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青皮多酚的提取及其对油脂抗酸败作用的影响

来源 :食品安全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l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采用酶解法对核桃青皮多酚进行提取,研究了不同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解pH对核桃青皮多酚提取的最佳提取条件及其抗油脂酸败的作用。结果表明,核桃青皮多酚的最佳提取温度为60 ℃、最佳提取时间为
  120 min、最佳提取酶浓度为30 U/mL、最佳提取pH为5.5。核桃青皮对抑制油脂酸败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核桃青皮;多酚;油脂;抗氧化
  我国是全世界核桃产量最大的国家,截止2015年,占世界总量的51.49%[1]。核桃青皮别名青龙衣,是核桃外部没有食用价值的一层很厚的果皮。作为核桃的副产物,核桃青皮长期以来被大量随意丢弃在田间地头,不仅非常不美观,还会造成极大的环境污染[2-3]。植物的各个部位都含有丰富的果胶和纤维素,在提取植物多酚时,这些纤维素和果胶会限制多酚的溢出,影响多酚的提取效率。很多研究者采用酶对果胶和纤维素进行酶解,增加植物多酚的提取得率[4]。
  油脂是人体所必需的3种营养物质之一,是人体最主要的储能物质,其参与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油脂氧化是指油脂受到酶、微生物、空气等外界因素影响,或是自发性的将油脂氧化成氧化物质的过程[6]。这些物质中通常含有大量的醛类、酮类物质,其使油脂散发出酸臭的气味,所以油脂的氧化又通常被称为油脂酸败。已有研究表明,多酚类物质可以与油脂中游离的氢原子相结合,抑制油脂腐败菌,能够达到延缓油脂氧化酸败的效果[7]。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试剂与仪器
  将市场上购买的核桃青皮晒干粉碎后过40目筛。
  纤维素酶(成都科隆化学品有限公司);果胶酶(成都科隆化学品有限公司);碳酸钠(成都科隆化学品有限公司);无水乙醇(成都科隆化学品有限公司);没食子酸标液(成都科隆化学品有限公司);福林酚标液(成都科隆化学品有限公司)。
  旋转蒸发仪(郑州亚荣生仪器厂);紫外光度仪(成都双嘉仪器有限公司)。
  1.2 试验方法
  1.2.1 没食子酸标准曲线的建立
  (1)称取没食子酸标品,分别将没食子酸溶液加入无水乙醇,容量瓶中配比成0.03 mg/mL、0.04 mg/mL、0.05 mg/mL、0.06 mg/mL和0.07 mg/mL的沒食子酸溶液。
  (2)称取福林酚溶液标品1 mL,加入无水乙醇9 mL,在容量瓶中配比成10%的福林酚溶液。
  (3)称取各阶梯浓度没食子酸1 mL,加入10%福林酚溶液5 mL,再加入碳酸钠溶液4 mL,混合后摇匀,静置
  40 min后,在紫外光度仪中观察在765 mm的吸光度,以没食子酸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1.2.2 核桃青皮多酚得率的计算方法
  核桃青皮多酚的得率计算采用福林酚法。将酶解后的核桃青皮多酚残液抽滤后,加入无水乙醇50 mL,充分混合后,用旋转蒸发仪除去多余液体,再用紫外光度计测量余液在765 mm处吸光度确定余液浓度,进行计算。核桃青皮多酚得率的计算如下:
  其中:Y为核桃青皮多酚的得率,mg/g;C为根据福林酚法测定的样液的浓度,mg/mL;V为余液的体积,mL。
  1.3 单因素试验
  1.3.1 酶添加量对核桃青皮多酚得率的影响
  称取核桃青皮粉末5 g,与果胶酶∶纤维素(1∶1)混合,其中设置酶浓度梯度为10 U/mL、20 U/mL、30 U/mL、40 U/mL和50 U/mL的溶液50 mL,在50 ℃进行酶解100 min后,再加入无水乙醇50 mL,充分混合后进行抽滤,得到的混合溶液进行旋转蒸发除去多余液体,采用沈碧寒等人[5]的福林酚法,测量多酚得率。
  1.3.2 酶解温度对核桃青皮多酚得率的影响
  提取条件同1.3.1,提取温度设置为40 ℃、50 ℃、60 ℃、70 ℃和80 ℃,研究酶解温度对核桃青皮多酚得率的影响。
  1.3.3 酶解时间对核桃青皮多酚得率的影响
  提取条件同1.3.1,将提取时间设置为60 min、80 min、100 min、120 min和140 min,研究提取时间对核桃青皮多酚得率的影响。
  1.3.4 酶解pH对核桃青皮多酚得率的影响
  其他提取条件同1.3.1,将酶解的pH设置为4、4.5、5、5.5和6,研究酶解pH对核桃青皮多酚得率的影响。
  1.4 核桃青皮多酚对油脂酸败的影响。
