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黑除恶需彻底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2009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明朝一代,若论打黑力度最强的人,大概要数官员陈幼学了。陈幼学能成为打黑斗士,和当时的环境有关。万历登基四十多年,有三十多年不出宫,待在内廷,和妃子卿卿我我,以致“晏处深宫,纲纪废弛,君臣否隔”。也因此,整个大明一片乌烟瘴气。
  1589年,陈幼学考中进士,去确山当知县,开始了他的“打黑”之路。他的治下有两个豪门大户,布政使刘浑成和行太仆卿陈耀文。布政使是当时地方大员,从二品,算得上一方封疆大吏。行太仆卿也就是代理太仆卿,也是朝廷的大员。按理说,这两人都是刚刚走马上任的陈幼学不敢去硬碰的主,可陈幼学愣是不怕,以一个书生的力量和两大势力叫板,将他们的嚣张气焰一举浇灭。
  他首先處理的对象,是刘浑成的弟弟刘灿成。
  刘灿成的老婆人老珠黄,他迫不及待娶了一个妾。这个妾貌美如花,却心毒如蛇,觊觎着刘灿成正妻的位置,整日吹着枕边风让刘灿成将正妻“消灭”掉,给自己腾位子。刘灿成想,我哥是大官,我杀一个人,还不是如捏死一只蚂蚁吗?于是,他和妾将老婆灭口了。这还得了?陈幼学接到报案,马上带着差役赶到刘府,将刘灿成和他的妾抓到衙门,按律处置。刘浑成知道后,气得吹胡子瞪眼睛,可又无可奈何。
  至于陈耀文的家人,更是视法律如儿戏,将欺男霸女当作家常便饭,结果也被陈幼学派人拉到了县衙大堂上。他们挨了一顿板子后被关入大牢,从此再也不敢招摇了。
  整个确山的人都惊呆了,那些豪门大户,还有黑恶势力,一个个都缩着脖子,不再耀武扬威、胡作非为,因为陈幼学简直就是打黑界的拼命三郎,谁愿意朝刀刃上撞啊?整个确山的治安很快得到了好转。
  陈幼学打黑无畏,可是,他的上司却坐卧不安,很是担心,“知府邱度虑幼学得祸,言于抚按”,于是对巡按建言,别将陈幼学放在确山了,小心那些黑恶势力报复。巡按听了连连点头,将陈幼学调离了确山。
  可见,到了明朝后期,黑恶势力是很强大的,不只是威胁百姓,甚至可能威胁到朝廷官员的身家性命。陈幼学由此更加痛恨黑恶势力,更坚定了打黑的决心。
  不久,由于治绩突出,陈幼学得到升迁,进京城做了刑部主事,也就是一个六品官员。可是,他的胆子比一些一品官的还要大。
  明朝的宦官权力很大,譬如说大宦官王振,凭着皇帝的信任,为所欲为,直接掌管着朝廷官员的生杀予夺。也因此,宦官们有恃无恐,干尽坏事。有一个宦官去御园采摘水果,大概受到园夫老母亲的阻挠,竟然将这位老人一顿拳脚打死,并拖着老人的尸体,“弃其尸河中”。很多官员知道了这件事都很愤怒,却一个个咬着手指不敢发话。陈幼学知道后,怒发冲冠,立即写了一道奏章,上奏皇帝。万历接到奏章,终于批了一行字,下令将这个宦官“逮置之法”。
  审判案件时,陈幼学公明公正,不冤枉好人,也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违法者。古代审讯犯人,定罪之后,害怕有冤枉的人,经常会派出官员重新审理,以便及时发现冤情。有一年,对于京城一带的罪犯,朝廷派出陈幼学再次去审讯。陈幼学带出犯人后,没有棍棒伺候,而是仔细询问,小心求证,竟然从中发现被冤屈的犯人达三百多人。他立即做出一个决定,将这三百多人全部放了。
  做这件事,他毫无疑问是要担很大风险的:首先,他这样做等于否定了过去审讯这批犯人的官员,等于间接得罪了这些人;其次,一次放出这么多人,万一还有漏网之鱼,他也可能因受牵连而被朝廷责罚。可陈幼学还是毫不犹豫地做了。结果反响很好,百姓发出一片欢呼声。不久,他因判案有功,被朝廷提拔为五品的郎中。
