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科技在复合肥生产上应用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839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联网能够应用在复合肥从生产到销售终端整个过程中,生产前期通过测土配方配制出最适合本土的复合肥,后期通过物联网智能监测设备收集农作物生长环境物理参数,以此来检测复合肥质量。对复合肥进行电子编码,方便进行产品溯源,特别在产品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找出问题源头;同样也能够使复合肥的仓储和物流环节更加精准。物联网+复合肥不仅提高了复合肥的利用效率、流通效率,而且减小了环境压力以及人力资源浪费,打开了复合肥的发展新格局。
  关键词:复合肥;物联网;精准化;智慧化
  中图分类号 F3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06-0125-02
  Abstract:The IOT technology can be applied to the compound fertilizer industry all the way from production to consumption.In the early stage of production,the most suitable compound fertilizer was prepared by measuring soil.In the later stage,the physical parameters of the growing environment of crops were collected by the intelligent monitoring equipment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o detect the quality of compound fertilizer.Electronic coding of compound fertilizers can facilitate product traceability,especially in the case of product problems,the source of problems can be identified in time; It can also make the storage and logistics of compound fertilizer more accurate.The addition of compound fertilizers by the IOT not only improves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and circulation efficiency of compound fertilizers,but also reduces environmental pressure and human resource waste,thus opening a new development pattern of compound fertilizers.
  Key words:Compound fertilizer;IOT;Persion;Intelligence
  1 復合肥生产现状
  1.1 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复合磷肥在我国开始起步,同时期出现了氯化钾低温转化法三元复合肥生产技术,并成功制造出第1个真正国产的硫酸钾三元复合肥[1]。2000年前后,我国开始重视复合肥的生产应用,各地纷纷发展复合肥生产。这个时期,山东史丹利、辽宁西洋等国产磷复合肥发展较快。2009年起,化肥流通体制改革深入发展,复合肥出现了以下变化:一是放低农资经营门槛,3万元就可以注册领证;二是国际化、市场化程度更高,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际农资行情对国内农资行情影响较大;三是网络销售模式的改变,农民开始接受从网上购买复合肥;四是价格管控;五是互联网与复合肥相结合初步发展。到2010年时,我国复合肥的生产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改善复合肥投入使用的领域和复合肥的生产情况。
  到如今,复合肥已经被农民广泛接受,经过调查发现,我国目前复合肥中养分配比(15-15-15)的通用型产品是市场主流,但这种高浓度的配比已经与实际需求不符。随着农民科学施肥知识的不断提高,复合肥的发展对科学施肥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未来复合肥的生产发展趋势是将物联网技术与复合肥生产相结合,智能监测与追踪复合肥生产流程与销售反馈。
  1.2 存在的问题
  1.2.1 生产成本过高 随着原材料成本的增加,复合肥生产成本也在增加,因此导致销售价格不断升高,这直接影响农民购买复合肥的意愿,间接影响了粮食产量。
  1.2.2 配方过于单调 目前我国化肥市场的配比过于单调,主要针对全国大范围的农产品市场,缺乏细分更详细的农产品配比。
  1.2.3 假肥料过多 市场价格的抬高,使得假肥料厂家有了机会,假复合肥的售价较低,吸引农民购买,影响复合肥在市场的推广,损害农民利益。
  2 物联网在复合肥生产中的应用