  1.4.1 核桃青皮多酚对猪油储存过程中过氧化值的影响
  取提取得到的核桃青皮多酚0.1 mg,加入猪油中混合均匀,并设置空白对照组,为了加速猪油酸败,将猪油置于37 ℃恒温箱中保存,观察猪油在第5 d、10 d、15 d、20 d和25 d的过氧化值的变化。
  1.4.2 核桃青皮多酚对猪油储存过程中酸值的影响
  取提取得到的核桃青皮多酚0.1 mg,加入猪油中混合均匀,并设置空白对照组,为了加速猪油酸败,将猪油置于37 ℃恒温箱中保存,观察猪油在第5 d、10 d、15 d、20 d和25 d的酸值的变化。
  2 结果与分析
  2.1 没食子酸标准曲线的建立
  没食子酸标准曲线的建立见图1。
  图1 没食子酸标准曲线
  2.2 酶添加量对核桃青皮多酚得率的影响
  由图2可知,在10~30 U/mL的酶浓度范围内,多酚得率随着酶添加量的增加,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在酶添加量为30 U/mL时,多酚的酶解效果达到最好,后随着酶添加量的增加多酚得率显著降低,这可能是随着酶添加量的增加,过多的酶之间产生拮抗作用,抑制果胶与纤维素的分解。   图2 酶添加量对核桃青皮多酚得率的影响
  2.3 酶解温度对核桃青皮多酚得率的影响
  如图3所示,多酚得率随着酶解温度升高而增加,在酶解温度达到60 ℃时,多酚得率达到最大。这可能是因为双酶活性的最佳酶解温度为60 ℃,在60 ℃后,随着酶解温度的增加,酶活性降低,导致多酚得率降低。
  图3 酶解温度对核桃青皮多酚得率的影响
  2.4 酶解时间对核桃青皮多酚得率的影响
  如图4所示,核桃青皮多酚余液在酶解时间120 min时,多酚得率达到最大,这可能是当酶解时间小于120 min时,酶解不完全,随着酶解时间的增加,纤维素与果胶逐渐溶解,释放更多的核桃青皮多酚,在120 min以后,由于部分多酚氧化,使多酚得率降低。
  图4 酶解时间对核桃青皮多酚得率的影响
  2.5 酶解pH对核桃青皮多酚得率的影响
  由图5可知,当pH达到5.5时,多酚得率达到最大,这可能是因为在此pH时,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的活性最高。当pH高过5.5时,可能因为酶活性随着pH的继续增高而活性降低,核桃青皮多酚得率逐渐降低。
  2.6 核桃青皮多酚对猪油储存过程中过氧化值的影响
  由图6可知,在猪油储存过程中,核桃青皮多酚添加组与未添加组相比较,前者猪油的过氧化值明显降低,并且当猪油储存时间在15 d时,油脂氧化速度明显减缓,对油脂的氧化酸败有较好效果。
  图5 酶解pH对核桃青皮多酚得率的影响
  图6 核桃青皮多酚对大豆储藏过程中过氧化值的影响
  2.7 核桃青皮多酚对猪油储存过程中酸值的影响
  如图7所示,添加核桃青皮多酚组对比未添加组,前者猪油酸值明显降低,在猪油储存20 d时,猪油酸值增加速率明显降低,对抑制猪油酸败有明显效果。
  3 結论
  本文探究了酶解核桃青皮多酚提取的最佳外界条件,并将核桃青皮多酚添加进猪油中,经试验后发现,核桃青皮多酚的最佳提取温度为60 ℃、最佳提取时间为120 min、
  最佳提取酶浓度为30 U/mL、最佳提取pH为5.5。核桃青皮多酚对猪油储存具有良好的抑制酸败的效果,为作为农业垃圾丢弃的核桃青皮多酚提供了一条新的资源化利
  用方式。
  参考文献
  [1]傅本重,邹路路,朱洁倩,等.中国核桃生产现状与发展思路[J].江苏农业科学,2018,46(18):5-8.
  [2]娄丽,杨霞,朱佳敏.核桃青皮主要活性物质及提取工艺研究进展[J].贵州科学,2020,38(2):17-20.
  [3]左瑞庭,王西彬.胡桃醌对类风湿关节炎关节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J].中成药,2019,41(10):2334-2339.
  [4]刘昕皓,魏粉菊,王学顺,等.多酚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21,52(4):471-483.
  [5]沈碧寒,陈嘉颖,李治康,等.响应面法优化核桃青皮多酚提取工艺及其自由基清除活力的研究[J].粮食与油脂,2020,33(10):117-120.
  [6]谷利伟,翁新楚.食用天然抗氧化剂研究进展[J].中国油脂,1997,22(3):37-40.
  [7]GIOVANNA CV,JOSHUA S,JULI?N V,et al.Insights from combining techno-economic and life cycle assessment–a case study of polyphenol extraction from red wine pomace[J].Resources,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2021,167:105318.
