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如何缓解小区停车难

来源 :时代报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love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没有停车位不允许买车
  东京集中了日本全国十分之一以上的人口,拥有各类机动车约450多万辆,但在道路和小区内,很少看到乱停车的现象,无论多狭窄的胡同,都不会被乱停车堵得严严实实。
  这样的景象自然归功于有法可依,1962年6月开始实施《关于确保汽车保存场所的法律》简称《车库法》,该法规定,汽车拥有者必须确保拥有存放场所,不准将道路作为汽车的保存场所。
  在上车牌时,必须确保距离自家住宅直线距离2公里之内有存车场所,也就是要提供车库证明。如果是自己的独门独户小院,警察也会实地调查院内是否有停车位置。
  在日本,如果某个房地产商开发的楼盘无法停车,那么会很难卖出去,因此一般的小区都会建有地下停车场或者立体停车场,有的甚至存在很多空余车位,招揽外面的车停入,多赚一点停车费。
  由于小区内的道路是私有土地,不是公共道路,因此在车库或者停车位以外的地点保管车辆,居民可以到附近的岗亭举报。一般情况下,发现小区内有乱停车,小区的管理方会给违法车辆夹上纸条进行警告,指出不挪走就要报警,如果还起不到作用,就会报警。
  以前,对违章在路边停车,警察发现后会在车轮和地面上画一条线,如果30分钟后这条线还没有动,说明停车超过30分钟,就可以罚款。罚款金额根據路段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罚款1.5万日元(100日元约合5.22元人民币)。不过,如果在30分钟内稍微向前挪挪车,使车轮上的线不再和地面上的线吻合,就不会有罚款危险了。
  而如果车被警察拖走或者锁住车轮,罚款还会增加,例如拖车要另加3万日元,此外还要追加拖走后的保管费用,这样一来,与停车费相比,损失非常巨大。
  在路边停车,堵住一条车道,影响其他司机视线,而且迫使其他司机必须要并线,无疑阻滞了交通的顺畅,增加了事故的风险。为此,从2006年6月开始,东京道路两旁停车,只要司机没在车内,一概贴条罚款,这个业务委托给专业公司负责,由公司的“停车监视员”负责取证贴条。
  涩谷区等周边几个区,“停车监视员”都是上身着绿色制服,因此俗称“小绿人”。“小绿人”都是两两一起行动,带着相机和笔记本电脑,骑着自行车到处逛游。偶尔有司机怀着侥幸心理没停到停车场,十有八九会被照相后贴条,罚款达到1.5万日元,可以说得不偿失。道路两旁不时晃动的“小绿人”身影,对一般的司机也是一个震慑,警示其勿怀有侥幸心理。
  东京人口众多,面积狭小,不过停车场却到处可见。各种地面停车场、地下停车场、立体停车场等随处可见,停车并非难事,而且几乎都是无人值守,依靠机器收费。停车位的费用根据位置不一,距离市中心比较偏远的地点一般一个月是两三万日元,市中心可以达到五六万甚至七八万日元。
  美国:让乱停车的人钱包大出血
  美国从1950年代开始,就在艾森豪威尔总统的指导下,修起了大量的跨州高速公路。二战后,从战场上回到家乡的美国人,许多靠着政府对退伍军人的帮助成了中产阶级。在他们的心目中,汽车正是社会地位、“美国梦”、自由自在的美国个人主义等的象征,美国人的购车欲望一发不可收拾。
  “汽车经济”引发了美国城市格局的大变革,远离城市中心的郊区出现了,这些单栋居民房屋遍布的居民区为主的近郊城市,提供了安静、舒适、宽敞、安全的家庭环境。同时,美国郊区城市并不注重发展公共交通,因此家家户户都必须有私人汽车,男女主人各一辆是刚需,孩子成年后也必须有,否则是寸步难行。
  在这个前提下,美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居民区都考虑到预留停车位,不仅车库可以停2辆车,门前车道还能至少停4辆,不存在停车难题。如果真出现停车纠纷,居民往往直接打911,警察要么开罚单,要么叫拖车。最后,乱停车的车主要自负后果。如果小区长期存在这样的停车难题,居民们就会一起开会商量对策。
  近几年来,美国一些城市出现了城市中心复苏的情况。年轻家庭开始选择居住在生活方便、文化丰富的城市中心的高层公寓楼里。纽约和芝加哥这样的超级大城市的城中心,公寓单位里一样有百万豪宅,如名嘴奥普拉就住在芝加哥市中心的一栋购物大楼的上层。
  停车难的问题在这样的人口密度下凸显出来。著名喜剧演员宋飞有着价值1500万美元的汽车收藏,他在纽约西区修建了一个地下车库,专门放他的47辆名车,而这个车库表面上是门脸不超过10米的小楼,非常不起眼——连巨富都只能这样停车,普通人更不用说。
