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爱让学生腾飞

来源 :知音励志·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ry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爱学生是教师的信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什么是我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呢?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就是热爱儿童。”所以爱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可是生活中我们很多教师只是以妈妈的角色去爱学生,并不能正确理性地爱学生,教师们认为爱学生就是给贫困学生一定的经济帮助,爱学生就是对学生的日常生活无微不至,爱学生就是对后进生的谆谆教导,爱学生就是不计报酬的为学生为补课等等,这也是爱学生,但只是一种狭义的爱学生。教师们常用这样的爱来绑架学生,大肆渲染贫困孩子的贫困为孩子争取救助款,这有爱心,但却没有尊重刺伤了学生,为学生未来的生活埋下隐患。那么如何正确爱学生?
  【关键词】爱学生;信仰
  1 学会真诚尊重学生
  真正的教育,应当是与人的灵魂密切相关,用雅斯贝尔斯的话说,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的任务就是在尊重学生基础上唤醒学生内在的自我意识,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和外部世界,为人生的价值寻找正确的方向。在人格上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可是现实中并非完全如此,老师们在成绩利益的驱动下,肆意践踏学生的尊严,学生们一旦不完成作业,教师们便用语言挖苦讽刺,甚至拳脚相加,就是为了能取得一个好成绩。以这种方式教导出来的学生缺少应有的自信,缺少做人的羞耻感,精神无法站立。等到将来步入社会他们也无法自尊地活着,无法为了正义而挺身而出,唯唯诺诺苟且一生。有一位教育学专家说过这样有意思的话:在今天中国的教室里,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先生,而在精神上,这种局面恰恰打了个颠倒--站着的先生占据着至尊之位,而坐着的学生的躯体内,却掩藏着一个战战兢兢地站着,甚至跪着的灵魂。因而在生活中我们要尊重学生,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对他们要用礼貌用语“请”“谢谢”“麻烦”,德国的学生满十四岁,老师对他们就要用敬语“您”,让学生从精神上站立了起来,有了敢于承担的勇气。老师做错了事也要真诚地向学生道歉,给学生传输一种知错就改的正能量,而不能因自己是老师掩盖是非。更不能以成绩论英雄,不能以侮辱性的词语羞辱学生,不能把他们当作奴仆呼来唤去,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树立学生的自尊意识,做到无功利的去爱学生,使学生真正成长起来。
  2 学会适时包容学生
  有人说:“人有两颗心,一颗心用来流血,一颗心用来宽容。”宽容需要宽广的胸怀,宽容需要善良的心境,宽容是一种高贵的品质,更是一种崇高的境界。懂得宽容学生的教师就是懂得教育。学生们因为年龄的特点时常会犯一些错误: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卫生打扫不干净,甚至抄袭作业,或因好奇会抽烟等等。面对这些问题,如果教师疾言厉色,体罚学生,写检查叫家长,这样非但不能顺利妥善处理问题而且激化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矛盾。以前有个学生偷偷抽烟,被班主任老师发现,勒令家长到校,让学生停课回家整顿,学生因害怕,便离家出走,再后来便辍学成为无业游民,打架斗殴,惹是生非,既伤害了家庭,又祸害了社会。“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改之,善莫大焉”。学生不是完人,更不是圣人,他们年少气盛,有很强的独立意识和好奇思想,但同时他们又缺乏自控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遇到挫折时自我调节能力较弱,所以容易犯错误。犯错误是人成长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现象。有人说过:年青人不犯错误,上帝都不会原谅。从某种意义上讲,成长的过程就是犯错误、认识错误、改过错误的过程。老师应该对学生正确引导,告诉他们出错的后果,培养学生真善美的品质。
  3 学会以自身的优良品德影响学生
  现在生活中有很多老师在感慨,学生越来越难教,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没有羞耻心,当然一方面是社会原因,另一方面是教师在“言传身教”的“身教”方面做得实在不够。教师以身作则,远比说教有用。如果老师能弯腰捡起废纸,如果老师能做到不随地吐痰,如果老师能恪守承诺,如果老师能温文尔雅,如果老师能喜欢读书…….,那么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会成长为一个敢于承担责任的文明公民,长此以往,教育自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可是现实却不容乐观,有些老师把学生作为自己的奴仆,不管大事小事都习惯叫学生去做,剥夺学生休息的权利,让学生批改试卷,批改作业,更有甚者被要求为老师打扫办公室卫生,美其名曰:爱老师。如此身教怎能让学生信服,怎能让学生尊重?所以教师应多多反省自我,用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真正学会爱学生,用自身的优良品德给学生以正确的人生启迪。
