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百星计划”与21世纪太空战

来源 :今日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g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俄新社网站报道,美国五角大楼资深官员近日称,美国有权自卫,保护国家太空利益,并能够阻止对手使用敌对太空能力。美国国家安全太空办公室主任在国会听政会上称,美国视有目的地干扰其太空系统为违背其权利的行为,美国将采取必要的行动保护其权利、能力以及太空行动的自由,包括必要时阻止对手使用与美国国家利益相悖的太空能力。总统布什2006年8月签署的国家太空政策规定,美国必须保持先进的太空防御,以用来对抗来自潜在对手的威胁。美国政府关于太空安全的政策和论调,绝非说说而已,精心谋划21世纪太空战,才是他们的真正目标。



  
  呼之欲出的“百星计划”
  
  近日,据美国《防务新闻》报道,美军正计划考虑联合北约成员国,在地球低轨道发射约100颗小型战术卫星,打造一个强大的“太空快速反应”军事联盟。
  “百星计划”由美国国防部提出,主要目的是“应对美国的对手日益强大的太空反击能力,一旦美国的卫星系统遭到攻击破坏,美国及盟国可以通过这一计划迅速恢复卫星能力。这个计划囊括了美国在北约组织中的26个盟国,每个北约盟国出资建造5颗”太空快速反应”卫星,与美国共享相关的情报信息,提升联合作战能力。
  “百星计划”设想将单个卫星的造价控制在2000万至3000万美元,从而保证在有限经费下有100颗小型战术卫星在地球低轨道运行,配合美国的高轨道大型军事卫星共同维护美国的太空优势。外界分析,“百星计划”是美国打的如意盘算。如果能够成功,将为美国节省大量军费,并进一步加强对北约盟国的控制。
  这不仅让人们想起神秘的间谍卫星“朦胧计划”。自冷战后期的里根时期,美国就开始了“朦胧计划”的最初论证。当时,由于美国的间谍卫星能力开始被别国查觉,美国担心当其卫星过境时敌方会采取隐蔽、伪装等措施欺骗,于是决定发射隐形卫星,让敌方难以发现。一般认为“朦胧计划”让卫星实现隐形的诀窍是让卫星小型化,减小在敌方侦测系统上的反射面积,同时在轨道上布设诱饵碎片,使卫星看起来像一些陨石残体。美国让整个“朦胧计划”处于高度机密下,外界难以了解其轨道等的参数,而在需要时卫星可以机动到侦察区域上空,更让他国难以提防。“朦胧计划”早期预算估计在50亿美元,第二颗卫星到2004年以后就逐渐失效,要让“朦胧计划”延续下去就要不停地花钱,数额可能高达95亿美元。
  由于“百星计划”与“朦胧计划”有众多相似之处,“朦胧”的夭折无疑给“百星计划”的命运增添了变数。“百星计划”与“朦胧”都是烧钱能手。“朦胧”的近百亿预算让人咋舌,“百星计划”也不是一个小工程。即使有关方面真能把单个卫星的成本控制在3000万美元以内,100枚卫星加上相关的发射、测控、地面设施等等开支,也将使整个计划的预算直逼数十乃至上百亿美元。此外,“朦胧计划”与“百星计划”在技术上很可能面对共同的困难。它们都力图追求小型化、机动、防监测、防打击等能力。“朦胧”在一二十年间发展缓慢、成本不断攀升,技术发展很不顺利。可以预计,“百星计划”在这些领域的进展同样不会有很大的突破。因此种种,“朦胧计划”与“百星计划”都难以说服国会和盟国。
  
