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化学实验课堂矫正学生实验习惯

来源 :中学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fxj88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化学实验中,学生的不良习惯是指经常违反实验准则,不按正确的操作程序,我行我素,造成不良影响。这种现象在中学生中尽管是少数的,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安全,而且对于整体学生的实验教育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人认为,矫正学生在实验中的不良习惯需要掌握以下几种教学规律和方法。
  一、坚持动之以情,消除疑惧心理
  首先,“动之以情”是消除实验中疑惧心理的关键。教师的情感在转化教育中有巨大的作用,教育转化的过程是师生双方实验活动以及情感交流的过程,而教师的情感起着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在化学实验中,习惯不良的学生需要教师的爱护和关心,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能真切地了解他们,更谈不上转化他们的思想。当他们对实验显出无知时,教师要及时给予教育;缺乏毅力时要给予培养;遇到难题时要给予帮助;不会做实验时要给予引导;实验失败时要给予安慰。当他们出现反复时应该理解,要善于从反复中寻找他们的积极因素,交待他们实验任务时要给予信任。只要让他们体会到教师的真诚之心,他们便会自然地受到感化而转变疑惧。此外,要重视不按程序操作所引起严重后果的教育,激发他们改正自己不良的实验习惯,这是“动之以情”的有效措施。例如:学生刚接触化学实验,对化学药品及仪器一无所知,只听说化学实验有一定的危险性,新奇中带有一丝疑惧。因此,在基本操作的训练中,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分阶段分层次的按一定的序列规律完成基本操作的训练任务,使每个步骤达到协调、准确、稳定和灵活,并强调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注意事项,逐步瓦解学生心理上的疑惧,使学生逐渐融入到一个温馨和亲切的氛围里,疑惧转化成了信任,胆怯变成了快乐。
  二、坚持晓之以理,提高辨别能力
  “晓之以理”是转化教育的思想基础,学生实验过程中每一种实验习惯的形成,都以实验知识为基础。实验知识薄弱,缺乏辨别和论证实验现象的能力,是一些学生实验效果不好的原因之一,也是学生具有不良实验习惯的心理特点。所以,提高他们对实验的辨别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是他们自愿改正实验中错误意识与坚持正确行为的重要心理要素。例如:在笔者教学中,让学生得出“喷泉”实验成功的条件:①烧瓶要干燥;②装置气密性要好。有的学生则提出不同看法,认为烧瓶不必干燥,也可以使实验获得成功(其它条件不变)。笔者就让学生演示其大胆想法的实验。但是,学生连续做了几次后才获得成功:第一次失败了,烧杯里的溶液不喷入烧瓶里;第二次实验,烧瓶里的溶液只喷入少量;第三次重做时,拉长了通氯化氢气体的时间,结果“喷泉”实验同样成功。理由是让氯化氢气体多通一会儿,使氯化氢在烧瓶内的少量水里溶解达到饱和后,并不妨碍“喷泉”的形成。这一演示实验使学生深感高兴,也加深领会了课本提出的 “干燥”的含义,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并创设条件进行实验的能力。
  “晓之以理”就是让学生明白和掌握一定的实验目的和行为准则,对他们要以理服人,以实验为真理,这是教师根本的立足点和手段,让学生从亲身的实验失败之中体验原理,同时也可以从学生对实验的探讨和辨别中说理,要将理讲透,学生便会自觉地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惯。
  三、坚持持之以恒,克服懒散松懈
  “持之以恒”是矫正学生实验中不良习惯应坚持的一个原则。学生实验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在矫正不良习惯的教育过程中,需要磨练意志,克服懒散松懈,更需要有持续性,因而必须迎难而上,持之以恒。例如在化学实验中,少数学生忽视教师对实验要求:操作漫不经心,打翻试剂瓶溅及衣服皮肤,损坏仪器;加热不规范,烫伤人体;任意加大试剂用量,造成液体喷出伤人眼;偷偷随意混和试剂或做其他实验;不该加热的偏加热;在实验中手执试管加热;气体不经验纯就点燃等,这类盲动随意行为往往会带来或大或小的人身危害。这些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懒散松懈和意志薄弱等心理缺陷,往往会出现反复。教师要把这个反复看作是良好的教育时机。一是要做到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二是要锻炼学生与化学实验中的不良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在矫不良习惯时,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实验环境:先进的实验设备,安静的实验场所,教师的细心辅导,标准的试剂配制,干净的仪器等等。然后,教师就要依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坚持组织适合学生的各种实验教育活动,在学生已有的心理水平上引起新的需要,逐步克服懒散松懈的行为习惯,做好化学实验。因此,矫正实验中的不良习惯的教育一定要有耐心和毅力,才能获得成功。
