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化学的教学方法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ge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成为当今教育的时代要求。高中化学教学的教学方法应该从传统教学方法起展开改革,同时注重实验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方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促进高中化学教学方法的体系化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化学 教学方法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成为当今教育的时代要求。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改革不断推进,新课改的理念深入到教学的各个方面、各个学科,化学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科目也必须积极推进新课改理念的落实。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化学教学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因此我们的化学教学方法也必须对此作出相应的改进和完善。
  一、高中化学教学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的高中化学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吸收了新课改教学理念的精髓,但仍处在一个不断发展的阶段。高中化学新课改后包括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学生在修完必修课后还要进行选修才能完成高中化学的学习,课程内容也更为贴近现实生活。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多年来形成的教学方式和知识储备、结构都受到了挑战。在旧的教学方式和理念仍存留,新的教学方式和理念尚未形成的情况下,目前的高中化学教学仍存在教师对新的教学要求把握不足,教学方式不够科学合理以及对学生的关注度不够等问题。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高中化学教学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育的目标是育人,学生应该是教学中的主体和核心。教师的活动必须以学生的学习为出发点来展开。新课改标准下的化学教学要求学生更多的参与和思考,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自己定位为引导人,是授人渔者而不是授人鱼者,要将学生的积极性和自我意识调动起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设计中来,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教师教学方式仍以传统的灌输式为主,更多的是老师的讲解,方式单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在中国的长久存在是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障碍。在新形势下,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和兴趣,更难以达到现代社会对高中化学教学提出的要求。高中化学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重理论教学,轻实验教学的传统局面,学生动手能力不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低,主动性不够。同时,教学资源和设备的更新缓慢,多媒体、网络等教学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
  教学评估方式过于死板,难以促进学生真正的全面发展。高中化学教育仍然难以摆脱高考的检验,形式多样化的冲击更加加重了老师和学生的压力。新课改的三维目标难以在高中教学中得到一贯的落实。
  二、以新课改的理念改进高中化学教学方法
  新课改的目标要求高中化学教学从传统的讲授方式转变为以采用讲授、讨论、合作、探究性、网络多媒体等各种各样的适合于高中生成长学习特点的教学方式,将新课改的理念贯彻到高中化学教学的各个环节。
  (一)用新课改的理念改进传统的讲授方法
  化学作为一门理论学科,必不可少的需要对化学概念和理论的讲授。新课改并未要求在教学中抛弃传统的讲授法,而是要求在已有的基础上完善讲授法。基于新课改的三维目标,讲授法要力求生动地讲授理论知识,将枯燥的理论通俗化、形象化,提高学生的兴趣,强化学生的理论基础。在讲授法中,为了保证讲授的生动性,教师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设施。例如在讲授“酸雨的危害”时,可以在相关网站搜集酸雨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不良影响的图片、声音、视频材料,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让学生在这种直观的形式下感受,然后进行理论的总结。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师要充分运用情景教学的理论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充分尊重每个学生,同时考虑到高中生的心智发展水平,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先“亲其师”而后“信其道”。
  (二)注重实验教学方法
  实验是化学这门自然科学的基础,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对化学教学成果检验的重要标准。实验是将化学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重要手段,在此过程中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这也是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对化学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
  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首先我们要明确实验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际中运用化学理论知识。同时,考虑到高中生的知识水平的有限,必须针对实验展开详细的讲解,保证实验的安全性和操作中的指导性,以确保实验效果。在演示和讲解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真实的过程中感受理论和实际的差距,动脑、动手。在操作过程中可以采取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加强沟通配合,同时相互帮助提高。最后,还要注重学生实验的总结,高中生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必须对起进行合理的引导,以促进学与思、思与行的结合,更好的促进实验效果,避免学生对实验的认识仅停留在观察和有趣的表面。此外,还可以设计一些简易的课外实验让学生们在实际中去运用以找到学习化学的乐趣。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让学生在娱乐中找到知识的所在,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学习化学知识的能力。例如,利用碘遇淀粉显色的化学原理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出“密信”背后的奥秘等。
