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古老的公共博物馆

来源 :人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WU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759年1月15日,大英博物馆首次向公众开放,拉开英国新型博物馆的序幕——它不归属于教会和国王,藏品涵盖各个领域,并且免费向公众开放。
  大英博物馆的前身,
  竟然是一个柜子
  今天的大英博物馆拥有800万馆藏,数量之多、品类之丰富足以串起整部世界史。而它的前身,竟然是一个柜子——汉斯·斯隆爵士的私人收藏柜。
  历史上的汉斯·斯隆爵士,1660年出生于爱尔兰。他的正职是名医生,并且迸发出科学家般的创造力,诸如研制出天花接种疫苗,首次把巧克力当做一种治疗药物带回欧洲,都是他在专业领域留下的显赫事迹,他也因此成为继牛顿之后的英国皇家学会会长。不过对于斯隆来说,更值得说道的,还是他的收藏,日后它们成为大英博物馆的馆藏基础。
  斯隆的收藏家生涯是从27岁开始的——当时,他作为新总督阿贝玛公爵的随行医师前往牙买加,足迹所到之处大量搜寻、记载各种动植物,尤其尽可能压制烘干植物标本以便携带。这次旅行中收集的800个植物物种及其它活标本是他的第一批藏品。斯隆把它们小心翼翼地陈列在自家的“好奇柜”里。这是文艺复兴时期专属于个人的收藏陈列方式,代表着主人的身份、财富与学识。
  在此后的人生岁月中,斯隆积累了规模庞大、数量惊人的博物式“好奇柜”收藏,共约7.1万件各种类型的物品,自然、科学、艺术、人文,上天入地无奇不有。其中,包括4万本印刷书籍、7000件手稿、337件自然历史学的植物标本、2.3万个钱币和奖章,还有包括丢勒在内的艺术家绘制的版画等,以及从苏丹、埃及、希腊、罗马、远东和美洲地区淘来的珍奇古玩。为了陈列它们,斯隆买下的楼房也越来越多。
  不甘心付出一辈子心血的宝物在自 己死后不了了之,斯隆立下遗嘱,将所有“好奇柜”全部赠送给当时的国王乔治二世,希望得到的回报是:为自己的继承人争取两万英镑。
  这个数目相比这批收藏品的价值其实小得多,英国王室却有些迟疑,甚至有财政大臣提出,不值得为这些“零星的小玩意儿”支付这笔费用。以至于这笔“买卖”直至1753年1月斯隆去世仍悬而未决。
  最终,是当时英国国会下院议长昂兹洛极力说动英国王室,购买斯隆爵士收藏的同时,附带收购哈利、柯顿家族的收藏,以此出台《大英博物馆法》。1753年6月7日,这部法律正式获得英国国会的批准,其中确立了大英博物馆的成立,也遵循斯隆的遗嘱,规定未来的收藏将永久保存并可供人利用:“该博物馆或收藏将保存并维持下去,不仅供学者和好奇的人们来视察和娱乐,而且要让公众使用并获益”。
  大英博物馆的购藏资金是政府通过发行彩票筹得的,馆址则是特地购买的一座17世纪的大宅——蒙塔古宫。1759年1月15日,大英博物馆首次向公众开放,拉开英国新型博物馆的序幕——它不归属于教会和国王,藏品涵盖各个领域,并且免费向公众开放。至此,斯隆的终生收藏可谓找到最好的归宿。
  王室不断充实的珍宝,
  筑成了卢浮宫博物馆
  卢浮宫成为卢浮宫博物馆,蜕变的起点源于王室收藏。
  始建于1204年的卢浮宫,起初只是十字军东征时期法国国王为军事防御之需建起的防御城堡。今天人们所见的卢浮宫,雏形则是1546年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在原城堡基础上按照文艺复兴风格建造起的一座新王宫。尔后,这座王宫经过近十位君主不断扩建,最终形成宏伟辉煌的宫殿建筑群。这里不仅是法国的君主们的居住地,也是他们所拥有的珍宝的存放地。这些珍宝渐渐成为卢浮宫不断充实、丰富的馆藏。很多君主都通过艺术品定制和购买来彰显其个人艺术趣味以及政治影响力。
  对于卢浮宫博物馆贡献颇大的君主,这三位不得不提。
  第一位是弗朗索瓦一世。醉心于意大利文艺复兴和北欧写实主义艺术的他,开启君主进行艺术品定制和购藏的先河,大肆搜集名作,且以重金邀请知名艺术家前往法国为其创作,意大利著名艺术家达·芬奇、安德烈·德尔·萨尔托、本尼努托·切利尼等都在他的邀请清单上。今天卢浮宫的镇馆之宝——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就是在这位君主任上被重金购买的。1516年,已逾花甲之年的达·芬奇翻过阿尔卑斯山来到法国,随身携带的画作中就有那幅《蒙娜丽莎》。达·芬奇无比崇敬的弗朗索瓦一世,将一座小城堡——克洛吕斯城堡送给了达·芬奇。这座城堡与弗朗索瓦一世的皇家城堡间有隧道相连,达·芬奇在此度过生命中的最后三年,与这位热爱艺术的君主留下一段忘年情。
  第二位是亨利四世。这位君主在任期间,花了13年建造卢浮宫最壮观的部分——大画廊。这是一条长达300米的华丽的走廊,当时还栽满花花草草。
  第三位是路易十四。这位法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长达72年的君主,修建了卢浮宫正方形的庭院,并且一生迷恋艺术,以大手笔购藏与定制各类艺术品,几乎把法国国库都买空了。路易十四对于艺术的扶持力度可谓空前,还曾筹建法兰西油画雕塑学院、法兰西科学院、法兰西建筑学院等,培育一大批文艺巨匠。最终,法国取代意大利成为欧洲文艺中心。今天卢浮宫以油画、素描、工艺品和古代文物为主的核心收藏,就是在路易十四任上确立的。当时的卢浮宫,也已经成为艺术展示的场所,呈现出纷呈的艺术流派。
