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印的特点及其形成的文化背景

来源 :炎黄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xiebin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秦印主要是指由战国末期到西汉初期所运用的印章形式,其中使用的文字形式主要以秦篆为主。秦印具有较强的历史价值,不仅体现了战国末期之后的历史文化,同时表现了较强的篆刻艺术,是历史留下的宝贵财产。文章将对秦印的特点及其形成的文化背景进行追溯。
  秦印的基础特点
  形式比较灵活多变。从已经出的土秦印来看,其印章的表现形式十分灵活且具有较强的变化性,与其他历史时期印章具有较大的差异。随着时代的变迁,秦印逐渐改变着其中的结构和样式。在已经出土的秦印中,发现秦印的表现形式主要以“田、日、口”三种格式为主,其主要运用至官印中,针对不同级别及身份的官员所运用的印章形式也同样具有区别。通过秦印的基础特点分析发现,秦印的篆刻形式等充分体现了时代背景下不同级别官员所用的秦印的区别。例如:对于高官权贵的官员,在以秦印为主的官印中,无论是篆刻手法或是印章本身均十分完善,表现形式十分规整。而中小型的官吏所使用的秦印刻画通常不是十分完善。同时,在以秦印为核心的印章中,不同级别官员所用的格式具有一定的差异,通常来讲,官员地位较低的秦印中主要以“半通印”[ 半通印是印章形式之一种,秦汉官印中,有一类下级官吏之印呈长方形,为正方官印之一半,故名半通印。]的刻画形式为主。而对于其使用的尺寸等均具有一定的区别,这是官员身份的象征,更是时代的象征。除此之外,秦印灵活多变的特点,充分展现了战国及汉魏历史时期印章的重要转折。因此,秦印的基础特点是具备较强的灵活性,其表现形式及内容十分多变,充分体现了历史背景下的历史文化特点。
  内容以白文为主。在秦印的特点中,白文篆刻形式比较常见,同时也是秦印的主要特点所在,这不仅为现代对于秦印的分辨工作起到了较强的促进作用,同时充分体现了秦印的文化特点。
  在以白文主的秦印中,其中田字格的形式为主,以正方形的形式呈现,多作为官印。在其中同样分为不同的内容,其表现形式便充分体现了其文化特点。同时白文为主形式的秦印中,其中的疏密处理十分得当,充分表现了刻画的精细程度,进一步体现了秦印发展的特点。因此,在秦印的主要特点中,以白文为主的表现形式是非常重要的特点之一。
  字体以秦小篆为主。秦印的文字特点主要以小篆为主,无论是风格或是字体形式均体现了小篆横平竖直的特点。同时其字体的刻画形式十分生动自然,即使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依然可以直观地发现秦印的独特风格[ 秦印指的是战国末期到西汉初流行的印章,使用的文字叫秦篆,看其书体和秦汉量,秦石刻等文字极相近,所以较战国古文容易认识。]。虽然秦印是历史上运用时间较短的印章形式,但是却具有较强的历史意义。从战国末期到西汉时期,现代人通过秦印的分析发掘了较多的历史文化内涵。另外,秦印虽然被古印收藏家了解的时间较晚,但是近年来的出土量较多,这为秦印的收藏及探究工作起到了较强的辅助作用。秦小篆的书写方式具有较强的特点,其中文字的表现形式及篆刻手法中均体现了秦小篆的历史价值。因此,在以秦小篆为核心字体的秦印文化中,现代人从中体会到了十分丰富的内涵,同时将历史元素进一步完善。
  嵌合技法运用得当。在秦印技法中,嵌合技法的运用不是十分普遍,由于此项技法难度较高,但是就目前出土的秦印所运用的技法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嵌合技法的运用中,很多作品十分优秀。大部分具有嵌合成分的技法中充分展现了嵌合技法的运用方式及其特点。例如:在(图3)中,第一张图的印章内容中三个字之间的联系与嵌合度十分紧密,在一定程度上充分体现了嵌合技法的运用效果。而另外两张图中的单字形式,其中各个部分的处理效果十分得当,不仅展现了嵌合技法在秦印中的运用效果[ 嵌合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qiàn hé ,出自 《虎符》,解释为物件相互楔入相接合。],同时充分体现了历史背景下的文化特点。因此,在秦印特点的分析和探究过程中,嵌合技法的运用虽然不多,但是十分得当,具有较强的合理性特点。
  秦印的文化背景
