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思政治教育在艺术类院校发展状况与分析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20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关于对艺术类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缺位这一状况,令人堪忧。以心理学、教育政策分析在读研究生的思想状态,结合院校办学思想、育人角度,提出了强化艺术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策略。
  艺术院校研究生思政教育在当今的教育体制下,针对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形成了以导师为主体,以高校研究生管理部门——研究生院(部)为辅助,以院系为纽带的三级研究生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在研究生的教育管理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作为有别于普通高等院校学生来说的艺术院校学子,他们有着普通高校学生的共性,也有着普通到校学生所不具备的个性。他们在其学习过程中,更多地释放自己的艺术气质的同时,也凸显出他们的张扬与棱角,表现出复杂的心理状态。因此,做好艺术类院校研究生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充分的必要性。
  一、艺术院校研究生成分构成及现状分析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颁发明确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意见》中提到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也给大学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
  艺术院校的研究生们在思考什么?他们想要学到什么,收获什么知识,以后要做什么,做哪一类人。从这个出发点出发探究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政教育方式。
  (一)生存压力
  目前,艺术院校的研究生学生专业构成不外乎来自以下三类:艺术类院校自己的学生升入研究生,其他艺术类院校学生跨校考入,普通高校学生跨校跨专业考入。他们来到这样的艺术院校的情况多种多样,错综复杂,这三类学生的有机结合,给思政教育工作者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自本校升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学生,大多数基于这样的一种考虑:深造。使得自己的艺术修养在这里,再经过几年的艺术熏陶更加精进,更好地在今后的艺术生涯里发展。
  外校考生选择这里学习,主要原因有几下几点:
  1.圆梦。在4年前的高等艺术院校考试失利的他们,进入本科学习以便有这这样的梦想,刻苦学习,踏入艺术圣殿。
  2.逃避。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竞争,他们忧虑重重,而选择考研,变成了逃避就业现实的不二选择。
  3.志向。这类研究生的数量有几年前的很少一部分,变成了现在的占大多数部分。依这种趋势,这类学生的出现会以一个数量级的方式递增。他们为何这样选择?从笔者角度分析,依旧是在他们的高考阶段,他们没有明确的学习方向,之一味地追求成绩,造成了他们来到大学的迷失。这种迷失和他们心中理想的生活,格格不入,最终一部分学生选择了自己想要的专业。
  (二)学习压力
  艺术类院校研究生,在艺术创作学习中,不可避免地要学习相关的理论、外语以及未来的专业论文、作品创作的课业压力。首先,通过外语水平考试、发表学术论文关系着他们最终能够顺利毕业、拿到学位;其次,研究生主观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的要求与实际学习中落后的艺术力之间的矛盾;再次,艺术创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由简入难的过程,勤奋、刻苦学习的同时,悟性、灵感也是一样重要。
  (三)外界诱惑
  首先,作为艺术院校的学子,较其他普通高等院校学生很可能过早地接触到社会这所大学。社会环境复杂多变,充满了诱惑。对还处于学习期的学生来说,既充满了机遇也富有挑战。见过了灯红酒绿、有怎会安于平淡枯燥的学习;其次,艺术创作是个集体性活动,一个人即使再优秀,也难于达到最高的巅峰。集体性活动,学子们有了更多的沟通,也有了更多的攀比;最后,艺术院校的研究生本来在数量上是有限的,在生活的内容是枯燥的,在研究创作中是鼓励的。
  二、研究生思政素养情势不容乐观
  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今天,艺术院校的研究生在艺术实践领域的实践者,受到了强烈的来自多方面的冲击与影响。有关矛盾的哲学原理告诉我们: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外因是内因的表现形式。从学生们自身特点出发,我们看到这种思政教育的教育监管缺位正在愈演愈烈。
  1.重视专业与轻轻政治的矛盾。这类院校研究生对所学的专业知识热情极高,有的不惜把专业学习视为成才的唯一标准,在追求创作的唯美、自由中,把自己独立于社会之外。
