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

来源 :古生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xiang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一届十次常务理事会和第十二届一次理事会决议及《中国古生物学年度十大进展评选细则》,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会于2018年12月底开始开展十大进展的推荐提名工作,收到理事推荐的2018年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提名成果共计20项.2019年1至2月,由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成员和荣誉理事(含院士)组成评审委员会进行投票评选.评审委员会由学会理事长詹仁斌担任主任,副理事长邓涛、王永栋、姚建新、白志强、华洪和监事长杨群、副监事长孙革担任副主任.
其他文献
迄今只报道于我国的梁山珊瑚Liangshanophyllum,以复中柱较小且简单、横板带宽、横板多水平或稍倾的特征区别于卫根珊瑚Waagenophyllum.本文对两属各种的复中柱大小(占体径比
微型腕足动物化石镇巴始壮贝Eohadrotreta zhenbaensis常见于陕南、峡东水井沱组与黔东麻江九门冲组等地寒武纪地层中,在贵州松桃盘信寒武系第二统清虚洞组薄层灰岩中为首次
1前言湍流射流扩散燃烧方式提供了射流火焰与涡团相互作用的最基本形式,对研究在湍流射流剪切边界层内的反应物的卷吸混合、热量及动量的输运及湍流射流结构方面具有其特殊的
中国古生物学会于1929年8月在北京成立.弹指一挥间,2019年我们迎来中国古生物学会90华诞,这是中国自然科学领域具有悠久历史的学会之一,在中国古生物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
期刊
相对于传统的刚性管理模式,柔性思维管理更注重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建立更加系统化的管控模式.如何更好的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充分利用柔性思维开展班主任管理工作就值得我们
为了更好地了解晚古生代楔叶属的物种多样性及形态演化,通过对化石宏观形态的研究以及与相似化石种的对比,确定甘肃永昌太原组中几种楔叶植物化石的分类位置.本文共鉴定楔叶
四十年前,在苏州召开的中国古生物学会第三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二次学术年会盛况空前,在中国古生物学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国古生物学研究步入发展的
“生长标度”定义了在研究腕足动物异速生长时所需的个体生长发育定量指标,其数值大小受到壳长、壳宽、壳厚以及相对应权重的共同控制.将腕足动物待研究性状的测量值与其生长
根据采自贵州剑河辣子寨杷榔组的张氏虫Changaspis 296块标本,采用传统形态测量方法,对头部及躯干特征进行度量;结合散点图、简化主轴回归分析及线性拟合对比分析后,确认这些
在白垩纪中期(~100 Ma)缅甸琥珀中首次报道了蕨类植物鳞片化石.该鳞片化石为基部着生,鳞片细胞壁均存在不同程度加厚,为筛孔状鳞片类型.根据最新的现代蕨类植物系统发育树,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