  四、坚持导之以行,引导行为训练
  “导之以行”是矫正实验中不良习惯的必要途径,也是教育目的和教育效果的体现。所谓“导之以行”就是通过“情”和“理”的结合,在“意”的参与下,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实验知识和行为训练,养成良好的实验行为习惯。少数学生即使到了高三做化学实验时,还会出现许多低级的实验操作错误,如:①倒立在水槽里面盛满水的集气瓶拿出水面时玻璃片没有盖好,水流了出来;②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气体时,瓶口玻璃片抽开过早,气体放跑;③用量筒取水时,手持量筒观察;④加热后的蒸发皿直接用手拿,忽视了坩埚钳的使用;⑤使用胶头滴管时,总是习惯将滴管伸入试管内,磕碰试管壁;⑥实验结束后,不知将洗净的试管倒立在试管架上;⑦加入固体药品时,试管直立;⑧加入液体时总是超过试管的1/3,认为试剂越多效果就越好等等。因而,实验习惯和行为训练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必须经过反复多次地进行,并在每次学生实验时不断地提醒,以巩固已学的基本操作知识,使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有联系与协调,学生学过的单项操作技能也可在综合运用中不断得到完善。
  当然,不良习惯的矫正要做到因人而异。如对在实验中调皮的学生要在纪律上加以引导;对实验现象说谎的学生要在诚实上多训练;对在实验课上打闹的学生要进行安全教育。此外,还要注意学生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的不同特点,发扬他们的长处,避开他们的短处,当他们有进步时,就要及时表扬,以强化符合实验准则的行为训练。
  总之,对实验中有不良行为的中学生,只要我们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做到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以正面引导教育为主,掌握他们不良习惯的形成发展过程和心理矛盾,遵循有关的转化规律和教育原则,在矫正中进行塑造教育,就能培养出新一代合格人才。
  (收稿日期:2015-07-15)
其他文献
几年前,一位朋友问郭思乐教授:“什么是教学?”郭思乐教授回答说:“如果你告诉学生,3乘以5等于15,这不是教学。如果你说3乘以5等于什么?这就有一点教学了。如果你有胆量说3乘
3—乙酰氧—孕甾烯—[5]—酮—[20](1)是以国內资源丰富的薯蓣皂甙元为原料制备黄体酮的重要中间体。一般都采用3—乙酰氧—孕甾双烯-[5,16]—酮-[20]在 Raney Ni 催化下加
本文报导的工作是在前文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导出了键角与成份及健强与成份的关系式,从而得到一些新的结论。这些结论不同于习以为常的观念。 The work reported in this pa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和课改工作的逐渐深入,教师们都高度重视课堂教学的革新,课堂教学的观念、形式和质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With the full implementation of new
预设与生成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一方面,课前细致的预设使本该动态生成的教学变成了机械执行教案的过程;另一方面,预设与生成又是相互依存的,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包括: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
乡村旅游发展一直是旅游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在分析目前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在乡村性趋弱的背景下,探索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型模式——内生式发展,探索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会计职业道德,就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在履行职责活动中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它是调整会计人员与国家、会计人员与不同利益体和会计人员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及社会道德规范的总
对许多人而言,工作等於一切,所有的生活安排均以工作为出发点,长久下来,资源流失,健康受到影响,而工作也受到了波及。这样的生活是为了什么?工作又是为了什么? For many peo
随着经济飞跃式发展,我国旅游业将从景点旅游转向全域旅游模式,进入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阶段。以景区景点建设为基准的传统规划格局逐步被打破,旅游资源要素整合及其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