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腐酸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来源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y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究黄腐酸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效果.本文研究以4年生的阳光玫瑰葡萄为试材,设置6个黄腐酸肥施用量(0、2.5、5、11、33、100 g/株),分别于开花期、幼果期、转色期、果实膨大期根际施入,对不同用量黄腐酸肥处理下的叶片养分、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产量、果实品质及香气物质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T0相比,施用黄腐酸处理叶片的氮、磷、钾含量均显著提高,但超过一定浓度后叶片氮、磷含量出现下降(T5处理),葡萄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也显著提高,其中T3和T4处理葡萄的单株产量分别达到10.17 kg和10.57 kg,且葡萄果实可滴定酸含量较其它处理最低,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间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对照中未检测到松油醇、橙花醇和柠檬烯,T3和T4处理检测到的萜类香气物质种类最多,而且每种香气物质的含量比其他处理都高;本文试验条件下11~33 g/株为黄腐酸肥推荐用量,可为阳光玫瑰葡萄的优质高产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不合理膳食所导致的青少年健康问题层出不穷,重视食育的普及不仅有利于改善国民饮食习惯,还可使人们深入感受食物的意义.本文从食育内容、实践方式、实践主体等方面总结分析了国内外食育的特征和实施情况.基于国内外食育的对比,提出了以生物学课程为载体融入食育教学、联动多方力量共同推进食育和挖掘中国特色食育三方面建议,以期为中学食育的教学改革及食育教学资源的发掘提供思路.
本节课主要借助“AI学”平台推送层层递进的问题串,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自主学习等方式分析植物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科学家的各种实验,着力促进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土壤质量作为生态安全及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指标,对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为了解宁夏中部干旱带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现状,本文采集5个县域共40个土壤样品,参照宁夏土壤背景值诊断土壤中Cu、Zn、Pb、Cr、Mn和Ni等6种重金属污染现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污染程度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重金属元素变异系数范围为:26.10%~59.72%,其中Zn、Pb、Mn含量高于宁夏土壤背景值;土壤重金属含量插值空间分布差异性明显,呈现斑块状;单因子污染指数的平均值由大到小为:P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