安装模板、浇筑混凝土基础。问:施工场地狭小,地下室顶板的承载力也不够怎么办。
近年来,引入行为经济学成为监管改革的国际潮流,但梳理和评价这段历史经验的文献尚未出现。基于行为经济学的监管政策具有保留自由选择权利、成本较低和效果更显著的优势,在
发展蒙古语授课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是内蒙古自治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迫切需要,适应国家和地区民族教育发展要求和政策,对提高蒙古民族的整体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起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