  4 学会用正能量指引学生
  如果在教育信仰中抛开真理追求,仅强调教师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对学生的关爱,那么在教育价值选择上,我们就是以平庸的标准替代卓越的标准。不管出现多少打动人心的故事,都不足以说明,这就是好教育。
  教师只有在真理这样的正能量地引导下,自觉地通过知识的获取和正确地运用自己的理智,才能去除自身的蒙昧,只这样才能引领学生摆脱昏愚。当学生面对挫折时,教师要教会学生直面惨淡的现实,如有些学生遭遇亲人离去的变故时,不能因影响学生的成绩而隐瞒学生,更应该告诉学生,让学生明白生活中有許多不可预测的意外,我们无法改变,我们所做的就是接受,调整好心态勇敢的走下去,这样在以后的人生中学生才能不被生活击垮,才能笑傲人生。另外,教师面对这奔波忙碌的世界,有迷茫,有失落,也有抱怨,但教师不能把这种不良情绪传染给学生,作为教师必须成为积极的入世者,要胸怀美好的梦想,热爱世界,积极生活,不当世界的局外人,而是积极奔赴其中,积极寻找办法,不问祖国为我做了什么,而要反省我能为祖国做什么。以这样的精神去唤醒学生,以这样的精神去激励学生,这才是真正地爱学生,这才是真正的好老师。
  爱没有错,让我们在工作与生活中放弃功利,多些尊重,多些反省,多些热情,用心、用情、用理去爱我们的学生,让他们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找到人生的定位,实现人生的价值。
  作者单位
  中宁中学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 755100
其他文献
如果你是破晓前第一缕微醺的日光,那么我一定会听见你拖沓的步子,碾压过我所有的暴戾和绝望.如果你是破晓前第一缕微醺的日光,那么你一定会惊叹我深刻的履痕,触目惊心地划过
期刊
基于对非西方经济行为的田野调查,马林诺夫斯基等人类学家开始质疑和批判西方主流经济学所谓的“普适性”解释模式。以此为基点的学科共同体逐渐形成,并从人类学中分化出“经济人类学”这一跨学科性质的分支学科。历经20世纪中叶的“实质论”和“形式论”学术争锋之后,它的学科化却受到置疑;但是,在更广义研究层面,经济人类学至今历经了不同的范式转换或“议程跳跃”。从学科化与范式转换的视角对经济人类学的发展历程及研究范式进行反思和展望,从某种程度上能够跳出“西方中心主义”研究路径的窠臼,而且也值得我们警惕滑入所谓非西方社会的
在知识政治日寸代,如何推动社会科学知识向政策的转化成为一个重要命题。基于这一问题意识,本文从社会科学知识生产的劳动分工出发,以“知识是为了谁”与“知识是为了什么”为维度,提出并界定了政策社会科学这一概念。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政策社会科学的内在逻辑及其历史发展,继而从制度化建设、外部环境的平衡以及动态的运行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建构有机政策社会科学的可行性。
适应性苎麻的适应性很广,从赤道的印度尼西亚和赤道附近的菲律宾(从南纬6°到9°)到北纬38°左右的日本和南朝鲜都能生长。苎麻在苏联北纬45°的地方曾经栽培过。较高纬度地
目的探讨抑制肽酰基精氨酸脱亚氨酶4(PADI4)对卵巢癌细胞系OVCAR3的影响。方法 PADI4-si RNA组和阴性对照组si RNA分别转染卵巢癌细胞OVCAR3,采用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t
马来西亚历来是吸引人类学家开展田野作业以探索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地方,其本土人类学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如今已结出累累硕果,在发展中国家里名列前茅。马来西亚的本土人类学研究主要围绕社会发展、族群身份认同、社会性别和生态保护这四大主题展开。近来人类学研究的趋势呈现出理论、方法和主题的多样化,跨学科成果层出不穷,但对社会发展的关注一直贯穿始终。马来西亚本土人类学发展的显著特点是学科和学者的社会贡献大、国际化程度高,但也存在着地区研究上的不平衡和人类学家当中的族群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他是封建社会向中国近代化的重要推手,更少晚清时期清廷最重要的政务、外交大臣.在我心中,他是中国当之无愧的“最后一位大臣”,他正是李鸿章.rn李鸿章,其生前死后,人们对他
期刊
小说发生在大屠杀过后的卢旺达首都基加利,主要围绕着女主人公安琪来展开故事情节的.安琪是一名专业的蛋糕师傅,故事随着她的这一个个蛋糕而逐一浮出水面,开心的亦或令人震惊
期刊
民主是一种模式,民主化是一个过程.自由主义民主在资产阶级核心区兴起之后开始被推广、移植到了边缘地区,民主化则意指世界其他地区为扩大人类自由和尊严对抗西方及其民主本
满铁对东北的侵略自1906年日俄战争后到1945年日本投降前,可以以1931年爆发为分界线.在此之前,满铁是日本开展对华侵略的主要载体,主要活动范围在以大连为中心的地区.满铁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