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管理APP使用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76102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北京市朝阳区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管理APP知晓情况及使用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糖尿病管理APP技术开发及推广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在北京市朝阳区2个城市社区和2个农村社区中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610名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面对面问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糖尿病管理APP知晓情况、知晓途径、使用情况,分析糖尿病管理APP不同使用情况的原因.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x2检验,糖尿病管理APP知晓及使用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 共608名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糖尿病管理APP知晓率为8.2%,知晓率随糖尿病患者的年龄增加而降低,城镇高于农村,商业服务人员高于其他职业人群,高中及以上人群高于初中及以下人群,未婚或离婚或丧偶者高于已婚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18~44岁年龄组糖尿病管理APP知晓情况是60岁及以上年龄组3.106倍(OR =3.106,95%CI:1.059~9.109).糖尿病管理APP的使用率为2.1%,城镇高于农村,商业服务人员高于其他职业人群,高中及以上人群高于初中及以下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从事商业服务的患者糖尿病管理APP使用情况是从事其他劳动者的15.645倍(OR=1 5.645,95%CI:1.737~137.664).糖尿病管理APP知晓途径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网络或电视、朋友或亲人、医护人员、报纸或杂志及其他,分别占47.8%、43.5%、39.1%、26.1%和4.3%.在知晓糖尿病管理APP的患者中,不使用者、使用者分别占74.0%(37/50)、26.0%(13/50).13例使用者中8例中途放弃使用(61.5%).糖尿病管理APP不使用的原因主要为“感觉没有用处”,占54.1%(20/37);使用的原因主要为“能提供糖尿病疾病相关知识”、“能记录血糖值”和“能提供饮食指导”,分别占53.8%(7/13)、53.8%(7/13)和46.2%(6/13);中途放弃使用的主要原因为“咨询需要付费”,占50.0%(4/8).结论 北京市朝阳区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管理APP的知晓率及使用率均较低,将糖尿病管理APP用于患者自我管理需加强宣传教育,尤其是对中老年患者的宣传教育.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AK001058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为结直肠癌的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选取浙江省台
目的 比较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术后每日2次冷敷和间断持续冷敷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骨关节炎患者108例,行单侧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术后随机分为A、B两组使用冰袋进行冷敷镇痛.A组为术后72 h内每日2次冷敷,B组为术后72 h间断持续冰敷.两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于患者术后2 h、6 h、12 h、24 h、48 h和72 h进行镇痛效果评定.结果 术后6~48 h(VAS)评分B组优于A
腹针疗法是薄智云教授创立的以神阙调控系统为核心的一种新针刺疗法.通过腹部针刺,调节脏腑、经络治疗全身疾病,具有安全、无痛、高效、快捷、适应证广等优点,在痛经治疗方面
目的 研究国内高血压管理软件的功能和健康信息提供现状,为完善相关APP提供建议.方法 于2018年6月在苹果系统的“APP store”和安卓系统的“应用商店”中分别筛选符合标准的
目的 探讨输卵管阻塞患者通过行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296例输卵管阻塞的患者行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术前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严格做好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患者反应,预防感染.结果 296例患者均获不同程度的效果,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 宫腔镜下行输卵管通液术,是诊治输卵管阻塞的一种安全、简便的方法,而科学的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循证护理是应用获取的最佳科学证据指导临床实践的一种新工作方法,能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1].本研究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高征)患者焦虑、抑郁及睡眠的影响,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摘要] 目的: 观察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间苯三酚治疗急性肾绞痛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92例急性肾绞痛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64例,A组给予间苯三酚治疗,B组给予酮咯酸氨丁三醇治疗,C组给予间苯三酚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治疗。观察用药30分钟后效果及不良反应。 结果: C组疗效总有效率(96.9%)显著高于A组(82.8%)、B组(86.0%),比较差异显著具有(χ2=6.9, p
男,44岁,因"外伤致胸痛、胸闷、气促及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9 h"于2008年1月2 日入院.入院诊断为复合外伤、闭合性胸外伤、双侧血胸、左侧膈肌破裂、左第7肋骨折、T11/12骨折脱位伴截瘫.1月4日在胸外科行膈肌修补术,随后多次骨科手术,术后先后给予头孢硫咪、头孢匹罗、头孢哌酮、帕珠沙星联合替硝唑抗感染治疗。
手术治疗是外科系统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它是一种应激源,常常导致患者产生强烈的生理心理的应激反应,产生对麻醉和手术紧张和恐惧感,对自己所患疾病的预后感到焦虑或忧伤,甚至悲观、绝望从而影响手术的效果[1]。
肠内营养支持对于改善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1-3].我科实行机械通气同时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患者56例,效果满意.现就护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于2008年6月至2009年5月间实行机械通气并肠内营养的患者56例,其中男32例,女24例;年龄21~78岁,平均年龄65.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