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模式在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

来源 :中华养生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q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  对循证护理模式对脑梗死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影响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将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间在博兴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12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使用抽签法将这112例患者分为甲组以及乙组,各56例。对甲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进行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循证护理来对乙组患者进行护理。对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肢体运动功能。结果  在护理干预后,乙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均比甲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应用循证护理能够使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肢体运动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脑梗死偏瘫;康复训练;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7-0110-02
  脑梗死是一种具有发病急、变化快以及致残率较高等疾病特点的临床疾病,当人患上此疾病时,将会发生各种程度的失语、偏身感觉障碍以及偏瘫等一系列的症状,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1]。为了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2],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通常会对患者进行相应的肢体功能恢复训练。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循证护理对脑梗死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间在博兴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12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使用抽签法将这112例患者分为甲组以及乙组,甲组56例,乙组56例。其中甲组中有35例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年龄范围41~77岁,年龄平均值为(53.64±4.88)岁。乙组中有33例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年龄范围42~79岁,年龄平均值为(54.55±3.76)岁。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经对比,两组患者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被确诊为脑梗死者;②能够正常交流者;③存在偏瘫者;④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帕金森病、脑萎缩、恶性肿瘤以及痴呆等疾病者;②肝肾功能以及心肺功能严重损害者;③在脑梗死之前肢体功能存在障碍者。
  1.3  方法
  对甲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具体的操作方式为:给予患者用药指导以及饮食指导,让患者的饮食以高蛋白、清淡以及富含营养的食物为主;帮助患者翻身,定期对患者进行按摩,防止患者出现压疮。
  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乙组患者开展循证护理:①成立一个由责任医护人员以及病区护士长组成的循证护理小组。积极组织开展相关的疾病知识以及循证护理知识的培训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医护人员有效掌握循证护理方式。根据相关的文献资料以及自身的护理经验来将护理服务中常见的问题归纳总结起来,在此基础上,按照患者的实际疾病情况来为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肢体活动训练、心理护理以及饮食护理等相关的循证护理措施。②确保患者病房环境的舒适性、整洁性以及安静性,防止出现嘈杂吵闹以及大声喧哗的现象。对患者本人以及患者家属开展健康知识宣讲,通过此方式来使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疾病治疗的基本知识及疾病发展有进一步的认知和了解;给予患者相应的饮食指导,嘱咐患者饮食主要以清淡为主,切不可使用辛辣刺激的食物,适当摄入水分;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消除患者的消极心理以及负面情绪,以此来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使患者能够保持早睡早起的良好作息。定期协助患者进行翻身,力度应当适中,不可用力过度,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使患者血液循环得到有效的促进,防止患者的肢体受到压迫。③在患者的疾病逐渐趋于稳定之后,相关护理人员应当指导患者开展适当的肢体训练活动。对于自主活动能力较低的卧床患者,护理人员可以对其进行适当的揉捏以及按摩,以此来促进其肌肉组织的活性以及血液循环,进行2~4次/d,20~30 min/(d·次)。当患者的病情基本稳定,并且恢复自主意识之后,相关护理人员可以鼓励患者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如:慢步行走、起卧、站立以及自主翻身等等。按摩与训练相结合,以此来使患者的肌肉力度得到一定程度的强化,同时使其伸展程度渐渐恢复。
  1.4  观察指标
  ①使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对两组患者肢体功能进行评估,具体包括感觉、运动、疼痛、关节活动以及肢体平衡等,总分100分,上肢功能评分66分,下肢功能评分34分,分数愈高说明运动功能愈好。②使用Barthel指数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具体包括洗澡、进食、穿衣、平地移动以及上楼梯等。总分100分,>60分,说明生活基本可以自理;40~60分为轻度残疾;20~40分,为重度残疾,生活需要依赖;<20分为完全残疾,生活需要完全依赖。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使用SPSS 21.0软件,用[n(%)]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用(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对比
  在护理之后,乙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比甲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比
  护理之后,乙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甲组更高,差異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脑梗死是一种具有一定复杂性的临床疾病,在患者发病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肢体运动和语言均会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同时还会存在瘫痪等症状,在病情严重的时候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为患者的家庭带来较重的负担[3]。本研究所使用的循证护理模式是一种近些年逐渐在临床中开展应用的新型护理模式,其特点为相关护理人员严格按照相关的资料文献、专家意见以及患者的实际疾病情况[4],结合自身的护理经验来制定具有针对性、计划性以及目的性的护理计划。相关护理人员积极参与相关的专题培训活动,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以及操作技能[5],熟练掌握相关的操作方法,以此来使自身的综合护理技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最终将整体的护理治疗提高。
  在本次研究中,相较于单纯使用常规护理的甲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的乙组的整体护理效果更加理想,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均比甲组更高。循证护理模式通过成立一个专门的护理小组,对小组成员开展相应的培训,使其对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疾病变化以及治疗方式有进一步的了解,继而充分掌握更加高效的护理方式,通过对患者的实际疾病情况进行评估,同时结合相关资料以及自身的护理经验来为患者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升护理措施的安全性、可行性以及可靠性,同时进一步增强相关护理人员的循证能力。
  综上,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可有效提升病患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肢体运动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參考文献
  [1]梁秀平,吕晓媛,王海华,等.老年脑梗死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的价值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20,17(6):98-102.
  [2]董青.循证护理模式在78例脑梗死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J].双足与保健,2019,28(22):146-147.
  [3]殷明燕,张冬梅.循证护理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学,2019,20(11):92-94.
  [4]王馨鑫.循证护理在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3):175-177.
  [5]向桂花.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对脑梗死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影响[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8,7(3):600-601.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 研究延续性护理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康复期的价值。方法 2018年1月~2019年12月菏泽市中医医院接诊冠心病患者110例,以让患者随机抽红白球的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两组,每组55例。试验组采取康复期延续性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心血管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CCQQ)评分、社会功能缺陷评分量表(SDSS)评分、服药依从性和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试验组SDSS评分明
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是幼儿园健康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组织与实施过程直接关系着幼儿健康领域目标的达成和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本文对现今幼儿园体育教学现状出现的问题进
期刊
摘 要:目的 评价产后护理中以家庭为中心的新型模式对母婴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2018年6月~2019年10月来菏泽市中医医院行剖宫产的686例初产产妇,按照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及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以家庭为中心的新型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初产妇母婴护理知识、产后抑郁、产褥期并发症及新生儿疾病发病率的影响。结果 干预后两组初产妇母婴护理知识掌握度均出现明显的
摘 要:目的 对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运用中医护理的效果作研究分析。方法 将2019年11月~2020年10月山东省青州市中医院诊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5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参照组29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29例行中医护理。对比不同组别疼痛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满意度。结果 组间护理前疼痛和生活质量评分对比(P>0.05),经护理后研究组疼痛评分较参照组低,生活质量评分较参照组高(
目的探讨臀部不同部位压疮的治疗方法。方法自2005年5月至2020年3月,收治157例(170处)臀部不同部位压疮患者,其中骶尾部82处,坐骨结节52处,股骨大转子(无髋关节外露)24处,股骨大转子压疮同时合并髋关节外露12处。根据臀部不同部位的压疮,采用:①臀上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骶尾部71例71处;②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骶尾部压疮10例10处、修复坐骨结节压疮36例42处;③阔筋膜张肌
目的观察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患眼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后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图像特征,初步探讨其在PCV诊断和治疗后随访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2018年8月至2020年1月于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PCV患者22例22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0例10只眼,女性12例12只眼;平均年龄(67.75±9.53)岁。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