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谪守巴陵郡”之“守”字的注译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fyan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语文》选用了范仲淹的名作《岳阳楼记》。对文中“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一句,课本注译为“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笔者以为这种说法不妥,因为这与“太守”这一官职的发展变化和称谓的事实不符。
  
  一、“太守”官职的发展
  
  据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古代文化常识(职官)》介绍,秦代县以上的行政单位是郡,郡的行政长官是郡守,至汉,郡守改称太守。汉武帝时,全国分为十几个监察区,称为州或部,每州设刺史一人(有时称为牧),监察所属郡国。经南北朝至隋文帝统一中国后,废郡一级的官,只存州县两级,唐代因之,县以上的行政单位称州或郡,称州时长官为刺史,称郡时长官为太守。宋时,县以上的行政单位是州,州政由中央派员前往管理,称为“知某州军州事”,简称知州。从以上可看出,由秦汉至宋,随着行政单位名称的变化,其行政长官的称谓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在宋代,已经没有了太守这一官职称谓。
  
  二、宋代诗文中的“太守”
  
  虽然宋代已没有太守这一官职称谓,但许多宋人于诗文中都提到太守,这只不过是沿用前代的旧称而已。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太守自谓也”和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为报倾城随太守”等句均属此例。但这只是文人表述上的一种习惯,在当时的官制中,实际已经没有“太守”这一职位。
  
  三、关于“守”字的注译
  
  由于宋代已经不存在太守这一官职的称谓,所以如果直接注译“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为“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容易形成误导,使学生以为宋代仍有太守这一官职。对于“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一句,恰当的注译应为“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州郡的长官或知州”。
  (作者单位:湛江市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春风吹绿了杨柳,燕子也就飞了回来。“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每年春天,燕子在屋檐呢喃,我就会哼起这首欢快的歌谣。
选用14种不同类型果袋对丰水梨进行套袋比较试验,研究表明套袋后丰水梨果皮颜色、光洁度和果点数量、大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套袋果的平均单果重和可食部分均降低。套袋后
我国的纺织、冶金、机制制造等关系国计民生的传统产业几乎都是资金密集型企业,它们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及以后四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对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起
目的:观察思连康联用思密达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31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43例,联合应用思连康和思密达;对照组171例,单用思密达治疗。结果:治疗
在砂培条件下对橡胶树砧穗间几种矿物质养分的积累和分布情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砂培后植株中N、P、K、Ca、Mg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在无外源养分供应条件下,随着接穗
早上7点钟准时来到办公室开始工作,一天的时间里,他有时在病房,有时在门诊,有时又在开会。晚上9点,你还会看到他带着一群人在读片……自从来到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担任学术带头人。王
<正>魏书生老师曾经说过,一件事有一百种做法。文学鉴赏中也有句经典的话,叫做"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文学作品本身的丰富性和多解性,不同的读者对同一作品的
业务综合化、产品多元化和管理电子化使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产生了重大变化.而内控的弊端也日益凸现,如何强化内控,是我们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以下仅从基层行的角度谈谈对内控
大豆的产量一直是育种家最关心的育种目标之一,近年来,世界大豆产量显著提高,超高产大豆品种不断涌现,高产纪录一再刷新。概述了国外大豆产量潜力与高产记录以及国内大豆高产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