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交出的“人生答卷”

来源 :新湘评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endti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洪灾,湖南人民不畏艰难、众志成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取得了抗洪救灾的决定性胜利。
  2017年夏天,注定将被历史铭记:6月下旬至7月上旬,湖南遭遇多轮强降雨袭击,累计雨量之多、降雨强度之大、江河来水之猛、河湖水位之高、影响范围之广,均为历史罕见。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在全省抗洪救灾总结大会上如此评述:“这是一场执政能力的特殊‘大考’,一场战斗精神的特殊‘大考’,一场党性觉悟的特殊‘大考’,一场人间真情的特殊‘大考’。”大灾大难显精神,大灾大难见英雄。面对这场“大考”,何佳建、周述生、李大元等一批共产党员,冲锋在前、尽职尽责、担当奉献,用自己的生命交出了共产党人的“人生答卷”。
  何佳建:用生命照亮山村
  共产党员何佳建,生前系国网宁乡供电公司流沙河供电所台区管理员。2017年7月12日,倒在工作岗位上,年仅47岁。
  7月1日,流沙河镇遭遇特大洪水,全镇电力供应和通讯信号几乎全部瘫痪,何佳建负责的花林村13个台区1276户农户的抢修复电任务十分艰巨。灾情就是命令。为了让村民们早点用上电,何佳建每天早上5时出门,次日凌晨才回家,一直奔波在抢修电力设施一线。路断了,车子开不进,何佳建靠着一双脚,蹚过厚厚的淤泥,查勘一个个变压器;通讯断了,手机成了摆设,他挨家挨户上门统计线路情况。为了保持体力,何佳建身上都带着葡萄糖,实在熬不住了就喝一瓶。
  7月3日傍晚,一条重要线路草冲线告急,当晚必须恢复供电,施工难度大,人手也十分紧缺,何佳建立即请缨参战。所长清楚,何佳建已连续几天不分昼夜奔走在线路上,早已疲惫不堪。“时间不等人,让我去吧!”何佳建异常坚定。最终,他和几位工友摸黑前往,肩扛手抬,连续工作了两个多小时,顺利完成抢修任务。刚一完工,何佳建又急忙赶回花林村村委会,帮忙组织救灾。回到家,已是凌晨2点多。第二天,天剛蒙蒙亮,他的身影又出现在线路上。就是这样的工作节奏,一干就是12天。正是他的勤恳辛劳,换来全村百姓的安居幸福。7月9日,何佳建服务的13个台区在全镇率先通电,挽回直接经济损失近300万元。
  周述生:用生命守护家园
  共产党员周述生,生前系益阳市资阳区新桥河镇长茅仑村黄土坡组组长。2017年7月1日,因突发心肌梗塞,牺牲在抗洪抢险一线,终年67岁。
  6月30日,益阳普降暴雨,资江水位猛涨。当晚7时,周述生接到村支书电话,要他立刻组织人去村部,随时赶赴资江大堤抗洪。挂断电话,周述生叫上村民龚志民、陈清华等赶往村部,在村部值守到深夜。回家已是1日凌晨1时左右。当天,天还未亮,周述生便起来,老伴劝他别去。“我是党员,又是组长,我不管别人去不去,我是肯定要去的。”周述生语气坚决。根据镇政府调度,6点多,周述生等赶到老码头,在暴雨中一趟趟背砂石、筑子堤,忙了一个多小时,又被抽到防汛形势更紧张的老汽车站。
  老汽车站河堤下,4处管涌正越渗越大,周述生和大家在管涌群周围筑起压浸导滤围堰,运黄土、扛砂石,没有一刻停歇。在抗洪一线连续作战,年轻人都感到吃力,年近七旬的周述生已十分不适,面对洪水,他强忍着胸闷、头疼与恶心,急急奔跑在砂石与险点之间。到11时许,天突然放晴,烈日替代暴雨,晒得人又闷又热。这種变幻无常的恶劣天气让周述生更加无法适应,但抢险正在关键时刻,他硬扛着。直到中午,险情终于控制住了,周述生才和同伴回到镇里。
  太过劳累的周述生只吃了几口盒饭,便在一旁休息。这时,他悄悄对同伴龚志民说,感觉胸口有点不舒服。龚志民让他赶紧休息一下,可是对老党员周述生来说,防汛是他肩上的责任,他摇摇头说:“水太大了,多个人多份力,我还是挺一挺吧!”话刚落音,又传来险情,烈公桥大堤100米堤段有近20个沙眼,周述生和大伙又马不停蹄赶到烈公桥,顶着烈日,挖排水沟、填充砂石,这一忙,就是4个多小时。
  险情被控制,下午6点多,大家回到镇政府稍作休息。靠在墙边的周述生却是大汗淋漓,手掌发冷,尽管很快就被送往医院,但终因突发性心肌梗塞,于7月4日离开了人世。
  周述生永远将村里的事放在第一位。不管村里有什么需要,一个电话,他随叫随到。村里修路、修水渠,处处都留下了他来回奔忙的身影。他练得一手好手艺,木工、竹艺,无一不精。谁家有需要,只要帮得上忙的,周述生竭尽所能。近年来,周述生年纪渐长,为方便服务村民,特意买了一辆三轮车。“是党员,就要讲奉献,事事都要做在前头。”这是周述生留给家人和村民的铮铮之言,如今更温暖着、激励着全村百姓。
  李大元:把生的希望留给群众
  李大元,生前系汨罗市三江镇花桥村村党支部书记。8月12日,李大元为救被洪水围困的村民,不幸殉职,终年52岁。8月25日,中共湖南省委追授他“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8月12日,花桥村受暴雨侵袭,洪源河西岸10余户村民被困。李大元闻讯,顾不上吃早餐,召集村党支部、村委会成员赶去救援。雨大浪急,李大元第一个往救援船上冲。“您留在岸上,我去救人。”儿子李希凤知道父亲不习水性,连忙劝阻。“我是村支书,我不去谁去?”李大元推开儿子,上了救援船。很快,李大元和民兵将4名被困群众扶上了救援船。