  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发现问题,并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和技能、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同时也体现了化学教学的科学性、创造性和趣味性,展现了化学学科的科学魅力。
  (三)以探究的方式开展化学教学
  探究性教学将学生作为主体,让学生自己主动的进行学习实践,可以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同时在探究过程中提高科学思辨能力、总结探索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以及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掌握展开化学研究的方法,这是探究性教学的目标,也是新课改对化学教学提出的目标。
  综上所述,新课改对化学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方法作为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方式,具有多样性的特征。而教学方法的选用不是固定死板的,必须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并且不断改善。只有立足于学生、以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理念来指导,高中化学教学的教学方法才能积极有效的发展,才能提高高中化学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惠萍,关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的几点思考,考试周刊,2010年45期;
  [2]马晓青,浅谈高中化学新课改下的探究性教学,数理化学习,2010年09期;
  [3]刘卫平,浅谈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方法的转变,成功(教育),2009年01期;
其他文献
“所有人的男神”海归青年王蓁,是财鲸联合创始人,同事们口中的“学霸+男神”。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能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促进学生以新的思维方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发展他们的探索和实践能力。从而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也佷好地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  每天相同的开场白,无疑会让学生有思维上的单一惯性和疲劳,一个枯燥无味平淡如水的开头,可能很快失去学生的注意力,造成课堂上老师充满激情的讲而学生回应不多,从而课堂效率低下,而一个鲜活的、有趣
2016年10月11日微课堂(根据微信语音整理而成)  主题:入读世界一流大学,享受加国顶尖教育  主讲人:杨建萍 Eileen Yang 启德北京加拿大部资深顾问,加拿大留学资深专家  SA  北美留学的群体中,美国和加拿大的对比一直争议不断。许多家长和学生都因羡慕美国大学的名气而直接选择美国的学校,将加拿大作为次要的选择。有家长表示,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去一个知名度更高的国家,回来好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尤其是跨文化交流也在逐渐深入,语言教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大学英语教学要不断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语言文化等综合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本文针对大学英语文化体验式教学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  【关键词】大学英语 文化体验教学 探讨研究  前言:  对于我国现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来说,虽然已经逐渐
十二音自由序列与孤独──朱践耳《第八交响曲“求索”》卢广瑞总谱手稿扉页上写着;"探索者的路是漫长的,探索者的心是孤独的,探索的代价是巨大的,探索的精神是不朽的。"总谱手稿左
中国很多孩子脑海里的“钱”就相当于“零花钱”,这种状况假如撞上经济独立的年纪,往往会显得有些无所适从,这时候银行往往是他们的首选,其实这种选择,实在有些差强人意。也许很多孩子可以考取很好的成绩,但金融素养对于他们来说,着实是个不折不扣的硬伤。  有钱不会花  其实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2016年暑假快要结束的时候,我的堂妹上门来拜访我。比我小三岁,即将要成为高中生的她,发现高中生活的到来竟然伴随着一
【摘要】本文介绍了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阅读欲望,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网上交流,培养信息能力和以计算机为学习工具,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辅助教学 兴趣 交流  随着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进入课堂教学己成为一种趋势,并且表现出了其独特的优越性。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内外的运用已成为全面提高小学生语文素质的有效途
当地时间2016年11月15日,韩国水原市,当地孝元高中学生举行愿望气球放飞活动,为即将到来的高考祈祷。
据报道,日本最大的三家船运公司日本邮船、商船三井和川崎汽船宣布将合并常规集装箱业务.此次成立的合资企业资产总额高达3000亿日元,运力可达140万TEU,全球班轮运力排名第六
采风散论──从《中华音乐风采录》谈起冯光钰由王镇华、修海林、李文珍主编的《中华音乐风采录》(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4年8月第1版),是一本富有学术性、文献性、资料性的论文集。全书收入四十余篇文稿,约三十万字,不仅从各个角度、各种层面比较充分地论述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