  以秦印为核心的官印制度。秦印运用于官印中的情况比较多见,根据不同的官员制定不同的官印制度,不仅体现了官印制度的制定特点,同时通过官印充分展现了历史背景下的人文因素。首先,以秦印为主的官印制度中特点表现的方面比较广泛,其中印章的印面尺寸便充分展现了其特点及文化背景:长方形的官印比较多见,其中的印面高度通常大于宽度;印面的大小占印章的一半,这种情况主要存在与半通印中,主要运用于地位较低的官吏。其次,在以秦印为核心的官印制度中,根据不同的官位级别,官印篆刻的形态具有较大的差异。[ 篆刻艺术,是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包括凿、铸)结合,来制作印章的艺术,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篆刻兴起于先秦,盛于汉,衰于晋,败于唐、宋,复兴于明,中兴于清。至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目前出土的秦印,对于官位较高的官员,其官印十分精致,其中的刻字或是形态均十分精细。而官吏级别较低的官印中,其篆刻则比较粗糙。在秦印文化背景的发展历程中,不同的文字、不同的印章状态体现了历史时代下的官印制度,充分展现了历史文化特点。而秦王朝期间由秦印制定的官印制度十分完善,将其作为形式职权的主要证明,可以将不同级别和身份的官员进行下派,成为地方官员过程中,其官印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体现官职的重要表现。普通人通过官印即可及时分辨官员的级别,这是历史文化背景的主要表现形式。因此,基于秦印为核心的官印制作中,主要根据官吏的级别设计官印形态,通过秦印的多种表现形式充分体现了历史文化特点,是现代人们对历史文化进行深度探究的关键途径,更是发展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重要见证。
  秦印的艺术情趣。秦印的艺术感体现在多个方面,且艺术情趣十分丰厚,这正是其文化背景的重要表现形式。在以秦印为主的印章探究过程中,其艺术感主要体现在表现章法、书写手法、文字样式三方面中。首先,在秦印的分析过程中,发现其表现章法十分整齐,充分展现了小篆的规整性特点,同时是我国历史文化发展的主要体现。其次,秦印的书写手法主要以小篆形式为主,而小篆形式变化性效果较强,这便为秦印的艺术情趣增添了十分丰富的元素。从其中的形式和风格进行分析,其中线条十分丰富,即使在历史的发展背景下经过多年的腐蚀,依然可以清晰地展现出其整齐、生动的文化特点,是难能可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另外,秦印的表现形式主要以凿刻形式为主,不同时期的秦印其篆刻手法具有一定的差异,在艺术情趣被充分体现的前提条件下,不同的篆刻手法中蕴含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展现了不同时期的艺术性文化背景。因此,在秦印文化背景下,其中的艺术情趣表达十分全面,是体现中华历史文化背景的关键因素。
  秦印与战国及汉魏之间的关系。秦印的主要运用时间范围在战国与汉魏之间,这段历史时期不仅是历史上印章发展和转折的重要时期,更是书法史上的重要发展时期。秦印在战国与汉魏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虽然运用时间短暂,但是具有较大的历史价值。在公元前的221年,秦王统一了六国之后,战国时期的印章事业不断规范化和统一化,以完善的管理制度充分体现了战国时期的管理效果。在秦印的逐渐发展和普及过程中,中国的印章历史伴随着战国和汉魏时期的发展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印章历史的影响作用。秦始皇在运用印章期间,将其印章更名为“玺”其印章的地位和重要意义便由此确立[ 玺:始秦朝,是皇帝专用的印章,称玉玺、传国玺、传国玉玺。玺是皇权的象征,例如玺根据不同形态也分为:戒玺(皇戒)、权玺(权杖),国玺(御印),令玺(金牌)等。]而在汉魏时期,官印制度一经十分完善,无论是秦章的质地或是形态至今具有较大的差异。其中以颜色作为主要的等级区分。比如,根据紫色、青色、黑色、黄色四个颜色等级为主,充分展现了历史时代背景下各级官员的区别,同时其质地之间同样具有较大的差异,主要根据金、银、铜的形式为主。这种官印管理等级制度十分严格。另外,严谨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下,由针对性的管理人员为主,将秦印为主的官印进行统一化管理,无论在战国时期或是汉魏时期,在严谨的官印管理制度下,乱用或者盗印等行为均是要受到十分严格的惩罚的。因此,在以秦印为主的历史文化背景发展中,充分体现了战国时期、汉魏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这是为后代流传下来的重要文化遗产,同时见证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进程。
