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视角下的综合性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研究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dalian14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专门用途英语(ESP)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学科或目的相关的英语,目前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发展趋势。探讨了ESP的发展和ESP在中国课程开设的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然后从ESP与EGP的结合﹑分级教学﹑具体课程设置﹑测试和评估四个角度探讨了ESP在大学,尤其是在综合性大学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程设置。
  关键词:ESP;综合性大学;课程设置;建构主义
  作者简介:范健(1975-),女,河南开封人,河南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讲师。(河南 开封 475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社科联和河南大学12批校改项目的中期成果之一、2012年河南省社科联调研项目(项目编号:SKL-2012-1602)、河南大学第十二批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BW-121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2-0163-02
  一、ESP发展综述
  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简称ESP)和通用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简称EGP)相对应,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学科或目的相关的英语。随着二战后美国的崛起,英语成为国际交流间最通用的语言。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人们学习英语的目的逐渐从单纯的语言学习转向与职业、学业和就业相关的多种需求相联系。在此背景下,专门用途英语应运而生。统计显示,当今英语世界的文字交流有80%是以专门用途英语为媒介。
  系统功能语法的创立者韩礼德在其《语言科学和语言教学》一书中最早提出ESP一词。经过近六十年的发展,ESP已经形成了一套颇具规模的教育理念。它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句型操练法(sentence pattern drills)、语篇分析(rhetorical or discourse analysis)、目标情景分析(target situation analysis)、技巧和策略的注重(skills and strategies)和目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learning centered approach)。
  二、ESP研究和课程设置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中国ESP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和教学改革的推进,ESP的发展渐入佳境。2004年教育部高教司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2007年7月在其基础上,教育部重新颁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要求》将大学英语学习分为一般、较高和更高三个层次。在较高和更高两个层次中,《要求》均明确指出大学生应该具有本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如较高层次指出大学生应能阅读专业综述性文献,更高层次要求学生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所学专业的英语文献和资料。
  在大纲的指引下,很多大学都开设了专门的ESP课程。王芳敏在其硕士论文《学习者为中心的ESP课程设置》中利用网络,对100所大学ESP课程开设情况作了调查。多数学校(61所)设置了ESP课程,但是课程的类型有限,最广为开设的是“商务英语”。对于大学,尤其是专业众多的综合性大学,如何全方位的开设ESP课程,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仍旧是研究的难点之一。以笔者所在的河南大学为例,作为一所有百年历史的综合性院校,全校需要进行大学英语教学的学院共28个,近80个专业,三万余名本科生。目前只有教科院和医学院将教育英语和医学英语作为专业课程进行开设,而大学英语教学目前主要限于公共英语教学,除此之外开设了一些人文社科类英语课程供学生选修,如“英美概况”等。
  三、ESP在综合性大学中的课程设置
  为了研究如何在综合性大学进行ESP课程设置,笔者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检索资料,以“专门用途英语”为检索词,检索日期为2000年1月1日到2011年12月30日,一共有1360条记录,同时以“课程设置”为检索词进行二次检索,共有172篇文章。文章有从特定的课程,如“商贸英语”、“医学英语”、“体育英语”、“旅游英语”等进行研究;也有探讨专业性学院、高职高专ESP设置,但基本上没有探讨如何在综合性院校设置ESP课程。
  根据“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教学理念,综合性大学的课程设置也必须以学生实际需求为出发点。纵观多位语言学家的观点,不管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如何变更,ESP教学始终以学习者的需求为核心。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结合各位研究者和自身的研究,从学生的需求出发,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在综合性大学设置ESP课程。
  1.ESP和EGP教学的结合
  因其鲜明的特点,ESP有别于EGP,但两者并非是完全不同的教学体系。哈金森和沃特斯指出“虽然专门用途英语有其特殊的语言特性,但并不存在某种特殊的语言种类。换言之,“不应该认为专门用途英语是有别于普通英语的特种语言,两者之间的共性大于特殊性。”①1991年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就将英语学习分为基础阶段和专业性阅读阶段。在学习者掌握了听、说、读、写等基本技巧之后,第二阶段应该能够读懂简单的专业性文章。
  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EGP和ESP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EGP旨在发展学习者的一般性英语能力,即听、说、读、写四种基本技巧。ESP则是和学习者未来的职业需求密切相连。EGP是ESP的准备阶段,而ESP是EGP在职业领域的具体应用。为此,大学生在大学中完成EGP的学习,达到一定的要求后可进行ESP的学习。
  2.根据学生的不同类型和时段进行课程设置,分级教学
  由于改革开放以来,英语教学发展迅速,大学新生已经具备了较高的英语水平。在河南大学新生初入学的英语考试中,发现很多学生已经具备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四个学期的基础英语教学对这些学生来说完全是知识的重复,同时也浪费了大量的师资资源。   面对这样的现状,分级教学是解决问题的一个良好方法。通过考试,将学生按成绩和能力分为不同的级别,优秀的学生可以缩短基础英语的学习时间。河南大学通过入学初的英语考试,将学生分为三个级别。三级的学生,也就是最好的5%的学生,只需要进行一个学年的英语学习。其次15%的学生进入到二级班,需要三个学期的英语学习,而余下的80%的学生仍要进行4个学期的英语学习。分级教学一方面解决了师资力量不足的难题,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学生在学习上的重复。