  这一情绪的产生,势必导致艺术院校大学生不愿意讨论政治话题、不关注国家的时政要闻、不参与政策性强的校园活动、更是对学校组织的政治理论课程学习充满的抵触,久而久之地影响了对学校开设的相关理论学习课程的旷课、逃课。
  2.个人主义与集体观念的矛盾。艺术院校研究生中的大多数,个人意识观念很突出,个人观念与集体观念产生强烈冲突时,往往按照他们所想,作出他们自认为是对的选择。
  从小接受艺术教育的艺术院校大学生多数来自城市、家庭条件好良好,他们的价值取向日趋功利化,重视自我。
  三、研究生思政“土壤”恶化
  提起针对院校中学生们的思政教育,一部分领导通常会用这几个词:讲道理、写材料、听报告这几句话敷衍了事。
  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是:各级部门对研究生的管理存在明显的漏洞。相比较本科生而言,对研究生的思政教育开展,被相关的课题研究、项目报告所替代。
  此外,在一些艺术院校中,组织管理机构的不明确,在教学实践中,充分体现在:导师“传道授业解惑”,职能部门——研究生院(部)定义自身的职能:安排和监督教学。而院系更是强调自己的主要责任在于管理本科生。导致的结果最终便是各自为政,互不通气,互不干涉。
  四、构筑思政体系,通往最高的艺术殿堂
  近年来,许多高校在针对这一特殊学子的教育中,进行了许多大胆有益的尝试,有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
  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艺术与生活的结合,将对学生们的教育收到更好的效果。
  1.大学生思政工作与艺术院校专业教学结合。充分利用艺术院校不同的学科的艺术(如美术、音乐、舞蹈、戏剧与影视),结合学生本专业发展要求、艺术思想等要素,开展多种多样、富有内涵的活动,使之与艺术类研究生的思政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引起情感的共鸣,更进一步地促进思想观念从外而内地转化。
  2.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结合。开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等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合时下某一话题,尝试进行的改革,便被动为主动,从而使学子么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主义优越性。
  我们看到成绩的同时,也不会忽略还有许多关于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还没有得到良好的开展。但是。随着教学实践的一步步深化,学科设置的逐步完善,相对滞后的研究生德育教育,必将会有一个跨越式的进步,积极探索,勤于实践,艺术院校思政工作必将有一个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王麟.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其他文献
持续改革使农村社会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农村才得以不断发展。新时期农村改革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只有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新农村建设才能真正打开局面,"三
文章将DEMATEL方法引入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农村合作经济制度建设中,从影响长吉图农村合作经济制度建设的因素着手,利用DEMATEL方法,对内部和外部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从
失地农民老化劳动力由于身体和技能限制成为逐渐边缘化的弱势群体。该劳动力群体城市融入是城镇化的内在需要,是社会稳定的客观需要,是城乡经济发展的积极促进因素。失地农民老
近些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建筑企业也有了不断的发展,总所周知,土建是在建筑大工程中占有很大的部分。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和深化改革阶段,城市化的不断
结合高校辅导员同时开展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矛盾与优势,构建有效心理干预机制,以班级为载体,明晰目标,发挥各大学生组织主力军作用,来促使德育与心理工作有效结合,使高校
针对川西地区钻井完井液在井壁上形成的泥饼完井后影响固井质量和造成油气通道堵塞的问题,进行了室内泥饼清除实验。通过实验得知,生物酶破胶剂和氧化破胶剂NaClO无法降解目前
本文概述了智能电表的工作原理与应用优势,同时讨论在智能电表日常维护中的常见问题。
<正>~~
期刊
近年来,在各级法院的审判实践中,借款纠纷呈现出直线上升的趋势。在很多人看来,借款合同是“明摆”着的事,“官司”好大,但事实上并不如此。本文对借款合同的公证的必要性及作用进
目的:评价成都市双流县第一人民医院的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2012-2013年的132例ADR报告进行汇总、分类,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