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贵阳市花溪城市湿地公园的思考

来源 :中外企业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湿地,被科学界誉为“地球之肾”,湿地、森林与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而城市湿地公园作为城市湿地的一部分,具有典型的城市湿地作用。既是作为城市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还是调节当地气候的“肺叶”,并在城市湿地蓄水、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还能净化水体,截留、降解城市污染物;维持生物的多样性,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和教育场所。此外,由于城市湿地公园与城市的联系更加紧密,在天然湿地基础上加以改造,保存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充分利用湿地景观的价值和文化属性开展生态旅游,丰富居民休闲游憩生活已成为一大趋势。
  然而,湿地的真正功能与价值并非一早即为人们所熟悉,长久以来,湿地总在扮演着城市建设与扩展过程中被占用、填埋和改造的角色。西方早期的城市化过程中就已有大量湿地因人们的漠视而消失;中国当下的城市化进程中,湿地又取代中央坚决保护的耕地,成为了解决土地供需矛盾的一个“理想”途径(王建华、吕宪国,2007)。各种研究表明,湿地是伴随城市化进程消失得最快的土地类型之一。本文通过分析贵阳市花溪城市湿地公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湿地公园健康发展的建议,为贵州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提供参考。
  
  一、贵阳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现状
  
  1.背景
  花溪地处贵州省中部,因其真山真水、布局天然而闻名于省内外,素有高原明珠之美誉。20世纪五六十年代,周恩来、陈毅、董必武等老一辈的国家领导人曾经来到贵阳花溪视察游览。陈毅元帅还留下了“真山真水到处是,花溪布局更天然。十里河滩明如镜,几步花圃几农田”的著名诗句(戴壮强,2003)。
  2009年底,花溪城市湿地公园被批准为第六批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作为贵州省第一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第六批国家城市湿地公园》,2009),这对贵阳市生态建设具有非凡的意义。公园主要位于花溪中心城区北部,距离贵阳市中心仅12公里,在环境上它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下的高原岩溶丘陵区,是以喀斯特地貌为特征的城市湿地公园,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质结构形成丰富多样的风景地貌资源。
  2.现状
  贵阳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范围内有天然的河流湿地、河漫滩,也有人工的水稻田、池塘、沟渠等。多样的湿地类型,为各种生物营造了安全的觅食、栖息、繁殖场所,同时也为开展湿地公园的科普、科研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据统计,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内有维管束植物495种,其中湿地高等植物51种,占贵州省内湿地高等植物总数(185种)的27.6%。另外,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2种(不包括栽培种);贵州省二级保护植物1种,且为贵州湿地特有种;国家珍惜保护动物3种(以上数据来源于贵阳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官方网站)。
  贵阳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湿地环境质量较高、尤其是水环境。花溪河水资源充足,年平均天然经流量9.84亿立方米。另外,花溪河的水质优良,清澈见底,达到Ⅱ类地面水水质标准,是贵阳市民生活用水的主要供水点。
  贵阳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内的花溪河以真山真水的自然景观深受人们的赞誉,可谓“花香满溢泗水流,溪涧情浓爱意浓”,因此又被誉为“中国第一爱河”。除自然景观资源外,人文资源类型也丰富多样,包括田园风光、节庆活动、少数民族文化等,且特色鲜明。碧云窝的地质遗珍和十里河滩沿线河滩景观都属于特品级景观资源,区内的花溪公园被誉为“高原明珠”,是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人文景源,这些景观资源的质量、数量和价值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典型性,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二、对花溪湿地公园建设发展的思考
  