  回撤途中,救援船不幸触桥侧翻,船上8人全部落水。岸上村民随手捡起一片木窗棂,抛给了离河岸最近的李大元。他却顺势一推,将窗棂推给了一位六旬老人。生死一瞬,李大元毫不犹豫地将生的希望留给别人,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情怀和境界。
  作为党员,作为村支书,李大元一直都是如此,奉献为公,全心为民。乡亲们每有危难,他总是挺身而出。驱车数百公里南下广州帮助村民处理意外事故,不计个人恩怨帮曾对他恶语相向的村民维权,悉心照料村里五保户饮食起居,把村民当家人,李大元得到了党员群众的一致认可。2016年并村后选举村支书,103名党员中有98人把票投给了李大元。
  对乡亲,他情真意切;对工作,他兢兢业业。汨罗发生特大洪灾,李大元得知村里水库出险,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将被困群众安全转移;新修的十古公路要过境花桥村,30多户村民得搬迁,李大元带着村干部,顶风冒雨一家家跑、一户户帮,本是沿线拆迁任务最重的村子却最快完成;村上要建一个垃圾处理站,不少人怕污染,李大元主动要求建到自家老屋后;他带着自己的工程队为镇里架桥修路,直到去世,不少地方仍欠着他的工程款;领到工程款,全给工人发了工资,儿媳埋怨自家“没钱过年”,他却说“先让大家过个好年”……
  “又勤快又廉洁”“是我看到过的最好的村支书”,同事们发自肺腑的认可,是对李大元最好的评价。
  何佳建,周述生,李大元,他们只是无数共产党员中的优秀代表。在与洪灾斗争的危险时刻,站得出、冲得上、守得住,他们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共产党人的本色,值得我们学习和铭记。
  7月12日5时许,只睡了2个多小时的何佳建和往常一样,天刚亮就背着工具包出了门,对现场进行查勘。遇到路边倒杆、断线等情况,他立刻进行整改;谁家出现停电故障,他想方设法处理……就这样顶着烈日,又忙碌了整整一天。下午4点左右,接到六亩冲附近用户停电信息,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即赶往处理。终因劳累过度,倒在了去往下一处工地的路上,再也没有醒来。
  自1996年被流沙河供电所聘用,何佳建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21年,默默守护着小山村的万家灯火。工作中遇到难事,他总是冲在前面。所里农网改造任务重,刚开始推进阻力很大,他第一个挑起担子。花林村台区,有整个流沙河镇75%的烤烟客户,服务要求特别高,他第一个请缨到该台区。历史罕见的洪水来临后,他第一个挺身而出……他以充沛的激情,敬业的品质,赢得了百姓的认可。在他服务的台区,一直保持着“零投诉”纪录。
  “你想得到的,他已帮你做好了;你没想到的,他也帮你想好了”“花林村最好的电工”“村里的‘活雷锋’”,乡亲们用这样朴实的话语,评价他、赞誉他、缅怀他,这是对一名共产党员最好的褒奖。
其他文献
1919年,一场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三湘大地,一群心怀忧患、敢于担当的湖南青年,勇立五四运动的潮头,吹响了“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的战斗号角。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他们自强不息,前赴后继,汇合成一股改天换地的磅礴力量,谱写了一曲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青春颂歌。   湖湘文化的传承滋润了湖南青年的忧患意识   湖南山水富于灵气,形成了具有千年历史的湖湘文
期刊
中共湖南省委员会成立   1949年3月,中共中央决定组建中共湖南省委员会,并从各解放区抽调大批干部分别组成接管湖南各地、市、县工作班子,随军南下。8月20日,经中共中央批准,南下省委与长期坚持湖南地下斗争的中共湖南省工作委员会合并,组成新的中共湖南省委员会。黄克诚任省委书记。省委下设组织部、宣传部、社会部、统战部。新省委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在湖南执政,开启了湖南历史的新纪元。   土地
期刊
一  天安门前的华表庄严华丽。其演变过程颇有深意。在古代,最早是公众场合的大立木,民众有什么意见都可刻之于上,称为“谤木”;后来立于通衢及邮驿之处有指路之意;再后来立于皇城外,上卧神兽,有监督王命和政事之意。总之,立一木而观天下,申正义,明是非,鞭腐恶。公器在上,宏大庄严,关乎天下社稷。但这毕竟是一个静止的非生命之物。如果能在中国大地上找到一个有生命的华表,一株活的巨木,千年不倒,风雨无阻,静静地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读来感到格外亲切,从中备受教育启发。  “有事好商量”彰显的是执政为民的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唯一宗旨。我们只有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经常倾听群众呼声,时刻关注百姓痛点,才能理解人民群众的所爱所恨,才能反映人民群众的所急所盼,才能实现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我
