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nel-1 SAR数据约束的2018年谢通门Mw5.8地震同震破裂模型

来源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ie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Sentinel-1卫星升降轨数据获取谢通门地震的同震形变场,并基于均匀弹性半无限位错模型反演地震的同震滑动分布模型.InSAR同震形变场表明,升降轨视线向最大形变量分别为0.049 m和0.051 m,形变场长轴大致呈南北方向,位于甲岗-定结断裂西侧.通过对倾角和倾向进行格网搜索发现,西倾节面更可能为该地震的发震节面.反演结果表明,滑动分布主要位于2~10 km深度范围内,平均滑动量为0.02 m,最大滑动量为0.10 m,发震断层倾角为47°,平均滑动角为-81.60°,显示该地震以正倾滑动为主.大地测量数据约束的该地震震中为30.27°N、87.75°E,震源深度为6.58 km,释放地震矩为5.056×1017 Nm,对应矩震级为Mw5.7,与GCMT、USGS公布的震级基本一致.综合分析震中位置和滑动机制认为,甲岗-定结断裂的分支断层为本次谢通门地震的发震断层.
其他文献
城市公园绿地资源空间配置的有效性和公平性对城市规划建设和居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百度地图路径规划API及腾讯宜出行大数据,采用集成多种交通模式(步行、公交、驾车)的引力模型与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综合测度长春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的空间可达性及其供需匹配特征。研究发现:(1)长春市中心城区的公园绿地空间可达性随出行方式和时间观测阈值的变化而改变,各社区可达性水平空间差异显著,可达性较好的社区多
基于VIC模型量化了渭河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关系;构建了水供给服务流动模型,模拟了渭河流域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的水资源安全格局,利用地理探测器探寻了区域水资源安全的主要驱动力。结果表明:(1)流域内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平均每年有10.89%的地区经上游水资源补给后达到用水安全,补给不充分和未受补给的区域增加,不利于流域可持续发展。(2) 2005年水资源安全指数(WSI)最高,2010
分布式驱动多轴车机电复合制动系统,可充分利用其各轮电机再生制动的性能,改善整车的制动性能.应用多轴车悬架变形协调的力学模型,计算不同制动强度下制动过程中的轴荷转移,设计基于ECE法规的多轴车各轴间制动力分配系数;建立包含气制动迟滞特性在内的多轴车机电复合制动系统的联合仿真模型,制定基于规则的串联式复合制动系统的控制逻辑,研究去除不同气制动轴数及消减气动容量条件下的制动性能,在保证整车制动性能的前提下,可简化多轴车的气制动系统部件,提高车辆底盘的利用空间.
公安机关档案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在打击犯罪、保护人民和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公安实战工作对档案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加强档案信息化
期刊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从“学有
期刊
全球化时代是发展海洋经济的时代,海洋渔业是海洋经济的重要部门,是深耕蓝色国土的重要一步。以典型海洋城市大连市为案例,基于海洋渔业企业视角研究海洋渔业产业,建立海洋渔业企业数据库,运用核密度方法分析大连市海洋渔业企业的空间格局演化规律,建立回归模型重点分析了2011—2018年海产加工企业在区位选择时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空间格局演化方面,价值链上不同环节的企业有不同的空间演化规律,养殖企业在
以大别山国家风景道为例,借鉴DFID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构建农户生计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廊道型乡村旅游地农户生计资本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大别山旅游廊道内自然资本等有形生计资本权重较高,社会资本等无形生计资本权重较低。(2)农户生计资本具有较为明显的空间分布不均衡的特征,各乡镇以及乡镇内各村的农户生计资本水平也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3)农户生计资本空间分布的不均衡受到核心景区、主干公
书院是由文人官宦或官府所设立,以聚徒讲授、研究学问为形式,普及中华传统文化和交流治国理政观点的重要场所.它的兴盛与否,是一个地方文化教育是否发达的标志.它的存在与发
期刊
基于村庄规划详细调查数据库,采用空间集中度和功能识别等方法,深度剖析广州都市边缘区村域尺度乡村发展的类型分化及其动力机制。结果表明:(1)广州都市边缘区村域乡村功能的空间梯度差异特征明显。乡村经济发展功能和社会保障功能呈现出由城区向城郊逐渐减弱的分异特征,农业生产功能和生态保育功能则由城区向城郊逐渐增强态势。以乡村主导功能为划分原则,将广州市都市边缘区乡村划分为经济发展功能主导型、社会保障功能主导
从地市空间尺度出发,应用空间聚类分析方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研究了2006、2011和2016年湘渝川滇黔桂111个地市城镇化减贫效应的空间异质性及其时空演变趋势。结果表明:(1)湘渝川滇黔桂地市城镇化减贫效应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其中,人口城镇化率提升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总体逐步增强,且影响系数最高值区域总体稳定在湖南境内的中东部地市;(2)产业城镇化总体具有益贫性,但在部分地区表现为抑制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