  通过对秦印特点、文化背景进行充分了解,无论是秦印的表现形式、篆刻手法或是文字样式,其中均体现了历史时期的背景文化。中国印章发展历史中,秦印的出土为印章发展史的探究起到了较强的促进作用,结合秦印所使用的时代文化背景及秦印的主要特点,可以了解更加多元化的历史文化内容。
  作者單位:太原师范学院
其他文献
电影中的人物,是电影叙事和矛盾冲突的核心,也是影片造型的基础。电影靠故事立足,而故事是以人物作为主体展开,因而人物形象在电影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电影《暴裂无声》人物形象的捕捉,分析人物形象对影片整体构成和对主题表达的作用,将《暴裂无声》人物形象的概念及影片中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个性,在人物的行为和命运中揭示影片主题,反射现实社会阶层问题。  一部好的影片,一定是留下几个真实、鲜活、生动的人
期刊
期刊
文章就道教符箓视觉文化特征做了较为全面的解密。从符箓造符所依托的神学和哲学理论入手,进而就符箓结构、符文、符图三个方面展开论证,指出了符箓结构有聚形、散形之分,其散形又有上下、左右、前后三种聚形成符的方式。在此基础上,对符文、符图两种符箓散形的视觉形态和具体指意做了深入的稽考与辨析。文章为破解符箓密码,展示其视觉文化特征提供了有效的解题思路。  符箓,又称符书、符篆、丹书、甲马等,是道教特有的一种
期刊
期刊
期刊
南宁新会书院是典型的岭南城市中的典型岭南风格传统建筑,具有独特的岭南传统建筑文化艺术风格的装饰特征,这种风格特征主要表现在琉璃陶塑、灰塑、木雕、石雕和砖雕,以及它们在南宁新会书院建筑中的具体运用。  建筑是综合艺术的一个实体表现。建筑的艺术表现,除了建筑本身的艺术处理如体型、体量、线条、材料、色彩等要素的运用外,还要借助于其他的艺术门类,诸如绘画和雕塑等。建筑中常用雕塑作为装饰,是由于它的空间艺术
期刊
瑞金县平地隘此批明清契约文书里面含有大量瑞金古代的历史信息,保存了瑞金县志典籍中未记载的原始社会档案资料,具有原始性、连续性、唯一性及文物性,有的连续几百年跨越几个朝代传承下来,尤为珍贵。它们既涉及瑞金县经济史又涉及法制史、社会史,是我们今天进行瑞金史和社会形态研究所需的重要史料。  所谓契约,就是指人们将共同约定的事项,用刀、笔等工具记录在各种载体之上,作为约束双方或多方履行诺言的一种凭证。保存
期刊
文物具有非凡的文化价值以及科学价值,对一个国家来说是宝贵财富。文物保护即是对文物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避免其受到伤害的过程。近些年,我国的文物保护事项进行的越发顺利,但是在整个的管理过程中仍然会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就文物保护工程档案管理作具体梳理。  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对文物的保护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承,能够提升民族自豪感以及民族团结,也能够从文物中感受到来自民族的价值
期刊
高职院校在“大思政”战略发展目标的指导下逐渐转变了传统的思政工作内容和方式,这对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和个人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辅导员应当根据“大思政”的内涵和
大学生就业是如今社会的热点问题,据社会保障部统计每一年都有700万应届毕业生,而且逐年递增,由此可见,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是多么严峻.传统的高校就业指导模式已不再适应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