  公寓楼虽然一般都自带停车场,但并不一定配置和公寓数量相等的停车位,而是待价而沽,买公寓还得另外买车位。一些市中心的住户生财有道,出租自家车库或车位,每月能收上好几百美元。一些家庭在公共交通发达的城市里干脆选择了完全放弃私人汽车,出远门租车即可,省钱省心。
  美国城市乱停车的情况也比较严重,特别是占道并排停车。为了解决停车拥挤不堪的问题,有些小区就想出特殊停车许可的解决办法:附近居民可以购买这些许可贴在车上,也只有他们可以在那些划定出来的道路上停车。甚至一些商场的停车场也实行“非顾客不准停车”的制度,拖车公司的人日夜盯梢,发现哪位司机停车后没有走进商场,便马上拖车,罚款是170美元,加上每天加扣40美元,让乱停车的人钱包大出血,可是同时也是杀敌三千、损己一百的笨办法:因为被拖车的人们气愤之下,不会再来光顾这些商场了。
  每遇大风雪,许多城市为方便市政铲雪,实行特别严格的停车限制,超过两英寸积雪,一些狭窄的道路上不能停车。此时,居民区的道路上就会出现各式各样的物件:破鞋子、纸箱、塑料椅甚至圣诞树。它们的作用是“占领”停车位。因为那些晚上将车停在路边的居民,清晨为了把车从雪堆里挖出来可是花了不少力气。他们可不希望等到下班回家,辛辛苦苦清理出来的停车位被他人占了便宜。这种约定俗成的做法,倒也长期行之有效,解决了北方大城市居民特殊的停车矛盾。
  新加坡:盖楼前先算好停车位   几天前,在新加坡中南部一个图书馆前,几位车主违规路边停车,被执勤的陆路交通局巡视人员发现。依常例,难逃罚款。从他们的脸上,明显可以看到“整个人都不好了”。
  新加坡停车的规则是,没有停车位的地方不可以随便停车,尤其是有黄色或白色线等警告标志的地方更不可以随便停车。曾有人在超市边标有“装卸货”标志的空地停车,收到大约200新元(1新元约合4.83元人民币)的罚单,“肉疼”了好一阵儿。而在旁边的多层停车场,停车费其实也不过大约1新元/时,只是要爬上一段逼仄的楼梯。违章停车的人大多未必是为省钱,而是贪图方便,因为楼梯两边,有不少黑乎乎的剐蹭痕迹。
  那個图书馆的位置并不在繁华的地段,而闹市区更不必说。那里一个小时的停车费高达6新元,并且巡视人员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机会。记者就曾在闹市区一条僻静的小路边临时停车,开了双闪,没过几分钟就有交警前来询问。
  当然,新加坡停车并不难。究其原因,是因为对建筑物的停车场设置规管非常严格,很多是强制细则规定。不同用途的建筑物根据楼面面积的计算公式不同,四舍五入,可以精确地计算出至少需要多少停车位。例如,一个商场的面积为2010.89平方米,计算出来应该配备的停车位是10.7~13.4个,四舍五入,需要11~13个。
  当然,停车位的大小和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也有相应建筑标准,如果不达标,会有相应的惩罚措施。如果建筑物在日后改变用途,也必须有相应的停车位配备来解决停车问题。
  停车位配备守则的基本原则一是“各人自扫门前雪”,确保每一栋楼宇都能够基本解决自己的停车问题。当然,建筑物业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停车位的设置。现实中,停车位是必须配备,从来没有停车位会单独出售的住宅,高端住宅自不必说。即便是八成人口居住的组屋区,也往往有多层停车场。
  停车位配备守则的另一基本原则是保证停车场的设计能够便利而不造成障碍,这一点体现在不同倾斜角度的停车位空间要求不同,每一种都有详细的尺寸要求。
  还有另一种情况,如果是空间确实不允许设置地面或低层的停车场,那么自动化的多层停车场就是不错的选择,因为这样的停车场占地面积小,却可以通过自动化的升降系统,充分利用空间,满足停车的需求。
  新加坡也注重协调统筹整个区域的停车空间。在闹市区的马路边或头顶经常可以看到提示牌,表明附近的不同建筑物里还有多少个停车位。
  当然,新加坡目前没有停车难的问题,是多年积累的结果。首先新加坡对机动车的总量有控制,车牌通过竞价购买。此外,新加坡是世界上最早试行收取拥堵费的国家之一。私家车交通的成本虽高,但在一定程度上补贴了公共交通:新加坡的公共交通便利和舒适基本可以保障出行的要求。
  话又说回来,停车难,在寸土寸金的新加坡金融区也还是有的。一位在当地银行任职的分析师告诉记者,他的两个孩子在公司附近入托,申请停车位也排队等了很久,即便如此,乱停,还是不行的。
其他文献
梦里西藏  在青稞酒瓶发酵  在酥油茶碗飘香  在长哈达上纯洁  在布达拉内珍藏  一方雪域,一座天堂  神山圣水,牦牛羚羊  美丽的格桑,银色的毡房  一千次在《珠穆朗玛》的歌声中猜想  一万次在仓央嘉措诗句里遥望  那抹厚重的高原红  在梦里红成一轮朝阳  那圣洁的雪莲  在梦里风情别样  珠穆朗玛峰  是冷却不了的笑容  是放逐不了的英雄梦  总有一天  打包心愿,飛向雪峰  总会有一次  
