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护理小组在肿瘤晚期营养不良引起的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处理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yses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晚期营养不良引起的压力性损伤采用伤口护理小组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2018年8月至2020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肿瘤晚期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伤口护理小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通过将伤口护理小组运用在肿瘤晚期患者中,不仅可以预防压力性损伤,还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压力性损伤;营养不良;肿瘤晚期;伤口护理小组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1-0128-02
  压力性损伤主要指的是因为压力联合剪切力或长时间存在的压力等机械性影响阻碍机体组织微循环,影响液体回流而导致的一种皮肤损伤。肿瘤晚期患者因为长时间卧床,血液循环障碍,再加上往往合并营养不良,其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风险较高,并且具有病程长、迁延不愈的特点,若治疗不当,容易出现诸多并发症,尤其是败血症,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具有较大的危害性[1]。因此,本文研究了肿瘤晚期患者运用伤口护理小组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将我院2018年8月至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60例肿瘤晚期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年龄30~85岁,平均年龄(57.2±11.6)岁,其中女性12例、男性18例,肿瘤类型:7例为肝癌、1例为乳腺癌、19例为肺癌、2例为胃癌、1例为食道癌;观察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31~86岁,平均年龄(57.4±10.7)岁,肿瘤类型:5例为肝癌、2例为膀胱癌、2例为支气管癌、10例为肠癌、3例为子宫癌,6例为肺癌、2例为脑癌。入选标准:①临床资料完善;②患者同意参与研究。排除标准:①中途退出研究者;②依从性较差者;③意识障碍者。两组的年龄、性别等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組以常规护理为主,即对患者的皮肤进行清洁,使其保持干燥和清洁;协助患者合理摆放体位,定时帮助患者翻身,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使肢体压力减轻。观察组则采用伤口护理小组,具体如下:①组建伤口护理小组,1名护士长+5名护士,其中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负责对小组成员进行指导、培训,并且统筹整个小组工作;②护理小组的护理策略:护理人员需要通过协商制定评价量表,采用双方互相评价的方式,一旦出现不同意见,则需要进行协商解决,对于低风险者应该将后续的评估工作交给普通责任护士,每周对患者评价一次,对于中风险患者则应该由护理小组内的1名成员为其进行护理,而对于高风险者则需要由护理小组内的两名或两名以上成人进行护理。对于出现难免压力性损伤的患者,则应该由小组通过统筹护理计划的设计和分工协作进行护理。在位难免压力性损伤,患者进行护理时,应该给予患者制定最为积极的管理策略,由小组护士对患者进行评估,并全面分析危险因素,制定完善的管理策略,全面落实质量管理制度,并建立完善化的责任护理制度,比如,在患者入院首日对患者进行评估,并完成当日护理计划,在患者整个的住院过程中,每日都需要对患者进行复查,并对护理计划的质量进行评估,若出现未能落实的护理措施,则需要准确找出去未落实原因,比如减压床垫不足等,找出原因后应尽快解决问题。除此之外,对于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患者,需要每隔2周、一周和三日对患者进行一次重复评价,根据泡沫敷料移位和失效情况,及时帮助患者处理床上碎碎和衣物褶皱等相关问题,并对患者进行重新分级工或者采取针对性策略进行护理,如果患者属于难免压力性损伤,则需要立即为患者启动,难免压力性损伤管理预案,同时护理小组内的组长应该要求科室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及时发现与总结压力性损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避免因护理措施不当而引发患者出现造口并发症、大小便失禁以及皮肤损伤等并发症,并及时开展护理考核工作,公开考核结果,适当的给予考核成绩优异的护理人员一定的奖励,激发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为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完成提供充足的保障;③具体护理方法的实施: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运用预防器械如减压床,并且运用阴离子敷料、泡沫敷料、3 m透明敷贴以及赛肤润等材料,对受压部位皮肤进行保护;加强健康教育:运用简单易懂的语言,给患者讲解压力性损伤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一旦出现体位不适、皮肤热痛红肿等症状时,要及时告知护士,并且自觉维护床单清洁,使其保持平整,减少褶皱;营养支持:加强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肠内营养,满足机体营养需求,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预防胃潴留,使皮肤维持理想状态;皮肤护理:患者出汗后,要运用纸巾轻轻擦拭,将汗水吸去后,运用温水进行清洗,使皮肤保持舒适、干爽的状态;对于出现大小便失禁的患者,要及时清洁患者会阴部,并且每隔4~6 