  陈幼学打黑无情,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在湖州任知府的时候。万历年间,湖州出现了一个黑恶势力人物,叫施敏。
  施敏出身于豪门大户,是一个读书人,却丝毫没有书生意气,反而仗着豪门大户的背景,欺男霸女,欺压良善,湖州的百姓谈到他都恨得咬牙切齿,可又没有办法。因为,施敏不只是有钱有势,还和官场有着剪不断的关联。
  百姓得知陈幼学任当地知府,鼓起勇气将一张张状纸递了上去。看着施敏所做的事情,陈幼学马上命令差役将施敏抓来。于是,施敏第一次戴上枷锁,进了湖州府的大堂。他面对陈幼学一点儿也不害怕,因为,他已经嘱托家里人赶快动用保护伞,将自己保出去。“保护伞”如约而至,陈幼学却不管对方官职大小,坚决不买账,并告诉对方,施敏论理论法都该被处死,绝不姑息,并吩咐差役立即杖杀施敏。
  施敏受到了惩罚,可事情仍然没有结束,朝廷里有一个退休宰相叫潘季驯,他的儿子和施敏关系很铁,两人曾在一起干过坏事。陈幼学想,不能便宜了潘家少爷,干了坏事就应该接受处罚。他于是上了一道奏章,弹劾潘季驯家教不严,纵子行凶,直到将潘家少爷送进监狱,关押起来,这才作罢。
  陈幼学虽是儒家出身的读书人,但身上也有着法家的影子。在湖州任上,在打黑方面,他对黑恶势力,几乎是刀刀见血,有着一种“是日何时丧,予与汝皆亡”的决心。
  他在杖杀施敏、惩戒潘家少爷之后,开始了一场打黑除恶的剿灭战,“奸豪复论杀数十辈”。在陈幼学的严厉打击下,一个个黑恶势力都缩着脖子,躲了起来。其中有一个叫杨升的人,仗着自己有背景、有势力,简直和施敏不相上下。如今,他被施敏的死吓坏了,竟玩起了人间蒸发。他想,陈幼学找不见自己,该放手了吧。
  可是,陈幼学没有就此放弃,他穷追猛打,绝不松手。他想得很长远,万一自己哪天离开此地,到那时,杨升一定会加倍报复当地人。他决定,一定要找到杨升,让其接受法律的制裁。他于是下了命令,即使是掘地三尺,也要将杨升找到。这一次,陈幼学发动的简直是一场全民打黑的战役,杨升也落入了湖州百姓打黑的汪洋大海中,再也隐藏不住,终于被抓住,得到了应有的处罚。湖州顿时云开雾散,充满了欢声笑语。
  陈幼学打黑扫恶决心大、力度大,达到了治下百姓全民皆兵的程度,至于对待黑恶势力,和那些做尽坏事的人,更是果断出手,绝不手软,也因此取得了极好的效果。
  他给后世打黑除恶立了一块碑,至今仍耸立在历史的深处。
  编 辑/羽 川
其他文献
《水浒传》中出现的第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不是林冲,而是林冲的同事王进。比起林冲,王进显然十分低调,既没多大名气,也没太多情节,只因为没有赏识他的上司。  当时的禁军教头和今天的军队教官不同,没有科学的管理和实际的考核事务,所以他们的工作内容很稀松,很多人请病假、事假,往往半个月甚至几个月不来上班。这种情形一直到高俅做了太尉才有了改变。  新官上任三把火,高俅从高官跟班摇身一变成了殿帅府太尉,于是
青山隐隐,细雨霏霏,那年春日,郁流光骑着小毛驴,迷失在江南的蒙蒙烟雨中。  郁流光自小不辨方向,尤其在这样的阴雨天,只能原地打转了。他哀叹一声,若兄长知道他又迷路了,定要惩罚。想到兄长郁行风,不知他此去黄鹤楼,有没有拿下魔道妖人浅叶。  他在湖滨流连许久,不知该往何方,忽闻琴声悠扬,淼淼若海上碧涛,浩浩如江河奔流,让他烦躁的心境瞬间开阔。郁流光循着琴声望去,见一青衣人端坐树下撫琴。那人的发丝被风雨