  法国大革命的爆发造就了真正的卢浮宫博物馆,使得它于1793年对公众开放,成为一座公共博物馆。
  没有这个传奇的家族,
  就没有乌菲齐美术馆
  拥有世界上最精湛的文艺复兴时期绘画收藏品的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记载着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璀璨,也书写着传奇家族美第奇家族的荣耀。
  乌菲齐美术馆早年正是美第奇家族的艺术收藏馆,其所在地乌菲齐宫则为美第奇家族办公的地方——“乌菲齐”即意大利文“办公厅”的意思。没有美第奇家族,何止是没有乌菲齐美术馆,整个佛罗伦萨甚至整个文艺复兴都不是今天人们所见的模样。这个因工商业而起家的家族富可敌国,可谓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艺术赞助人。一连串艺术家因此横空出世、声名鹊起,直接改变了人类的艺术轨迹。
  银行家乔凡尼是美第奇家族第一位赞助艺术的人。性格放荡不羁的马萨乔,就曾受到他的援助。这是第一位使用透视法的画家,被称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奠基人、现实主义开荒者。
  到了乔凡尼的儿子科西莫,多纳泰罗和米开罗佐这两位文艺复兴的先导人物走进美第奇家族——前者为科西莫雕塑了自古典时代以来第一个独立式的等身铜像,后者则为科西莫建造了美第奇宫。
  日后被认为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那些艺术家们,则大多视科西莫的孙子洛伦佐为伯乐。米开朗基罗、波提切利、达·芬奇都曾受到洛伦佐的邀请,在美第奇宫度过成长的初期。米开朗基罗还是14岁的少年时,就进入美第奇宫与洛伦佐的孩子们生活在一起,学习、观摩大量的艺术品,也与当时最有名望的人文学者、诗人交往。波提切利的名作《三博士朝拜》,画的是美第奇家族和他们的朋友圈:乔凡尼、科西莫、皮耶罗、洛伦佐、裘连诺、米兰多拉、波利齐亚诺……画家本人的自画像被置于画面一角,完美地体现着与美第奇家族非同寻常的关系。洛伦佐也赞助过达·芬奇,还把他推荐给米兰的新统治者洛多威克。
  拉斐爾也是从受美第奇家族委托而“出道”的,洛伦佐的二儿子曾聘请他担任圣彼得教堂的建筑师,并委托他为西斯廷教堂画壁画。
  两三百年间,美第奇家族以数代人的努力,积累起不可谓不丰厚的艺术收藏。来自各地、各个艺术大师的这些艺术品共同汇聚在了始建于1550年代的乌菲齐宫,1581年对外开放,成为日后乌菲齐美术馆的核心馆藏。
  就连1765年乌菲齐美术馆成为一座公共博物馆、向社会公众开放,也与美第奇家族有关。美第奇家族的末代继承人安娜临终留下遗言:“将美第奇家族的所有收藏品都留在佛罗伦萨,向公众开放展出。”她将所有藏品都捐赠给了当地政府。那时起,美第奇家族的财产就作为佛罗伦萨的遗产,被保留至今。
其他文献
交叉销售是电信业提升客户价值的重要营销策略,而精确营销为电信业开展交叉销售提供了条件。文章介绍了基于精确营销的电信业交叉销售的主要方式,并针对电信产品生命周期的具
<正>2008年10月25日,由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北方草原音乐文化研究会和包头师范学院共同主办、内蒙古教育厅、内蒙古文联、内蒙古社科院、内蒙古音像出版社、包头市委宣传部
温柔的海洋这是个安静的岛屿,非常安静,没有那么多的人和事,像是北海热热闹闹人群外的“蓬莱岛”。
期刊
目的探究根管治疗中应用四手操作联合心理干预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本院收治的根管治疗患者50例,治疗时间为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
到了伦敦,大英博物馆是必去之地。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有藏品700万件。该藏品量是中国故宫藏品的4倍,是中国博物馆的11倍,而且多是世所罕见的珍品。
网络新生代的界定及划分在众多的文献当中,关于代际的划分方法有很多种。与网络新生代相近的是张莉萍副教授在其《都市新新人类与新新文化研究》一文中关于“新新人类”的划
紫苏子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Britt的果实,具有降气消痰、平喘润肠的功能。用于咳逆上气、痰多喘急等病证。因其商品来源不同,将家种紫苏子称为家苏子或黑苏
目的 建立测定黄连上清胶囊中连翘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Boston C18柱(250 mmx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冰醋酸(25:75:1),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0
采用上流式和下流式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污水,连续进行30 d,分析出水水质,并观察系统运行情况和装置污染状况.研究了养殖污水中化学需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