h,将“液体敷料”喷涂在患者会阴部,对皮肤进行保护;合理配置机械:在为患者进行护理时,应该合理配置减压床等预防性机械,而患者的其他局部皮肤应该使用3 m透明服帖、赛肤润、银离子敷料以及泡沫敷料等材料进行预防,从而更好的保护患者的受压皮肤;翻身护理:在患者翻身时,应该由多人合作协助患者完成翻身,避免患者出现扭伤的情况,该患者皮损修复后应组织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以此帮助患者改善机体功能,确保患者可以早日下地活动,有效减少患者的卧床时间;癌痛护理: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对患者进行常规的镇痛护理,还应该重点关注患者在清醒期间的体位管理,要求家属尽量多时间陪伴患者,减少患者床上的写简历启动,避免患者的皮肤因受到机械性摩擦而出现损伤,有效的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提高护理质量与效果。
  1.3观察指标 运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评价,有三个等级,分别为不满意、基本满意以及满意,并且对患者的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进行观察记录。
  1.4统计学分析 由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组间计数资料比较行c2检验,以P<0.05表示有差异。   2 结果
  2.1两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分别为3.33%(1/30)、16.67%(5/30),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
  2.2两组满意情况对比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组间对比有差异(P<0.05),详见表1。


  3 讨论
  在肿瘤晚期患者中,压力性损伤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也是降低患者生存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2]。有文献报道,住院患者的感染率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呈正比关系,不仅使患者的住院时间延长,升高病死率,还延长了护理时间,增加了护理成本[3]。在伤口护理小组中,通过定期组织小组成员参加学习和培训,能够使其正确认识压力性损伤,了解相关知识,增强预防意识,并且还可以提高自身护理专业技能,使患者症状减轻,对促进患者康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4]。同时,伤口护理小组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再结合疾病特点,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给予患者营养支持、皮肤护理以及泌尿系统护理等,能够减少危险因素,纠正患者的营养不良状态,使患者的皮肤保持干净和清洁,促进血液循环,从而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5]。
  对于压力性损伤来说,无论是其治疗还是预防均是国内外临床医疗研究中的重点内容,而且也是护理工作开展的难点与重点,患者若住院期间出现压力性损伤,不仅会使患者的住院时间延长,使经济负担加重,而且也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败血症等各种并发症,如果处理不及时,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直接导致患者死亡[6]。
  伤口护理小组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新型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的改变传统以患者疾病作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属于一种集合与预防管理和治疗管理为一体的护理模式,具体来说通过伤口护理小组可以根据患者的伤口造口具体情况为患者进行护理,并邀请临床经验丰富、理论知识和专业操作能力强的护理人员成立专门的护理小组,经过多人协商建立更加科学化、合理化的治疗流程与护理流程,更好的幫助患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7],同时,通过对实际情况进行定期分析与评估,并积极开展小组成员培训与考核,也可以进一步强化压力性损伤预防与治疗管理和监督工作的效果,有效的避免压力性损伤概率,进一步提高肿瘤晚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肿瘤晚期营养不良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通过运用伤口护理小组,一方面可以预防压力性损伤,减轻患者痛苦,另一方面还能使护理满意度提高,缓解紧张的护患关系,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陆美华, 黄胜. 伤口专业护理小组在肿瘤晚期难免压力性损伤预防中的作用[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 3(36): 140, 143.
  [2] 李春玲, 李燕如, 李秀红, 等. 改良住院患者预防脱管护理单的应用效果观察[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 17(7): 135-138.