期刊
对毛泽东来说,骑马考察黄河、长江的设想未能实现,等于是失去了一次国情大考察的机会。  骑马考察,本来就是要搞一次别开生面的调查研究。大体说来,是想把读“有字书”和读“无字书”结合起来。  毛泽东一生爱读“有字书”是众所周知的,但他同样爱读“无字书”。如果说,“有字书”是前人或别人从实践中得出来的经验总结,那么,读“无字书”就是自己直接去经历、去体会、去总结实践经验。这两个方面是不可偏废和互相替代的
期刊
今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政协联组会,听到有委员讲述《血战湘江》的幕后故事,他称赞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是时代的楷模,强调“共和国是红色的”“无数的先烈鲜血染红了我们的旗帜”。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及陈树湘其人其事。几年前,在福建古田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述了陈树湘“断肠明志”的壮烈故事,强调“把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优良传统一代代传下去”,让与会代表无不为之动容。陈树湘,1
期刊
2017年10月31日,在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一周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前往上海和浙江,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和嘉兴南湖红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宣示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定政治信念。本期我们刊登中共一大通过的重要文献《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并刊发中央文献研究室茅文婷的赏析文章,旨在帮助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在实现中华
期刊
2017年1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代表合影时,拉着全国道德模范黄旭华的手,邀请这位站在人群中的老人坐在自己身边。温暖人心的一幕,让人们再一次热议这位老人的名字,再一次铭记他的卓越功勋。黄旭华,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19研究所名誉所长,为了国家的核潜艇事业,他30年隐姓埋名,60载风雨兼程,年逾九旬依然老骥伏枥。他的人生,就像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參加2017年“两会”四川代表团审议时要求,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没有农民素质的现代化就没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着眼农村未来和长远发展战略全局,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无疑是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根据《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到2020年,农业
期刊
2017年12月13日下午4时30分许,习近平总书记风尘仆仆,来到驻江苏徐州的第71集团军某旅王杰生前所在连。  王杰,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他用生命践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  连队门前广场上,矗立着王杰半身铜像,毛泽东主席题写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八个红色大字熠熠生辉。  精神永铸,血脉相传。这个连官兵用党的创新理论固本培元,以战斗作风攻坚克难,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