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变”导写与佳作示例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ebirds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拟金题】
  2018年,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40周年;2019年,我们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2020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1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请以“变”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引】
  此作文题通俗简单,易于把握,考生只需要围绕“变”字来写即可,但要注意对“变”字的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
  首先,“变”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应该说改革开放,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但也出现了一些负面问题,比如环境恶化、资源短缺、诚信缺失、人口老龄化等等。其实,该作文题的意图,在于引导广大学生关注身边的美丽,聚焦祖国的变化,弘扬社会正能量。因此,正确的立意,应该是歌颂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巨大变化,而不是一味地暴露社会阴暗面,渲染不良现象。
  其次,“变”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说到“变”,可能绝大多数学生会想到物质方面的变化,如生活由贫穷变为富裕,交通由闭塞变为畅通等,这样难免陷入内容雷同、千文一面的窠臼;如果学生能够突破思维定势,写人们精神方面的变化,如思想由悲观变得乐观,观念由僵化保守变得与时俱进等,就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自然容易得高分。
  最后,“变”既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国家越来越富强,社会越来越进步,家庭越来越富裕,人民越来越幸福……这些变化涉及到方方面面,可供学生选择的材料很多,切莫贪大求全,好高骛远。越是重大的主题,越是要接地气聚人气,越是要从平凡细微的小事上去反映,这样既容易把控,又容易打动人心。
  综上所述,考生要写好这个题目,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运用“以小见大”的方法。用短短数百字的文章反映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无异于螺蛳壳里做道场,其难度可想而知。“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当属最佳选择,即考生可选取生活中的小人物、小事情、小细节,来反映改革开放的大主题、大背景、大变化、大成就。
  二、注意选材的新颖和典型。如此重大题材的作文,如果选取反映改革开放成就的大数据、大事件、大工程、大人物来写,也未尝不可,但极易出现苍白无力、枯燥乏味的雷同痼疾。如果能从衣食住行、柴米油盐等这些人们日常生活小事中选材,则更加鲜活生动,更具可读性。
  三、采用对比的手法。文章要写出变化前后的具体情况,以此形成强烈的反差和鲜明的对比,从而突出“变”的主题。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变”既指物质上的变化,又指精神上的变化。
  【佳作示例一】
  三代人的日记
  ◎吕悦
  我到朋友家玩,无意间在书橱里发现了他们祖孙三代人的日记,颇耐人寻味。
  朋友爷爷的日记是写在一张粗糙的包装纸上的:
  1968年8月25日 雨
  我正蹲在地上看蚂蚁搬家,冷不丁爹朝我屁股踹一脚:“还不去挖野菜,我们今天吃啥?”我赶紧提着竹篮,趟过小溪,到后山沟挖野菜。
  由于挖的人多,野菜几乎被挖光了,直到晌午我才挖了半篮子野菜。这时天空突然下起了暴雨,我连忙提着竹篮往回赶,溪水已涨到齐腰深,我慢慢摸索着往前挪,突然脚底一滑被水冲走,连呛几口水,顿时眼前一黑失去了知觉……
  等我醒来时,已躺在家里床上。娘见我醒来,长长地舒了口气,叹道:“唉,总算醒过来了!多亏你爹去找你,要是晚一步……”
  娘边说边端来一碗白米粥喂我。这是我记事以来第一次吃白米粥没有拌野菜,吃得特别香……
  朋友父亲的日记是写在一本泛黄的日记本上的:
  2008年4月4日 晴
  这几年,我靠海产养殖发家致富,盖了小洋楼,买了小轿车。今年清明节,哥哥和嫂子带着孩子特地从深圳赶回来团聚。
  中午,我们到市区一家最豪华的酒店进餐。我要了一个包间,点了文昌鸡、东坡肉、糖醋鱼……侄儿侄女一见不乐意了,嘟嚷道:“净是些肉啊鱼啊,多没意思,我们要吃野菜!”哥哥嫂子也附和道:“是啊,整天大鱼大肉的,都吃腻了。”我只好顺从“民意”,点了几道“野菜”,有香椿炒鸡蛋、凉拌马齿苋、清炒马兰头、荠菜包饺子……
  看着大家吃得津津有味,爸爸妈妈感慨道:“没想到,这些过去用来充饥的野菜,现在倒成了香饽饽,变化真大啊!”
