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上通“尚”,崇尚;喜爱。《礼仪志(中)》:“自立书至立夏尽立秋,郡国上雨泽。” 不通“否”。《刘盆子传》:“自知当死不?” 也通“耶”,句末疑问语气辞。《班固传》:“亦以宠灵文、武,贻燕后昆,覆以懿铄,岂其为身而有颛辞也? 亢通“吭”,喉咙。《隗嚣传·论》:“则知其道有足怀者,所以栖有四方之桀,士至投死绝亢而不悔者矣。”注:“亢,喉咙也。” 什通“十”。《顺帝纪》:“甲辰,认以疫疠水潦,令人半输今年田租;伤害十四以上,勿收责(债);不满者,以实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