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主体性”美学——关于20世纪80年代美学演进的另一种陈述

来源 :当代文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kan8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迄今为止,"主体性"美学仍然是当代中国美学的主导范式。本文以此为线索,即以"主体性"美学的兴起与沉落为逻辑线索,简要勾勒出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当代美学的演进历程,并对这一思想历程的后果作一基本反思。中国当代美学的三种基本样式在一个基本的层面上误解了启蒙主体性的完整内涵,主体性原则要么被等同于工具理性,要么被等同于感性生命解放的生命主体性,失却了主体性建立社会规范、确立现代社会基本秩序的主体间性内涵,这是此后中国当代美学走向后现代审美主义立场的基本原因,对此我们必须予以深切的反省。
其他文献
当代中国存在一种本土民主的观念,这种观念经过了从理想到实践。从革命到建设的演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民主观念依次呈现为三种类型,即作为理想原初形态的广义民主,作为开国政治
价值追求作为人类意识的典型形式,随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同时又引导人类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全球化使世界各国各民族间互动的“动力密度”显著增强,促成利益互渗、风
目的:探讨参芪通脉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入选病例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20例,分别以参芪通脉胶囊、通心络胶囊配合西药治疗,并
【正】 三十年前,当意大利著名作家伊泰洛·卡尔维诺象从大海里捞针那样,完成了一百
春秋早期,楚国三代国君武王、文王、成王都非常重视法治问题,在他们的大力倡导和身体力行下,楚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其立法、司法以及法治理念等诸多层面均走在了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