  [3] 黄健敏, 张艳红, 谢绮雯. 风险管理联合跟进式健康教育在老年压力性损伤风险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20, 26(7): 64-67.
  [4] 高俊. 分析伤口护理小组对临床压力性损伤预防及治疗的意义[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 3(50): 50-51.
  [5] 邹凤娇, 赖巧蓉, 杜新香. 延续性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住院护理中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影响研究[J].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20, 9(1): 225-226.
  [6] 吴磊, 周济宏, 蒋琪霞. 2例4期压力性损伤继发鳞状细胞癌患者护理难点与临床特征分析及干预[J]. 护理学报, 2020, 27(6): 65-68.
  [7] 林琼, 林御贤, 赖雯娟. 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及对伤口愈合时间影响体会[J]. 黑龙江中医药, 2019, 48(3): 212-214.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质量控制小组模式应用在血透护理质量管理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5月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质量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质量控制小组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感染率、热源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消毒检测合格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临床教学过程中目标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实习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的神经内科临床医学专业规培学员100名展开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方法将规培学员均分成目标组50名,行目标教学,传统组50名,行传统教学。比较两组规培学员的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及教学优良率。结果:目标组规培学员专业理论、操作能力的成绩均较传统组高(P<0.05);目标组对规培学员运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宫颈分泌物联合宫颈超声,应用于早产预测中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具有早产症状的孕妇120名进行研究,对所有孕妇进行资料分析。本次研究选择对照实验进行两组随机分组,单组内设置60名产妇,分别记名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内产妇选择常规宫颈分泌物进行早产预测,而观察组内产妇则在宫颈分泌物的基础上增加宫颈超声进行检查,确认两组产妇在接受
【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86例钬激光碎石术患者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均分为观察组(43例,手术室护理)与对照组(43例,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护理前后心理状态、不良事件发生率、术中应激反应指标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质量对比(P<0.05);护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显
【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imaging,DTI)对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5~12月本院收治的56例胎龄<37周的早产脑损伤患儿为观察组,随机选择日龄相同、临床与颅脑MRI检查结果正常的足月新生儿56例为对照组,分29~33周(16例)、34~37周(40例)、37~42.周(56例)三个年龄组,全部进行颅脑常规MRI检查与DT
【摘要】目的:研究院前院内无缝隙急救护理配合创伤救治原则对老年严重多发伤救护的临床价值。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64例老年严重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救治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对比组(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采取创伤救治原则进行救护)和研究组(2020年1月至2020年8月收治,采取院前院内无缝隙急救护理配合创伤救治原则进行救护),每组32例。对比两组的院前救护时间、院内救护时间、现场转运
【摘要】目的:探究医院药房应用7S管理对于药学服务质量的提升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本院2019年1~5月药房药剂处方900份进行分析调查;于2019年10月作为临界点,对我院药房实施7S管理方法,抽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2月西药药剂处方900份进行分析调查,观察和对比管理方法实施前后的合理用药率、患者用药满意度。结果:7S措施实施前,药房药剂的合理用药率为68.00%;监督措施实施后,
【摘要】目的:研究中医护理在糖尿病延续性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中医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六个月的随访,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餐后2.h血糖(2hPBG)、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控制情况及临床并发症的发生情
【摘要】目的:制定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关于全静脉营养(TPN)医嘱规范化审核的药品基础数据,提高审方的计算速率、计算准确率,减少不合格TPN医嘱的错误执行率,减少药品浪费,节约药费。方法:根据药品的说明书、TPN方面的权威教材、论文,编订科室内部《PIVAS关于TPN医嘱规范化审核的药品基础数据》(后简称《基础数据》),提供给审方药师作为审核TPN医嘱的规范,同时进行电脑软件建模,摸索以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心电图(EKG)辅助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定位的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4月至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82例接受EKG辅助PICC置管的患者,以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95.12%,明显较对照组78.05%更高(P95分为非常满意,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