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昆仑库地蛇绿岩的地质特征及其形成环境

来源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Wang9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新藏公路沿线实际观察资料和前人的最新成果,总结了新疆西昆仑库地蛇绿岩的构造特征、层序及岩石学特征;对库地蛇绿岩形成时代、原始构造环境等有争议的关键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得出了有关库地蛇绿岩的如下新结论:①形成时代为中元古代—晚元古代,同位素年龄值为大于1661.9~698.36Ma;②形成于缓慢扩张的条件下,且没有经历过俯冲消减作用;③岩浆来源为弱亏损的、非单一的上地幔源,并受到了陆壳物质的混染;④原始构造环境为弧后盆地—岛弧—弧间盆地,属过渡性构造环境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observation data along the Xinsha highway and the latest achievements of predecessors,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tectonic characteristics, sequence and pet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Kudi ophiolite in West Kunlun, Xinjiang.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 of the formation age and original tectonic environment of the Kudi ophiolite The key issues of the dispute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and the following new conclusions about the Kudi ophiolite come into being: (1) the formation age is the Mesoproterozoic - the Late Proterozoic, the isotopic age value is more than 1661.9 ~ 698.36Ma; (2) formed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slow expansion and had not experienced subduction; (3) the source of magma was weakly depleted and non-single upper mantle source and was contaminated by continental crust; (4) the original tectonic setting was a backarc basin - Island arc - arc basin, is a transitional tectonic environment
其他文献
在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而新媒体新技术也处在高速发展的状态,文章将根据播客相关的学习理论,对播客的内含、传播特性进行分析,构建基于校园播客的影视学习平台,在应试教学中
ESP教学的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得大学英语基础阶段教学与双语教学更好的衔接了起来。文章分析了ESP教学作为二者衔接口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且阐述了ESP教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目的:对阿司匹林在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300例高血压患者,按照使用阿司匹林状况将其分3组,A组规律服药组,B组不规律服药组,
勉县-略阳结合带变质火山岩以基性和中基性岩石为主体,见有少量英安质火山岩。可区分为两种岩石-构造组合类型:一类为低钾高钛、轻稀土亏损的拉斑玄武岩,Ti/V、Th/Ta、Th/Yb、Ta/Yb表明其应属于MORB型玄武
于1986-1991年,应用地震地质方法,对台湾海峡的地震地层和地质构造进行调查。采用地震剖面资料,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对台西盆地的构造演化进行研究。认为该盆地由厦澎坳陷、乌丘屿坳
学术部是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的核心工作部门,以每年的国产影片主竞赛单元、小成本电影单元等评奖组织工作为核心,以相关研讨会、展映活动为特色,再加上全国大学生影评大
克里斯蒂·里比(Chris D.Nebe),美国蒙纳瑞克斯好莱坞电影公司总裁,拥有多年国际影视制作经验。由里比先生执导的系列纪录片《神秘中国》向全球观众介绍神秘中国、魅力中国、
全球变化研究已成为第四纪地质学中的热点,其中年代尺度的高灵敏度、高精度测量又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之一.Edwards工作表明,用热电离质谱(TIMS)技术研究珊瑚的~(238)U-~
松辽盆地所处地壳块段的纵向结构,依密度大小可分为上、中、下地壳.在上、中地壳间有一厚的3km的低密度层段.它可能是上地幔熔融物质析离出来的“流体相”在地壳中聚集的岩浆
华南武夷山北缘边界被绍兴—江山—东乡断裂带所限。该断裂带至少保留了三期构造事件的形迹。第一期发生在800Ma~900Ma的晚元古代,呈NW向SE的区域推覆韧剪变形运动,以构造混杂岩和区域绿片岩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