  1.可能出现的问题
  如何正确认识湿地资源的重要性?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应采取何种措施来保护和恢复湿地?正在世界范围内如火如荼进行的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为上述问题提供了很好的答案。那么,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又应如何应对因不同城市形态而形成的不同的湿地环境特点?
  在景观质量上看,花溪湿地公园以自然河溪风光与田园风光为主体,自然与人文交织辉映,有溪流、有河滩、有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山峰、有稻田、有民族村寨等,景观组合佳,规模大,个性鲜明,变化丰富有自然天成,景观质量甚高。从生态状况上看,花溪湿地公园是贵阳市南端的一条大型生态廊道,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效应较高,除了局部的旅游设施和两片别墅开发区外,尚未在景观上遭到大规模的破坏,如果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发展,它对于贵阳市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独特性方面的作用会表现得越来越突出。根据调查,项目区范围内共有9个景观,其中全开发利用的只有花溪公园1个,占总景物景观的11.1%,半开发利用的有8个(包括上水河滩景观、董家堰河滩景观、麦翁河滩景观、济番洲河滩景观、碧云窝布依民族村、螃蟹井—穆家坝河滩景观、螃蟹井大猴樟景观、大坝溢洪道景观),占总景物景观的88.9%。
  但从人文角度来说,花溪区将建设成为贵阳市的大学城,五年内将会有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学院、贵阳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五所高校入驻,加之现有的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共七所大学,学生规模达到12万人。在如此丰富的人文资源的环境下,如何保证原有的生态风貌也变成一个全新的课题。
  人类活动的频繁干扰、经济的多样化、政策的多变性和人口剧增使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导致湿地退化。具体来说,由于人为的过度介入引起的环境污染、资源的超负荷供养、肆意侵占、盲目开发等,可能造成湿地植物破坏和物种灭绝,湿地面积锐减,水资源萎缩,污染加剧,生物多样性受损,湿地景观、生态功能明显下降,在湿地及周边地区出现了生态环境恶化等现象。
  2.我国湿地保护现状
  1992年我国加入《湿地公约》后成立了湿地管理机构,制定湿地保护与管理的法律法规和重要规划,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353处,其中国家级46处,省级121处。国家林业局联合17个部委共同制订《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该计划提出,到2010年要遏制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天然湿地萎缩的趋势;2020年,将逐步恢复退化或丧失的湿地。在未来十年,我国政府将投资100亿元用于湿地保护与恢复,并在三江源头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嫩江源头、高原湖泊、澜沧江流域、沿海以及红树林分布地区开展48项示范工程;在全国重点湿地生态系统类型地区再建160处湿地保护区,使总面积达到2 000万hm2。同时,新建湿地监测站242个,形成湿地监测体系并加强湿地保护的科研工作(孙广友,2000)。
  我国湿地研究总体上还很薄弱,定性研究较多,定量研究少。对湿地资源的动态监测较少,湿地与边界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少,湿地的生态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亟待加强。湿地研究中概念不清,如“湿地”定义仍没有形成共识;家底不清,如对湿地的生物组成、系统结构与过程了解不够;理论不新,缺乏与国内情况相适应的理论体系(孙广友,2000)。
  我国湿地保护总投入1.9亿元,平均每公顷投入不足5元,抢救性保护、示范工程的数量和规模不得不压缩。多数地方级的湿地保护区没有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制约了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开展(曾曙才、陈水莲、曹珍,2005)。另外,我国湿地资源的保护管理涉及多个部门,没有专门的湿地立法,缺乏湿地管理保护的全国性专门法律或行政法规(张乐、张雪霞,2009)。
  
