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导引及下水示范

来源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_qing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立足“体育之效”,论述体育与身体强弱的关系,以此赞扬体育精神;引导社会重视体育,认识体育对人成长的意义;引导学生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在具体审题构思的时候,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去思考。
  一是针对材料谈体育运动如何塑造人和改变人。写作时,考生可以抓住材料的第一层意思“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从材料内容出发,写体育锻炼可以强身健体,让体质孱弱的人变得强壮,让强壮的人变得更健壮。当然,这个写作角度是较为表层的,审题构思不能停留于此。
  二是由体育运动谈到个人和国家的发展。人固然需要“野蛮其体魄”,但更要“文明其精神”。考生可以从体育健身谈到个人发展,谈个人的专业技能发展和思想素质的提升等。同样,国家的发展也是如此。国家要经济实力和文化实力齐发展,才能真正强大。
  三是抓住“启示意义”,谈“强与弱”的转变。人与社会都是在矛盾中不断“变化”的,所谓的强或弱都是暂时状态,在主体努力或放弃的那一刻,变化就开始了。所以,在强的时候,主体要继续努力,否则形势就会逐渐发生变化,正如苏東坡在《赤壁赋》中所言“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因此,考生要看到事物的两面性、转化性。
  此次作文题材料内容简短,考生容易理解,一般都能下笔写作,但要想写出有思想、有深度的作文,考生得深入理解材料内容,联系自身发展,联系社会生活,进行深度挖掘。
  下水作文
  强弱之道
其他文献
受苏伊士运河交通堵塞以及沙特石油设施遇袭影响,国际原油价格快速走高,期货大涨,重燃了原油现货及其衍生品的拉涨热情。我国作为原油第一进口大国,其价格波动对我国实体经济影响深远。本文以农业用塑料薄膜行业为例,对原油价格上涨给企业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探索企业应对措施,分析了未来市场可能出现的风险,并提出政策建议以供参考。
随着国家金库电子工程不断推进,国库依靠“3T”系统作为信息处理系统的核心,收入和支出已基本实现了电子化、自动化、无纸化,提高了缴税业务效率和质量,国库资金拨付服务得到了显着改善,国库集中收付改革不断取得进展。国库业务电子化作为现代管理理念与信息技术发展的融合产品,有效提高了国库资金管理水平和运用效率,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突出了显著的应用优势。同时,国库业务电子化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国库监督问题,亟待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