期刊
沙,沙漠,还是沙漠,纵横千里的沙漠,无边无际的沙漠。  在亚欧大陆腹地冰峰雪岭的包围环峙之中,塔里木盆地孤独地铺开。他极目远眺,看到的只是眼前绵延无尽的山脉;他凝神谛听,听见的只是他乡若有若无的雷声。这是一张雄跨千里的巨纸,却似乎从未染上过一分水墨,仍保留着他亘古之时的干枯。巨大的苍黄充塞孤寂的心胸,飞悬的风沙吹打干裂的嘴唇。那装满尘沙的眼眶,那望穿长天的目光,那狂风之下一声又一声的叹息,都在呼唤
期刊
月亮缠绵夕阳  那是最美的霞光  萤火缠绵星星  思绪在夜空里飞扬  蛙声缠绵碧波  诗意荡漾着荷塘  岁月缠绵时光  愿我们永远是年轻时的模样  今生许下的諾言  是万里不倒的城墙  我缠绵着你的故事  你缠绵着我的诗行
期刊
暑假在家整理初中时期学习资料时,偶尔翻看中考前60天爸妈写给我的一封信,仔细阅读后对于信中的寄语感想很多,深刻认识到秉持守时、守愚、守静、守信,可以让学业更加优秀、让人生更加出彩!  一是守时。守时不光是准时,而且是善于把握时机、用好时间。有名人说,聪明的人,今天做明天的事;懒惰的人,今天做昨天的事;糊涂的人,把昨天的事也推给明天。守时的人一定会做好充足准备,不让机会溜走、时间浪费。即将到来的高中
期刊
在拿到诗集《你好,生活》之前,笔者原本没有抱定特别高的期望,以至很难想象一个80后竟然对诗歌有着一份执著的热爱,他是认真的吗,他会写出令人“惊艳”的作品吗?这不是一个70后对80后的成见,而是他们活在了一个诗歌沦陷、诗情丧失且毫无诗意的年代——似乎是如此,尽管他们出生的时候恰逢中国当代诗歌变革发展最亢奋的阶段。然而,张艳庭加入的“80后诗丛”以十分强大的阵容向我的质疑示威,让我看到了诗人死而复生的
期刊
熟悉陶然作品的人不难发现,他似乎特别擅长写现代都市生活。精工繁复的城市写得活灵活现,满目多是中产阶级的人和事,很容易给人造成一种误解:作者不会处理农村题材。《三重奏》里大篇幅的生动的乡村描写,证明了并非如此。  《三重奏》的语言是陶然惯有的风格,优雅从容,锋芒内敛,宜古宜今,其折射出的是作者的艺术修养和艺术趣味。身为当代人而有一手纯正民国味道的文字,至少在我看来是令人羡慕的。  在作者的长篇小说里
期刊
狄更斯的《双城记》中有这么一段名句:“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也是愚蠢的时代。”现阶段起VR时代已来临,无需再用“猜想”这么保守的词汇来描述如今VR领域红红火火的局面。  虚拟实境(Virtual Reality),简称VR技术,也称灵境技术或人工环境,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度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同身历其境一般,可以及时、
期刊
五月,在浆声里漂泊  菖蒲、粽子、龙舟  精致的细节,原滋原味  用艾香打捞一位诗人  《楚辞》《离骚》淹没一个朝代  洇湿一卷竹简的忧伤  那個叫屈原的诗人溯源而上  蛾冠、束带,身挂香囊  汨罗江最终以身相许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囚禁一个永恒的日子  瘦弱的诗人  身体蛰伏着莲花的香气  可否还在古栈道上凝望家乡  在端午  我吃一口粽子  咽一句诗,眼里一片水域
期刊
浩瀚的大海令人驻足赞叹,而成就大海壮丽景观的却是一粒粒水珠,水珠虽小能反射太阳的光辉;巍峨的高山使人双目惊艳,而堆积高山直插云霄的是一个个石块,石块渺小能积筑雄伟的山原;茂盛的森林让人留恋不返,而葱茏森林的却是一株株树木,树木单一能挥洒无垠的苍翠。  在平凡中坚守能造福未来,那是郭明义爱心义工队无私奉献的汗水滴落的璀璨。郭明义爱心义工队,在平凡的日子里他们用一双双布满老茧的手,用卑微的身躯将奉献洒
期刊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杜甫诗作中广为传颂的名句,而这句诗中的“故乡”指的就是巩义。巩义在过去的名字一直为巩县,那巩义之名由何而来呢?  巩与固  巩义市是在1991年9月1日巩县撤县建市之后的新名字,以前叫巩县。那“巩”的意思又是什么呢?  古代有个人叫许慎,他写的一本书叫《说文解字》,对于“巩”字有如下的解释:“巩,以韦束也,从革,韦就是煮熟的皮革,韦束就是用煮熟的皮革捆东西,很结实。”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