  2.1 物联网技术的内涵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和互联网结合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2]。运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在食品安全防护中,利用电子标签、电子编码进行食品安全追溯,智能监测农产品生长流通过程,尤其是在产品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找出问题环节[3]。在农产品销售中,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及时了解产品售后反馈情况,从而制定正确的营销策略。产品信息公开化可保障消费者权益,对生产者而言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因此,农产品物联网是以食品安全为出发点,并跟踪产品从生产到销售整个环节的网络。
  2.2 物联网技术在复合肥生产中的应用流程   2.2.1 配料环节 复合肥养分比例固定,难以满足各类土壤和各种作物的需要,可考虑在配料之前进行测土工作,即利用物联网中的检测设备采集和分析土壤成分,从而更好地了解田间土壤的质地和营养状况,配出最适合本土的复合肥,解决配方单一的问题。之后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利用检测设备实时采集农产品所需要的各项生产环境数据,如湿度、温度、土壤含量、降水量、光照强度、空气湿度、气压、气体浓度和空气流通状况等[4]。物联网中的传感技术通过无线传感将收集的实时数据传输给控制中心,控制中心通过智能化平台将这些物理参数与预期值进行分析比对,为检测复合肥质量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2.2.2 生产环节 在复合肥生产过程中,通过物联网检测设备实时采集工厂温度、气压、空气湿度、气压、气体浓度与空气流通状况等,将这些物理参数与预期值进行分析比对,为生产复合肥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从而克服在规模化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也保证复合肥的质量与产量。
  2.2.3 仓储环节 物联网中的本地射频识别系统可以对产品进行包装和编码,且物联网技术可以保存产品从生产到进入市场之后的所有数据。此举也会方便库存管理人员进行远程掌控产品的出入库、盘点、调拨、退换货等,还可以实时监测仓储环境,使得检测员可以有效面对各种突发情况。
  2.2.4 物流环节 在农产品物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农产品在物流运输中信息的整理逐渐自动化与网络化,无论哪个环节获取指令,信息系统都会做出快速反应,较大幅度地提高农产品流通运输的反应能力。当接收到运单信息后,物联网系统快速制定好运输方案,运输车辆中安装的射频识别装置和GPS装置也使得运输流通信息实时传递,从而提高商品的流通效率。
  2.2.5 销售环节 农业物联网中的射频识别技术在商品零售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消费者通过扫描二维码或条形碼即可获取产品价格以及从生产到进入市场的所有信息,如生产产地、生产日期、物流信息等。尤其是在产品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找出问题环节、了解问题流向[3]。同时可在农产品销售中,利用物联网技术及时了解产品售后反馈情况,从而制定正确的营销策略,保障消费者权益和保护企业产权。
  2.3 物联网+复合肥生产的优缺点
  2.3.1 优点 使用多种传感器、无线通信技术和网络信息整合技术对农作物的环境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可以根据监测结果,及时更正各项指标,解决传统农业中难以检测和量化的难题[5]。国内对复合肥的使用量巨大,但复合肥的使用效率不高,未被作物利用的复合肥有很大概率影响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蓄水能力。针对不同土壤的不同农作物种植,实时监测能够生产最为合适的复合肥,有效降低农户的生产成本,做到专肥专用。开发精准施肥技术,降低了复合肥的消耗,降低了因过度使用而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2.3.2 缺点 任何环境因素的改变和农作物的不同都会对复合肥有不同的要求。任一因素的改变都会影响复合肥的配比,全国范围广泛,环境因素各不相同,要想生产精准的复合肥,成本消耗太大,且每一种复合肥的需求量都很少,不宜大量生产。
  3 结语
  近年来,随着智慧农业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精准农业监测管理中,信息交互与精细化农业的实践推广,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化应用格局,推动了物联网和精准农业研究发展。本文提出了精准于复合肥领域的物联网技术应用,为传统复合肥提出了新的发展道路,是一种高效的农业发展模式,在未来农业发展中将具有巨大优势。
  参考文献
  [1]朱成四.新世纪看我国磷复肥企业新变化[J].中阿化肥有限公司信息部,2001(02).
  [2]卢涛,周寄中.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创新系统多要素联动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3):33-45.
  [3]王玉霞.基于物联网的大连市鲜活农产品营销渠道创新研究[J].对外经贸,2017(1):101-103.
  [4]顿文涛,赵玉成,袁帅.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农业发展与应用[J].农业网络信息,2014(12):9-12.
  [5]刘宝,向丽,周杰.农业物联网技术与水肥一体化技术[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23):64-65.