  三、展望
  
  根据贵阳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相关规划说明,制定了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将十里河滩划分为生态核心区、生态缓冲区、生态游览区等生态功能区域,并以此为依据划分为重点保护区、花圃展示区、湿地科普展示区、湿地游赏区、民俗文化体验区等主要用地功能结构。以山为脉,以水为魂,构建贵州特有的喀斯特湿地生态格局,创造“城”、“水”交融的生态环境。保护好花溪十里河滩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建设完成湿地公园,利用花溪河优美的自然生态风貌打造贵阳市的生态之“肾”。
  1.花溪湿地公园的任务
  作为贵州的第一个城市湿地公园,花溪城市湿地公园为具有喀斯特地貌的湿地资源调查、收集、鉴定、研究、保存和利用,尤其对稀有、珍贵和濒危的物种的保护与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场所。
  湿地公园是专业性的公园,具有环境教育的功能。如果在花溪湿地公园内陈列标本室、图书室,给具有代表性的湿地植物挂上名牌,对稀有、珍贵和濒危的物种进行图示,并分类介绍说明。市民在这里可以系统地认识湿地生物及其习性、保护价值,还可以学习生物进化理论,提高认识,从而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热爱家园的热情,达到一定的环境教育作用。
  2.花溪湿地公园健康发展的建议
  湿地公园在建设目的、功能、目标和管理措施上都与自然保护区有所不同。从国内外目前湿地保护和管理的发展趋势看,湿地公园兼有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生态旅游和环境教育功能。如日本的钏路湿地公园,是利用生物多样性景观和该地在河口区的重要地位,在保护区内的缓冲区或实验区内规划了不同意义上的湿地公园。其目标是加强湿地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尽可能地恢复已受损的湿地生态系统。以谋求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不同景观资源的平衡点。花溪湿地公园也尽可能从保护生物多样性角度出发,在建设方式上强调自然性,尽可能保留湿地生态特征的自然风貌。
  湿地公园建设的实质是协调人与湿地资源的关系。建在城市周边,势必会造成对保护区人为干扰频繁,管理压力大;受保护范围限制,人们也不能很好了解保护目标的价值。湿地公园的建设方式有助于化解这种矛盾,在湿地公园建设中可以通过内容设计展示湿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把湿地的多种价值、功能与效益尽可能地展示给公众,这也是对湿地资源的一种利用。湿地公园建设应当从技术到管理等多个层面上避免把自然改造成人工、把生态区建成生产区的功利做法,应力求达到湿地生物的多样性与文化的多样性结合的效果,做到不建设性地破坏自然,确保湿地公园不是度假村、游乐场、人工花园或徒有虚名的荒野区。
  3.建立湿地公园支撑保障体系
  湿地公园建设水平是一种文明程度的体现,不少国家制定了《公园法》,把游憩性场所纳入了法律保护的范畴,我国在这方面还是空白(朱建国、王曦,2004)。由于湿地公园建设是一项公益事业,政府应将湿地公园建设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并考虑其基本建设与管理资金。在湿地公园内适当开发旅游项目,并采用多渠道,多元化投资策略。鼓励相关非政府组织参与管理,开展定期的生态效益评价,建立湿地公园评价体系,确保维护湿地公园的生态特征。
  
  四、结语
  
  目前我国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正处于探索阶段。由于湿地系统在生态上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故生态思想成为其规划的一条主线,做到自然与人类生活环境有良好的结合点,使人与自然达到和谐。湿地给花溪区带来了生态功能,同时也带来了来此旅游观光的客人,湿地的保护与湿地建成将给花溪区的建设带上良性发展的轨道,为贵阳市建设生态城市起到了积极作用,为我国西南城市的湿地开发探索了一条新的途径。
  随着相关项目的建设和发展,该课题的理论、管理和实践水平都将得到不断提高,城市湿地公园的重要意义也将越发凸显。花溪湿地公园位于贵阳市花溪区北部快速城市化发展建设的核心区域,其规划设计对于城市、尤其是对西南城市的生态保护而言有着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相信随着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和发展,人们在生态保护和城市建设之间定能找到一个和谐与平衡点。
  (贵阳学院生环系)
其他文献
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实施多年,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仍然没有多大的改观,导致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热情不高;自主学习和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意识不强;学生综
菊苣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属菊科菊苣属。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健胃之功效。对动物注射菊苣花的浸剂,可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并增强心脏活动(振幅加大而频率减慢),煎剂有抗菌、收敛作
信用问题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备受瞩目的研究焦点。作为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的政府也会不可避免地发生失信现象,尤其是对中国这样的转型社会而言,当以经济利益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信用体系中的互利思想还没有深入到公众的思想意识中时,容易导致在制度变迁中出现信用转型“真空”。本文通过对我国政府信用现状分析,剖析信用缺失的原因,寻求重建和提高政府信用的途径。    一、政府信用问题的提出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曾指出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