贾芸在《红楼梦》中第一次出场,就是一个两手空空的年轻人。他十八九岁,急需找份工作,往小里说要养活自己和母亲,往大里说要重振家业。  机缘凑巧,荣国府弄了个大项目,权且叫“省亲工程”。贾蔷捷足先登,借贾蓉、凤姐之力,拿下最肥的一块,到江南采买小戏子,先支了三万两银子的工程款。剩下的虽然是残羹冷炙,却依然为族中子弟觊觎,贾芸也在其中。  贾芸想分一杯羹,就要找个领路人,他先搭上的是贾琏。贾琏盘算着把管
1870年,美国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创建标准石油公司,即美孚石油公司。公司之所以命名为标准石油公司,是为了标榜他们出产的石油是“符合标准的产品”。两年后,为了垄断美国的石油制造,洛克菲勒下令在全国范围内不惜血本地收购炼油厂,很快就打败多个竞争对手,石油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  随着财富的积累,洛克菲勒的诸多行为也开始遭到批判。虽然美国政府对他的石油帝国进行过调查,但都没有对他造成致命打击
公元961年,李煜登基,接手了父亲给他的一片已无帝号的江山。当初他父亲臣服后周,削去帝号,自称南唐国主,但对所辖臣民还是照行天子礼仪。  他登基以后,定下的国策依旧是向赵匡胤进贡金帛和珠宝来换取苟延残喘的时间,而赵匡胤说:“凡克城寨,止籍其器甲、刍粮,悉以财币分给将士。吾欲所得者,其土地耳。”于是李煜在赵匡胤的步步紧逼面前节节退让。  他向赵匡胤俯首称臣,自行把南唐国主改为江南国主,改南唐国印为江
成敬是明成祖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甲辰科进士,之后他又在第二轮的馆选考试中高中庶吉士。庶吉士是进士的佼佼者,号称“储相”。成敬的前途可谓一片大好,可惜他初任官是晋王府教师,而晋王却牵涉进了汉王朱高煦谋反的大案,晋王府一应官员都被打为同谋。  其实成敬刚刚到任,对晋王府的情况根本不了解,明宣宗也不是一个不辨是非的昏君,没有胡乱判他重刑,只是判他流放充军。但成敬觉得充军会影响子孙,主动要求改判死刑
娄水之东的太仓(今属江苏苏州)有一座精致优雅的“野鹿园”,居于其间的赵氏一族是宋代皇室的后裔,明朝高士赵宦(yi)光就出生在这座世代书香的园子中。  赵宦光的祖父是进士,父亲17岁就考取了诸生,后因不耐尘世浮华,做起了隐士。在父亲的教导下,赵宦光很小就开始学习四始六艺、古文奇字。但因为父亲对仕途并不在意,没有刻意让赵宦光专研四书五经,因此他这样的读书日子即便辛苦也有因心悦而学习的快乐。  时光穿过
1863年,莫泊桑13岁,母亲洛尔决定让他接受正规教育。由于长期过着近乎丧偶的生活,洛尔对孩子比较依赖,所以给莫泊桑选了离家最近的一所教会学校,同时也想让纪律严格的教会学校约束一下这个叛逆的孩子。  事与愿违,刚进学校,莫泊桑就感受到了强烈的压抑和拘束。学校纪律严苛,学生一犯错就要受罚。天主教的宗教节日和仪式极多,每年都有大量宗教活动,然而莫泊桑的父母都对宗教很淡漠,这些活动让他十分头疼。再加上学
在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中,明初名将胡大海是李逵一类的人物,鲁莽、不懂礼数、有杀人瘾。其实这些纯粹是对胡大海的想当然,正史中的胡大海其实是一员儒将。  一  元末天下大乱,九州鼎沸,各地义军纷纷举起刀枪,开始和元廷作战,这一方面固然是为了找条活路,另一方面也不乏一些枭雄想浑水摸鱼,成就帝业。朱元璋就是其中一个,他既属于前者,也属于后者。为此,他参加了义军,并在势力越来越大后摆脱了干岳父兼上司郭子兴,开
高考來了之名人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