  学生只要达到基础英语要求,按照规定,就可以进入第二阶段,也就是ESP的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ESP课程,通过考试拿到合适的学分。在河南大学,EGP是必修课,ESP是选修课。笔者认为,从学生的专业角度考虑,完全可以把ESP列为必修课程。
  3.根据不同的专业结构来设置课程
  关于专门用途英语的分支目前最通用的有二分法和三分法。二分法将专门用途英语分为职业和学术英语两个大分支,而学术英语又再次分为专门类学术英语(ESAP)和一般类学术英语(EAP)。三分法则将ESP课程分为科技英语(EST)、商贸英语(EBE)和社科英语(ESS)三个分支;每个分支又可再次分为职业和学术英语两个次分支。在综合性院校进行ESP教学,笔者更倾向于以学科分类为主线的三分法。
  首先,《要求》的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均规定学生应该具有一定的专业文献阅读和写作能力,因此从学术角度出发,可以对所有学生开设“英文文献检索”和“英文论文写作”等公修课程。
  其次,不必对每一个学科都设有专门的ESP课程,而是按照相似性将学科进行归纳。如医学院、护理学院和药学院可以设置统一的医学英语课程;社科类完全可以采用统一的阅读课程。这样可以避免设立过多的ESP课程造成师资浪费。除此之外,综合性大学学科众多,应将多媒体﹑网络﹑计算机等现代技术应用到课程中,通过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的结合,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ESP教学。同时,教材应该不断进行重评估和更新,做到教材的与时俱进。
  最后,ESP教学不必要求学生听﹑说﹑读﹑写﹑译多种技能全部掌握,应更注重学生语篇阅读能力和专业词汇能力的掌握。
  4.完善ESP评估测试体系
  ESP在综合性大学课程设置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测试和评估。单纯的应试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需要,ESP教学应该从语言知识﹑文化背景﹑情感交流﹑应用沟通以及学习策略等几个方面培养学生,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性。除此之外,学生是否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意识也是学生ESP考核的重要方面。ESP教学的核心是学习者的需求。因此,评估和考核的设置必须以学习者未来的发展为原则。除了单纯的笔试以外,应采取新型的形成性评价(或过程性评价)来考核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意识、学习策略和文化素养。
  专门用途英语的形成性评估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估以及教务对学生的评价。形成性评估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课外作业的提交﹑学生网上自主学习以及对学生的访谈等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考核,以此来有效地促进学生进行英语学习,同时也便于教师随时发现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修改和调整教学计划及安排。除此之外,可以建议学生参加职场采用率较高的考试来代替相关的ESP课程考核,如博思﹑托业﹑剑桥商务英语考试等。
  四、结束语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设置适切的ESP课程,是培养集外语能力、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为一身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需要。综合性大学专业众多,学生人数众多,这些都是ESP课程设置的不利因素。但是相信随着中国ESP研究的深入发展,以及在综合性大学ESP课程的持续开设,学生的能力会不断地提高,为社会发展和国家经济服务,同时也利于学生的职业前景。
  注释:
  ①Hutchinson,T.,Waters.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A Learning-Centred Approach[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13.
  参考文献:
  [1]Hutchinson,T.& Waters, 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A Learning-Centred Approach[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2]Wilkins,D.A..Notional Syllabu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
  [3]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王芳敏.以学习者为中心的ESP课程设置[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
  [5]朱梅萍,沈忆文.外语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ESP研究,2010,(1).
  (责任编辑:孙晴)
其他文献
全胃肠道外营养(TPN)可引起肝细胞的损害,线粒体的变化最为明显。我们应用电子显微镜及立体测量方法对TPN引起的白鼠肝线粒体的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12只白鼠被分为对照组和TPN组,7天后肝组织
1.人要脸,树要皮俚语。意思是说人都是要面子的。这是比喻句,也就是说运用了比喻修辞格。比喻就是打比方,借用两个本质不同的事物的相似点,用甲事物来说明乙事物,以达到形象
完善课堂结构进而提高教学效率,是初中化学课程的教学关键所在。通过日常教学工作的实践与研究,我深刻地体会到,要想唤醒每一位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发掘他们的聪明才智,从
轻轻推开门,余晖下的那座小院以及那碗热气腾腾的鸡蛋桂花羹,依旧安然地躺在我的记忆里,将我心中的那份爱与暖,延续……小时候,妈妈每天都忙着上班,外婆也还没有到退休的年纪
保山第九中学诞生于2003年9月,位于因千佛洞而闻名的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西邑乡。现为云南省二级一等完全中学,是云南省绿色学校、保山市文明学校、保山市级绿色学校,占地面积
朋友之间分享忧愁、寂寞以及快乐,能够使我们更好的体味生活。 Friends share sadness, loneliness and happiness, can make us better appreciate life.
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物理课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依据当前我国中职学生存在的科学素养的实际情况,通过深入分析与实践研究,进而提出了怎么样来借助于物理课程有效提升学生科
网络安全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国内网络安全企业中,360处于行业翘楚地位。近日,本刊编辑部对话360集团董事长兼CEO周鸿祎,就网络安全态势、360网络安全业务等话题进行了深度交
目的探讨微波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女性生殖器尖锐湿疣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治疗的女性生殖器尖锐湿疣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
当时光的卷帙一页页翻过,幕幕往事氤氲开来,我走进我的记忆,遍寻那些久未弥补的遗憾。  那一年,我疯狂追星,而好胜的性格又让我害怕耽搁了学习,于是在买海报看演出的同时,我会在夜里学习到很晚。我认为只要成绩还好,就没人管得着我。父亲的书房跟我隔了一扇窗,从那时起书房的灯夜晚就总是亮着。有一天晚上我关了灯,在黑暗里发了一阵子呆,忽然发现书房在我熄灯后不久也黑了下去。后来,当我不再喜欢那个偶像,不再为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