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左半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

来源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w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左半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手术治疗的148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48例患者中男82例,女66例;年龄43~78(65.3 ±10.7)岁。其中69例患者采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取石术治疗(微创组),79例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开腹组)。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取石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对比不同时间点患者血清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血清球蛋白(G)、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皮质醇变化情况,对比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

微创组的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开腹组,而取石时间长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ALT、AST、TBIL以及WBC、中性粒细胞在术后第1天显著升高,此后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而血清ALB、G在手术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皮质醇在术后逐渐升高,在第3天达高峰,之后降低(P<0.05)。组间比较: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清ALT、AST、TBIL、ALB、G、WBC、中性粒细胞、皮质醇测定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第1、3、7天,微创组患者的血清ALT、AST、TBIL、WBC、中性粒细胞、皮质醇均低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血清ALB、G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微创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7.25%(5/69),低于开腹组患者的18.99%(1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4, P<0.05)。

结论

腹腔镜左半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势。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载距突轴向X线投照技术,为判断跟骨骨折内固定置钉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45侧成人足踝标本(标本组)行足踝X线摄片、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及3D重建,然后行解剖观测;收集2014年7月—2017年6月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成人足踝侧位X线影像资料225例(X线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32例、女93例,年龄18~72(42.6±11.7)岁。借助形态解剖和MSCT 3D图像观
目的探讨肾平滑肌瘤的影像学表现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从而选择更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6年12月4所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6例肾平滑肌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男5例、女1例,年龄26~77岁。6例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MRI平扫2例,其中1例同时行增强检查。结果6例共发现7个平滑肌瘤病灶,肿瘤最大径2.5~7 cm,平均5.3 cm;其中5个位于右肾,2个位
目的采用Meta分析比较钛金属cage与聚醚醚酮(PEEK)cage在颈前路减压椎间融合术(ACDF)中的临床效果,为ACDF植入物的选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Cochrane数据库、Embase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收集2007年1月—2017年3月有关钛金属cage和PEEK cage用于ACDF临床效果对照研究的中英文文献,按照Jada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血管移植修复掌浅弓血管缺损的研究进展。方法以"vascular system injuries" "superficial palmar arch" "vascular grafting" "vein grafts" "arterial graft"和"血管系统损伤" "掌浅弓" "血管移植术" "静脉移植" "动脉移植"作为关键词,限定语言种类为英文和中文,在PubMed、中国知
目的探讨MRI Schizas形态学B、C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保守与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Schizas形态学分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62例Schizas形态学分型为B、C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3例,女29例;年龄43~74岁。Schizas形态学B型39例,其中保守治疗20例(保守组)、手术治疗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