  (责编:王慧晴)
其他文献
摘 要:通过实地调查结合文献查阅的方法,对福建省建宁县民间中草药养生盆栽种类进行了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用于盆栽的中草药有26种,隶属于16科24属;以多年生草本为主(占50.00%),常绿灌木为辅(占23.08%);多以全草入药(占42.31%),其次以根或根茎入药(占26.92%);以清热解毒药居多(占38.46%)。从生活习性、观赏和药用价值角度分析,拟推荐垂盆草(Sedum sarme
期刊
摘 要:专业化烘烤不仅是制约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关键因素,也是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重点内容。近年来,黄平县在专业化烘烤推广过程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对黄平县烤烟专业化烘烤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专业化烘烤;现状;问题;发展对策;黄平县  中图分类号 S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期刊
摘 要:以水果黄瓜、玉簪组培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的2种有机肥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以9.0‰配方1、10.0‰配方2处理水果黄瓜的产量较高,其单株产量比对照组分别增加1kg、0.5kg;以9.0‰配方1处理玉簪“火神”、“热浪”2个品种的长势较好,“火神”的株高、叶片数比对照组增加1.7cm、4.5片,“热浪”的株高、叶片数比对照组增加0.8cm、3.4片;以10.0‰配方2处理的玉簪“
期刊
摘 要:该文对蚌埠市西芦山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开发价值等方面进行调研分析,论述了西芦山的现状及规划价值,旨在促进西芦山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西芦山;现状;景观;资源  中图分类号 S73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06-0105-03  Abstract:This paper investigates and analyses the natural
期刊
摘 要:《食品工艺学》实验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该文以重庆三峡学院为例,针对该实验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讨,并提出了完善和更新实验教学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食品工艺学》;实验教学;改革;重庆三峡学院  中图分类号 G72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06-0138-02  《食品工艺学》实验是一门基于
期刊
摘 要:薄壳山核桃是目前安徽省主推的经济林树种之一,近年来在皖北平原地区发展迅速,其与东北榛子套种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有利于脱贫致富。该文介绍了“薄壳山核桃—大果榛子”复合经营技术,为丰富薄壳山核桃復合经营模式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薄壳山核桃;大果榛子;复合经营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06-0089-03  Abstract:P
期刊
摘 要:以保定市西部采石场为例,对采石场废弃地的现状、问题及生态恢复的对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保定市西部采石场废弃地主要包括渣场、坑口迹地、岩壁、边坡形式,存在景观破坏、水土流失、占用(破坏)土地等问题;基于当地环境及恢复成本,应选择适合当地条件、具有经济效益(部分)的植被,采用穴植、筑巢、植生槽、植生袋、植被毯复绿等措施,以实现采石场废弃地生态恢复。该研究对于保定市西部采石场废弃地生态恢复治理
期刊
摘 要:分子生物学是生物学的前沿和生长点,是生物科学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该文以“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主题教学为例,从教学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实施、重难点内容处理、理论内容与实践融合及课堂效果和问题分析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和探索,构建分子生物学主题讨论式教学模式,以期实现“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为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做出新的探索。  關键词:分子生物学;主题研讨;教学改革  中
期刊
摘 要:苗香梨是从爱宕梨芽变品种中发现的一个短枝型品种,具有树冠小,适合密植,结果早,产量高,果大,品质好,耐贮藏等优点。在近年来城步开展精准扶贫、发展特色农业的背景下,苗香梨已成为城步的第一大经济作物,深受果农的喜爱,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该文从城步气候条件以及气象灾害的分析出发,指出城步主要气象灾害为大风、冰冻、强降雨和雹灾,以及次生的病虫害,并根据灾害类型提出了相应的防御对策,以期可以有效的减
期刊
摘 要:选择冬季校园外侧3种防护林(女贞林、龙柏林、针阔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以校园外侧防护林与城市主干道交接处为参照,连续监测其距道路不同距离处的空气负离子浓度、PM10浓度、温度、相对湿度、风速以及光照强度,对比分析3种防护林内空气负离子浓度与PM10浓度及主要气象因子关系。结果表明:3种防护林内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明显;空气负离子浓度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女贞林(280个/cm3)>龙柏林(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