其他文献
摘 要:采用改进后的NY/T 761—2008方法和QuEChERS方法对蔬菜、水果进行前处理,用GC-MS/MS检测26种农药残留,结果表明,改进后的3种前处理方法对蔬菜、水果中农药残留的影响不大,重现性均较好。但是采用QUICLEAR针式过滤器改进后的QuEChERS方法,样品量、试剂量使用少,操作简便、快速、安全,适用于大批量蔬菜、水果农药残留量的检测。  关键词:农药残留;GC-MS/MS
期刊
摘 要:目的:建立氣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测定辣椒中咪鲜胺及其代谢产物2,4,6-三氯苯酚残留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采用QuEChERS方法进行前处理,以气质联用仪多反应监测(MRM)进行测定,优化质谱检测条件,采用外标法定量。结果:咪鲜胺及2,4,6-三氯苯酚在0.1~2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定量限分别为0.006 6 mg/kg和0.000 4 mg/kg,在低、中、高3个不同添加
期刊
摘 要:酱菜腌渍类是我国常见的蔬菜制品,鲜香可口,制作方便,受到人们的喜爱,但其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的问题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基于此,本文通过检测酱菜食品亚硝酸盐含量,分析亚硝酸盐含量在酱菜食品中的变化,以期能够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参考,为后续合理食用酱菜食品提供一定借鉴,保证人们的饮食安全。  关键词:酱菜腌渍;亚硝酸盐;紫外分光光度法  酱菜腌渍类食品主要通过酱腌或盐腌两种方法对根茎类蔬菜进行制作
期刊
摘 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不同烹饪方法、不同碳烤时间、不同部位、不同贮藏时间烤鱼中苯并[α]芘含量。结果表明,苯并芘有较好的分离效果,相关系数R=0.999 6,检出限为0.33 μg/kg。回收率在81.0%~87.1%,相对标准偏差2.42%。测得烤鱼中苯并[α]芘的含量在0~1.11 μg/kg,碳烤烤鱼皮中苯并芘的含量高于油炸烤鱼皮,两种烹饪方式烤鱼肉中苯并[α]芘的含量变化不大,皮中苯
期刊
摘 要:作为高校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两大重要基础,体育运动和营养配餐结合是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方向。为此,本文在运动与饮食对健康的影响基础上,总结了两者协同作用的机制,并进一步分析了高校大学生体育运动与营养配餐相结合的策略,以期为高校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体育运动;营养配餐  2016年,中央颁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下面简称《纲要》),将健康管理纳入中国高校大
期刊
摘 要:随着国家经济发展,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食品安全问题成为近年来食品质量管理的重点。基于食品安全可能对健康带来的危害性,本文从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入手,阐述该手段在食品质量管理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在食品质量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食品;质量管理;风险分析  近年来,屡屡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不仅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还扰乱了市场秩序,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热点之一。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可减少食品安
期刊
摘 要:乌龙茶中的挥发性化合物不仅是茶叶香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会对茶叶感官品质产生重要的影响。而烘焙作为精制乌龙茶最重要的一道工序,其对乌龙茶内部挥发性化合物会产生直接的物理化学反应,从根本上对乌龙茶品质产生决定性影响。本文结合笔者相关实践工作经验和理论研究,主要对乌龙茶焙火工艺进行分析,并探讨焙火工艺对乌龙茶挥发性化合物产生的主要影响。  关键词:乌龙茶;焙火工艺;挥发性化合物;茶香  乌龙
期刊
摘 要:目的:研究一种可行、适用、准确的霉菌检测培养方法,来解决培养过程中培养基干裂、环境污染、菌落计数不准确的问题。方法:对膜包裹法、培养盒法、直接培养法3种方法进行比较,来评价3种方法的可行性、适用性和准确性。结果:采用直接培养法培养的空白和样品出现较大程度的污染及干裂现象,膜包裹法、培养盒法培养的样品未造成污染,培养基未干裂不影响菌落计数。结论:采用隔离的方法能够有效控制培养基干裂和污染的问
期刊
摘 要:为高效完成小麦中呕吐毒素的精准检测,本文通过多维度实验对高效液相色谱仪、酶标仪和真菌毒素快速检测仪检测小麦中呕吐毒素处理过程和检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3种设备检验操作过程中各有优劣,检测结果能满足不同需求。快检仪适合快速定性筛查,酶标仪可用于高通量检测,高效液相色谱仪可进行精准检测和定量复核。综合分析得出,在实际应用中,3种设备可以配合使用,相互补充,灵活运用各种设备优势,可高效完成各种检测
期刊
摘 要:枣是我国特有的果品之一,红枣酒是陕北利用优势红枣资源将红枣酿造的具有低酒精度和保健功能的饮品。本文从酒厂建厂设计中的工艺和设备选择以及生产管理两个方面入手,探讨降低酒精中甲醇含量的方法。  关键词:红枣酒;甲醛;工艺优化;陕北地区  1 红枣的概况  红枣为鼠李科枣属植物的成熟果实[1],原产于中国,是我国特有的果品之一,具有3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据统计我国有700多个品种[2]。红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