  朋友弟弟的日记是写在一本精美的日记本上的:
  2018年2月25日 晴
  我正在看动画片,奶奶给我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饺子。我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
  才10岁的我,体重已超过60公斤,比妈妈还重。医生诊断为儿童肥胖症,妈妈一直严格控制我的饮食。奶奶心疼我,经常偷偷做水饺、糖醋排骨、红烧鱼等给我吃。
  这不,今天趁妈妈不在家,奶奶又给我做羊肉饺子了。我正吃得津津有味,突然门“吱”地一声开了,妈妈回来了。见奶奶又在给我“加餐”,妈妈嗔怪道:“妈,我跟您说过多少次了,壮壮要减肥,怎么又……”奶奶嗫嚅道:“我还不是看孙子饿得可怜……”
  我一看妈妈与奶奶“杠”上了,便趁机溜之大吉,下楼找明明玩去了。
  【评点】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本文以“食”为线索,摘取了祖孙三代人的三则日记,第一则日记写爷爷小时候因挖野菜充饥险些丧命,第二则日记写全家聚餐把野菜当作美味佳肴,第三则日记写妈妈为“我”减肥而控制“我”的饮食。三则日记的内容形成鲜明对比,构思精巧,以小见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佳作示例二】
  奶奶的小木匣
  ◎时海涛
  奶奶一生接触过许多小物件,但她最钟爱的是一个桔红色的小木匣。这个小木匣是奶奶当年出嫁时她的外祖母送的嫁妆,用名贵的檀香木做成,上下两层,共6个小格子,光滑润泽,精致玲珑。
  40年前,奶奶在小木匣里面装着的,是一沓沓布票、粮票、油票、肉票、糖票、煤票、肥皂票、火柴票、豆腐票,等等。那时候,什么都是凭票供应,每一张票对家庭来说都很重要,没有票,就可能吃不上肉、穿不上衣、点不上灯,就连到锅炉房打开水也要开水票,到澡堂洗澡也要洗澡票。总之,那个时代是一个票证时代,也是一个与贫穷、落后、饥饿抗争的时代。难怪奶奶先前是如此看重这些票证,将它们用陪嫁过来的本应是盛贵重饰物的小木匣装着,存放在大立柜里上了锁的抽屉的深处。
  说来也怪,小木匣到了爸爸手里,却慢慢地变得空荡了。首先从木匣中消失的,是曾一度决定我们“衣食住行”首位的布票。接着,糖票、肉票、肥皂票等等,也先后从木匣中消失掉了。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使得曾经身价百倍的粮票一落千丈。随着液化石油气进入厨房,煤票一夜之间形同废纸。
  然而,空寂下来的小木匣并没有退出我们的生活,它开始了与另一类东西结伴为伍。首先与它为伴的是爸爸的红彤彤的大学文凭,接着是爸爸妈妈的金字红绸封面的结婚证和我的独生子女证,以后陆续进入匣中的有外出旅游下榻宾馆时不可缺少的居民身份证,有爸爸的人大代表证,有数额不断增长的储蓄存折、银行卡,有体现老百姓福祉的医保卡、社保卡,还有休闲娱乐的健身卡……
  前不久,爸爸回乡下老家接奶奶到我们家来玩。奶奶临走时特地从大立柜里拿出她的宝贝——小木匣,说是要一起带走。奶奶用手抚摸着小木匣,今昔对比,感慨万千,不禁随口说出了一首打油诗:“小小木匣变化大,党的政策顶呱呱,幸福生活人人夸,百姓心里乐开花。”
  【评点】
  文章以时间为序,以小木匣为线索贯穿全文,通过写小木匣里存放的各种票证的变迁,反映了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从而歌颂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祖国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文章切入角度小,构思新颖,选材独到,以小见大,立意深刻。
其他文献
培根说:“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真正赋予生命意义的事物很多,但归根到底,我想,还是学习,让生命丰盈。  很多人知道學习的重要,但提起“学习”,内心或多或少有些反感。自然是他们曲解了学习的意思,认为学习就是坐在书桌前写作业,再者就是备战考试。但细想一想,学习不可能只是这些。你学会了做一种新菜,你知道了某一种植物的习性,你学会了玩一样新的游戏,以至回溯到你刚出生的那几天,你学会了哭与笑……这些都可称作
