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管理退休党支部,提高企业核心凝聚力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19881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支部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团结员工的核心、教育党员的学校、攻坚克难的堡垒,在社会基层单位中发挥核心作用。
   党支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在每个单位和团体内都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在职期间,他们兢兢业业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确保单位正确的政治方向;他们组织单位成员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提高单位人员的政治觉悟;他们密切联系员工,及时发现员工内的不良状态并纠正,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员工感受到党的关怀。为党的形象建立和政府的工作开展做了大量的工作,党支部的工作可以说在每个单位都是不可缺少的,是单位工作能够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
   很多党员兢兢业业工作一辈子,为单位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到他们退休的时候,我们也要做好他们的退休管理工作,让他们能够继续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力量,还能够为组织发挥余热。这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我们思想上引起重视,行动上积极开展。总的来说,对离退休党支部的管理和保障工作,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进行展开。
   首先,加强和离退休党支部的联系
   很多党员在退休之后会感到明显的不适应,会产生落寞感和孤独感,就像一只离群的孤雁,感觉脱离了组织。所以,我们要加强和离退休党支部成员的联系,弥补他们心理上的落差,具体有如下建议:1.定期组织人员到他们家中去慰问和探望,尤其是在各种节日的时候,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关怀。让他们感到虽然自己退休了,但是心还是和组织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组织并没有忘记他们。2.建立微信群、QQ群等,及时和退休的支部成员进行沟通和联络,了解他们的现状,对他们遇到的生活上或者其他方面的困难,能够帮忙给予解决,给他们一个幸福、安稳的夕阳红生活。
   其次,定期组织离退休党支部来单位回访
   退休的党员支部只是在形式上和单位成员不在一起了,但是他们仍然对组织充满着感情,甚至愿意为组织发挥余热,他们的思想思维、做事方法和宝贵的经验对单位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仍然可以为我们所用。我们要向他们强调集体荣誉感,让他们认识到和我们是一体的,组织并没有忘记他们,要鼓励离退休党员积极地向单位献计献策,征集他们的意见,还可以定期组织离退休党员来单位回访,指导单位年轻同志的工作,矫正年轻同志中滋生的不良思想。尤其是遇到单位的重要节日,比如单位成立纪念日或者表彰大会、学习大会,也可以邀请离退休党员来参加。让他们感到和单位仍然荣辱与共、休戚相关,仍然被集体和社会需要。
   第三,加强离退休党支部的学习能力
   无论是哪个区域的学习,都应该活到老、学到老,党员同志虽然退休了,但是仍然不能放松思想、政治学习,我们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激发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参与热情,鼓励他们紧跟时代发展步伐,认真研究党的最新政治方针政策,并把这些理论学习成果融入平时的生活中去。比如,帮助他们在自己所在社区办黑板报,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变为通俗易懂的文字,在社区进行思想政治宣传,保持和基层员工的联系;还可以帮助他们成立学习小组,带动周围的员工一起来学习研究党的方针政策,为社区、单位乃至国家的发展献计献策,为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单位的蓬勃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更加关心这些离退休党员各方面的情况,尤其是一些生活比较困难、家里有额外负担或者子女不在身边生活的党员,更要给予他们更多经济和生活上的关怀和照顾,让他们真正能够感受到企业是自己强大的后盾,能够感受到老有所依。
   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壮大,离退休人员逐年增加,离退休党员的队伍也在不断扩大,因此,加强离退休党员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也成了我们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一定要把这项工作切实地重视起来,它不但关系到党员内部的核心凝聚力,也是让退休人员感受到人文关怀,加强企业的战斗力和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内容。
其他文献
“直木造梁,弯木造犁”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冯恩洪教授推崇的一句话,让我们有理由相信“人皆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这让我联想到两千多年前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就在《学记》中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意思是说教育要针对个体差异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几千年来已经有无数成功的先例验证了其可行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
期刊
为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可以灵活多样地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一、从祖国发展变化的大型事件中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教师是教材资源的开发者,我们要密切关注并挖掘身边发生的热点事件中的教育价值,为自己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随时注入新鲜的时代血液。  如第一艘国产航母顺利试水,我及时在班上播出试水视频,让学生观看这令国人震撼的场面,使学生的目光都聚焦在
期刊
如何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地遨游书海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一、借名家效应激发兴趣   教师要经常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及身边人的成才之道,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开学初,我还布置同学们搜集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目的是让学生认识读书的意义,激发学生在书山中采撷的兴趣。一段时间后,我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时,可谓是妙语
期刊
语文学科,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一门文化学科,学生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学习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文化。中国是文化大国,语文学科的教学立足于中国古老的文化历史和源远流长的文化精粹中,由此,在新时代的语文教学变革中要将中国古老的文化历史和源远流长的文化精粹作为教学的参考因素,重视中国文化的传递。诗歌,作为中国文化的一种载体,是中国诗词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初中语文教材知识的重要内容,在诗歌的教学中尤其要注意创新
期刊
太阳遇见含苞待放的花儿们,遇见破地而出的小草们,遇见朝气蓬勃的孩子们……为他们洒下金灿灿的光辉,温暖万物,滋养心灵。在心中,我所遇见的刘老师,又何尝不是那温暖的太阳。虽然她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老师,但她有一颗朴实赤诚的心,一份热爱事业的真诚,一股清风细雨般的甘甜,这对于我来说,是温暖又美好的。  刘老师穿着朴实大方,高高扎起的辫子显出了她的活力与朝气,微扁而长的嘴巴经常带着微笑,一副黑眼镜高挂鼻梁,
期刊
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素质教育,通过“引探”课堂教学模式来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   一、“引探”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   所谓引探式课堂教学,就是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
期刊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作业是巩固课堂知识的有效手段,可以引导学生转变新的学习方式,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针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在设计作业时,设计出不同形式的、适合各层次学生的作业,如分层次设计、创新设计、作业与生活相联系,等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和巩固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对作业现状的分析   布置
期刊
余威尚盛的秋热伴我迎来了这群活泼可爱的娃娃。他们就是希望小学的一年级新生。初为人母,初为人师,现在接手的又是一群初入“学途”的孩子,在这“三元”伊始之际,我顿时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人生感慨——万丈高楼平地起,以后步步要踏实。   班上有个叫小欣悦的孩子,她的状态很让我吃惊。她是这群孩子中最内向的一个,任你怎么沟通,她回应给你的只有低头的沉默……“龙好治,虎好治,不言不语没法治。”我的耳边不由地响
期刊
通过大量的课堂教学表明,初中语文的教学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兴趣学习,在有兴趣的情况下去学习语文,会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动性是学生学习的表现之一,具有主动性学生的学习效率往往会翻倍,学习速度往往会更迅速。当然,在日常学习中也会比其他学生接受程度更为迅速一点,接受范围也会更加广泛。教师也要提高教学的活跃度,让学生紧贴课堂发展,更好地完成教学的质量考核,等等。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讲述教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必须根据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为出发点,结合学生实际,着眼于学生发展,把多媒体适时适度地运用在语文课堂上,既展示多媒体的优势,又能激活学生自主意识,培养能力,发展思维,从而成就语文课堂的无限风光。   一、以“红杏”引“春天”——以点激面 营造情趣   有位教师在执教人教版第三册《假如》一课时,在和学生一起学习小作者的美好心愿时,注重以点引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