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腔球囊导尿管在眼睑巨大表皮样囊肿摘除术中应用一例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gchengshi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38岁.3年前偶然发现有眼上睑外侧一黄豆粒大小肿物,渐渐增大.2年前自行切开引流,1个月后复发.半年前肿物生长较快,于2011年5月9日来我院门诊就诊.既往史、个人史及体格检查无异常.眼部检查:视力 右1.5,左1.2.右眼上睑外侧皮下触及一3.0 cm×2.5 cm×2.0 cm囊性肿物,下方与皮肤粘连,皮肤轻度充血,触痈(+),有波动感,上睑启闭无异常.拟诊:右上睑皮样囊肿合并感染.处理:每日静滴青霉素800万U,3日后在局麻下行囊肿切开引流术,囊肿内容物为略稠的豆浆样液体,内含有豆渣样碎片,恶臭。

其他文献
蓝色点状白内障是先天性白内障中较少见的类型,其发病有独特的临床特点.我们结合1例双眼发病患者资料及文献报告,对此类型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进行系统回顾。
期刊
2011年4月22日我院收治两例Stargardt病患者,并对该家系23名成员进行筛查,报道如下.例1患者女,24岁.因双眼视物模糊伴眼前黑影6年至我院就医.眼科检查:视力右0.06,左0.08,均矫正不应.双眼眼压均为15 mm Hg.双眼前节无异常.眼底检查,双眼黄斑区色素紊乱呈颗粒状,中心凹反光消失,黄斑部椭圆形金箔样反光.Multifocal-ERG:双眼mERG六环密度幅值显著下降,提示
期刊
例1 男,26岁.2008年2月右眼被铁丝刺伤.杳右眼角膜外,丁达尔征(+).行CT检查排除球内异物及眼内损伤.有近似圆形直径2mm×2mm的角膜穿孔。
期刊
目的 对3~6岁学龄前儿童的散光值进行矢量分析,并研究睫状肌麻痹对散光的影响.方法 横断面研究.2012年1-10月选取上海市杨浦区3~6岁儿童14 116例,其中男孩7 310例,女孩6 806例.平均年龄(4.0±0.8)岁.采用Canon RK-F1型全自动电脑验光仪对所有儿童行睫状肌麻痹前后的电脑验光,记录全眼散光及轴向;Zeiss IOLMaster测量眼轴长度.每例均取右眼进行统计分析
目的 探讨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眼部并发症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以免误诊误治.方法 经脑系外科确诊并住院治疗的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患者20例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因出现眼部症状首诊眼科.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21~59岁,平均年龄(40±1.9)岁.所有患者均行视力、裂隙灯显微镜、眼底彩色照像检查以及复视、眼球突出度、眼眶颞部听诊、眼肌运动检查和非接触眼压检查.明确诊断后均行血管内栓塞手术.结果 20
目的 用广域数字化眼底成像系统(RetCamⅡ)对新生儿视网膜出血及相关因素进行探讨.方法 用广域数字化眼底成像系统(RetCamⅡ)对2009年5月至2010年12月出生的7463例新生儿在出生后48~72 h检查.结果 被检查新生儿视网膜出血的发生率为12.22%.阴道产新生儿视网膜出血发生率高于剖腹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窒息新生儿的视网膜出血发生率为7.8%,非窒息新生儿发生
目的 用调制传递函数(MTF)客观分析散光对正常人眼角膜前表面光学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角膜前表面4 mm直径范围顺规散光456例(907眼),依散光度分为A(散光度≤0.50 D)、B(0.50 D<散光度≤1.00 D)、C(1.00 D<散光度≤2.00 D)、D(2.00 D<散光度≤3.00 D)、E(散光度>3.00 D)5组;逆规散光19例(22眼).用Sirius角
患者女,71岁.左眼睁不大,小于右眼,呈渐进性加重8年.于2011年10月入院.近1年患者偶然发现左眼球外侧红,局部点药治疗未见好转且逐渐加重.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4(+1.25×170→0.6)左眼0.2(-1.25-1.25×140→0.4),右眼上睑于角膜缘下1.5 mm,左眼上睑轻度肿胀,上睑遮盖全部瞳孔,眼睑不易翻转,中央及外眦处增厚变硬,左眼上直肌附着点处及颞侧球结膜充血,局部球结
期刊
目的 研究白内障摘除植入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对全眼高阶像差及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MTF)的影响.方法 连续选取41例(60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根据病人植入人工晶体的意愿分为对照组(球面人工晶体组)30只眼和试验组(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组)30只眼.术后用i-Trace全功能视觉分析仪分析二组全眼、角膜、晶状体高级像差和球面像差及MTF值.结果 术后试
目的 探讨角膜波面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个体化屈光手术(ORK)程序指导下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矫正近视合并中高度散光的效果分析.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应用德国爱丽丝八代准分子激光治疗仪ORK治疗系统对34例(48眼)近视合并中高度散光(≥2.0 D)患者进行LASIK治疗.观察6个月,比较手术前后视力、屈光度、散光及散光轴向的变化.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6个月裸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