夕阳带来的温暖更柔和而绵长。  ——题记  夕阳穿过云霞,像一根通天的光柱照射在大树上,虽然离树叶很近,但叶子却理解不了它的心。  夕阳无限美丽,可它不属于我。一阵喧闹从窗外传来,幼年的我知道这是邻居家的孩子们又在草地上嬉戏玩耍了,可我却只能在窗前的桌子上练着毛笔字。抬眼,夕阳勾勒出一个高大的轮廓,如一座大山将我罩在阴影中,那是祖父在监督我写字。耳边不时传来祖父的唠叨:“练字修身养性,要好好练。”
【模拟金题】  张岱痴迷于雪景,写出了“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雪景名篇《湖心亭看雪》;苏东坡痴迷于月色,写出了“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月色名篇《记承天诗夜游》;爱迪生痴迷于科学研究,发明了电灯泡等诸多伟大的产品……在生活中,一首动人的歌曲可能会让“我”痴迷,沉醉其中;一个兴趣爱好可能会让“我”痴迷,乐在其中;一本好书,也可能会让“我”痴迷,欲罢不能……  请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时光,重叠在一棵树上。  旧枝叶团团如盖,新条从其上引申。时光在树上写史,上古的颜色才读毕,忽然看到当代。总奇怪,嶙峋的老枝怎会抽出嫩条,而又相安无事。  我们隔了一段距离,观赏树的新旧问题,既承认旧枝叶盘出的姿态之美,又欢喜新条带来生机与绿意。而在观赏者眼里,旧
【模拟金题】  请以“那一天,阳光真好”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③不少于600字。  【思路导引】  这个作文题目能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基本没有审题障碍,学生可根据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抒写真情实感,充分展示个性。  1.细致审题,主题求准。  作文需紧扣“阳光”这个词来写,“阳光”既可以
生活是一缕清风,穿过山林田野;生活是一束阳光,照进丘陵平原。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着不同的生活。  远离城市的喧嚣,迎着微风在乡间的小路上骑行。耳边不时传来鸟儿清脆的鸣叫,在蓝天白云下飘荡。松软的泥土散发着芬芳,使人忘却所有的烦恼。在天地间徜徉,伸展双臂,拥抱大自然的清新,一直延伸到远方的小道,好似通往天边,登临仙境。停住自行车,在田垄上漫步,青而矮的小麦像孩子可爱的笑颜,大片
在大地上,一切都是生命赋予它生机,同时,大地也是赋予别人生命、赐予这片生机的人。而夕阳西下时的晚霞,就是它给予的最美的诗意、最神秘的故事。  在微凉的风下,远处连绵的青山上降临了第一抹橙光,柔和而温暖。在古代,凤冠霞帔是皇室贵族在盛大节日或婚礼上才能配戴的。所以连白居易都抵不住晚霞的诱惑,他早在《霓裳羽衣歌(和微之)》中咏道:“虹裳霞帔步摇冠, 钿璎累累佩珊珊。”而晚霞此时又绚烂了几分,在如梦如虹
版画作为融合雕塑印刷和平面绘画的艺术门类,其独特之处在于传达自身语言的间接性。其基于绘画,又跳脱绘画,采用立体式的雕刻印刷完成造型艺术的表达。结合其本质性的“刻”与“印”,较之于平面绘画,具备更为强烈的形式感。然而,综合其基础性的“绘”与“画”,又多出了更为丰富的意境内涵。此种视阈下,探寻版画创作中的意境美与形式美,以及二者的相互关系,对于版画的发展、创新是极其重要的。  版画语言的特殊与独立,或
我的播音桌上有两张唱片的封面非常漂亮,一张是瑞士爱乐管弦乐团的《仲夏之梦》。整张封面都是高可参天的树林,使你觉得自己可以徜徉其中。另一张是阿姆斯特丹管弦乐团演奏的德彪西的音乐。封面上,是一望无边、水天一色的海。近景是海岸,几块岩石,溅起白亮的水花。面对这样的两幅画面,你即使是在狭小的、与世隔绝的斗室,也仍然畅快地呼吸到了来自海洋的、大自然的充足的空气。  所谓的诗情画意,无非是一些自然景象。春夏秋
寒风咆哮着撕下树上最后一片黄叶,我紧紧抱着怀中刚买的口罩,望着街上空荡萧瑟的景象,不禁鼻头一酸。疫情的隔离如一堵厚墙隔在邻里间,使得过往的温情烟消云散,唯留凉意在心头蔓延,这个冬天太冷了。  我沉重地叹了一口气,拉低帽檐快步向小区口跑去。眼帘里突然多出了一个生动的橘色身影。我微眯双眼,是帮忙防控的志愿者阿姨!此刻,她正坐在岗亭内,摆弄着电子测温计。微亮的小电炉正源源不断散发着温暖,泛着红光,她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