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F牵伸技术联合冲击疗法治疗痉挛性偏瘫患者的效果

来源 :中国民康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ingal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PNF牵伸技术联合冲击疗法治疗痉挛性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64例痉挛性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冲击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PNF牵伸技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平衡功能和运动功能评分,以及神经缺损程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38%(27/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25%(18/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erg平衡量表和Fugl-Meyer功能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情景式健康教育在胰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行胰腺癌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情景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遵医依从性、护理服务满意度和护理前后应对方式评分。结果:观察组遵医依从率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的6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0.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探讨基于反馈式健康教育的康复训练在尺桡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78例尺桡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康复训练方法不同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实施基于反馈式健康教育的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3个月时的康复训练依从性、前臂关节活动度及上肢功能障碍评定量表(DASH)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康复训练依从性高于对照组,DASH评分低于
目的:分析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引流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方法:选取120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无菌抽取其引流液,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病原菌分布和药敏试验结果。结果:120份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13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12株,占比为85.50%,革兰阳性菌19株,占比为14.50%;主要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菌(61.07%)和大肠埃希菌(16.79%)。除对氨苄西林耐药外,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噻肟、左旋氧氟沙星、亚胺培南、四环素、复方磺胺、庆大霉素、比阿培南、
目的:比较微波刀与超声刀在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该院收治的1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器械不同分为观察组98例和对照组82例。两组均采用肝脏局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波刀切除,对照组采用超声刀切除,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水平、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白蛋白、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甲胎蛋白(AFP)]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2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
目的:观察营养膳食护理在轮状病毒感染肠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2例轮状病毒感染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营养膳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T细胞亚群[CD4+、CD8+和CD4+/CD8+]水平、胃肠激素[胃泌素(GAS)、胃动素(MOT)]水平、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护理后,研究组CD4+、CD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甲氧氯普胺联合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IH)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22例I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取穴包括内关、中脘、攒竹、足三里及人中穴,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穴位注射甲氧氯普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呃逆症状、生命质量、胃动力学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8%(58/61),高于对照组的81.97%(5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生命质量评分、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后并发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于该院接受脊柱手术治疗的5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后并发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556例脊柱手术后患者中并发切口感染36例(6.4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并发切口感染者中,有脊柱手术史、合并糖尿病、有器械植入、住院时间≥15 d及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0 d者占比均高于未发生切口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脊柱手术史、合并糖尿病、有器械植入
目的:观察补气畅络方治疗气虚血瘀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10例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合并CH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补气畅络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同型半胱氨酸(Hcy)、钙结合蛋白(S100A12)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09%,差异有统计学
目的:观察紫外灯照射空气消毒对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IVAS)臭氧浓度及洁净度的影响。方法:医院PIVAS采用紫外灯照射,将紫外辐射照度计置于紫外灯正下方1 m位置,照射度≥90μW/cm~2,观察0.5μm悬浮粒子数、沉降菌检出数、洁净系统开启或关闭状态下生物安全柜臭氧浓度和紫外灯照射不同时间对臭氧浓度的影响。结果:紫外灯照射15、30、60 min后,水平层流台、生物安全柜悬浮粒子数和沉降菌检出数均少于照射前;洁净系统开启或关闭,紫外灯开启或关闭,生物安全柜臭氧浓度检测结果相差不大;紫外灯照射15、
目的:比较术中肺解剖定位法与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法在全胸腔镜下肺小结节楔形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该院收治的98例行全胸腔镜下肺小结节楔形切除术的肺磨玻璃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中不同肺结节定位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法,观察组采用肺解剖定位法,比较两组肺结节定位准确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两组定位准确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