  美欲重演星球大战
  
  “百星计划”无疑起源于这样一个逻辑起点,即:21世纪的战争不是陆战、海战或空战,而是一场太空战。近年来,白宫除了重启里根时代的“星球大战”计划之外,为维持其在太空的“绝对优势地位”,美国军方还在不断对太空军事能力进行“升级”。打算联合其北约盟友打造一个庞大的“百星计划”,从而建立起所谓的“太空快速反应联盟”,从而形成绝对的太空战略优势,就是这个计划的一部分。
  太空战的核心可以说是太空信息战,谁拥有了制太空权,谁就抢占了战略制高点。海湾战争可谓是第一场“天战”。战争期间,美军动用了几乎全部军用卫星系统,所使用的卫星总数达72颗,同时还征用了部分在轨的商业卫星,这些卫星构筑了笼罩在海湾上空的庞大“天网”,为多国部队提供了制胜的空间侦察监视、空间通信保障、空间导航定位和空间气象保障。伊拉克战争中,太空力量再显威力,由于掌握了制太空权,美军自始至终掌握着战争的主动。一些军事专家因此评价道:“伊拉克战争的战场等于处在美国天军的驾控之中。”
  事实上,美国一直把维护太空优势作为其国家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的优先目标。1998年,美国制定了《2020年构想》,明确提出太空作战的战略概念; 2000年7月,美军制定了《太空控制》这一纲领性文件,计划于2009年开始部署天基监视卫星,成立太空攻击队;21世纪初,美军还在科罗拉多州进行了以2017年为背景的太空战演习,尽管未发一枪一弹,但被许多战略专家认为是太空战的帷幕已逐渐拉开。
  无疑,华盛顿最新打造的“百星计划”,不但能进一步提升美国及其盟友的太空作战能力,还能为自己节约下一笔巨额军费,但其实施效果和前景却值得怀疑。一方面,华盛顿的盟友会否乖乖“埋单”就是个未知数。除了担心美国人对高技术转让的严苛政策可能使自己花了冤枉钱,一些欧洲国家也并不希望在军事等核心利益问题上过度依赖美国。此外,作为太空的绝对“老大”——美国人现在拥有太空中60%-70%的军用资产,目前在轨的约900颗卫星中,属于美国的占了一半以上,华盛顿再次主动发展其太空军事和情报力量,只会挑起世界新的不安甚至军备竞赛。
  当然,人类尝试将自己的印记向太空不断延伸的梦想值得尊敬,但必须牢记的是,正如1999年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在一次防止太空军事化会议上所言:“我们不能允许已经战火纷飞的本世纪将其恶果遗留给后世,到那时我们所能够利用的技术将会更可怕。我们不能坐视辽阔的太空成为我们地面战争的另一个战场。”
  
  启动太空战争实验室
  
  据美国媒体近日报道,美空军已开始实施两项规模庞大的太空作战模拟计划。这是美军打造未来战争模拟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开了美军一直以来秘而不宣的作战实验室计划的面纱。
  所谓作战实验室,就是通过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模拟技术,对未来作战环境、作战行动、作战过程以及武器装备性能等进行描述和模拟,使受训I者得到近似实战实装锻炼的高度模拟化的训练场所。
  美军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就将计算机模拟技术用于作战训练。1992年,美陆军率先建立了6个作战实验室,随后海军和空军也相继建立了各自的作战实验室。目前,美军已拥有30多个各类大、中型作战实验室。从重要性上来看,美军的作战实验室可以分为战略级实验室,战役级实验室,战术级实验室和技术实验室。
  美军即将进行的两项太空战实验室计划,一是“空军精确打击技术”模拟演示计划;二是代号为“利剑”的 航空高技术演示计划。
  美军太空战实验计划现已经完成全面验证。在“卫星跟踪设想”、“太空控制条令”、“对重返大气层宇宙飞行器的卫星跟踪设想”、“银河之路太空战斗机”、“太空鹰眼”、“GPS系统的太空运用”等方面的准备已经完成,具体演练计划都已经交给空军,即将开始实际操作。
  
  成立新机构整合太空战机器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军方官员日前透露,美军新成立了一个“太空作战反应办公室”。该办公室设立在新墨西哥州科特兰空军基地,由美国陆海空三军、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国家侦察局、国家航空航天局联合成立。据称,该办公室将负责在必要情况下迅速更换或增加美国的卫星。设立这个机构的原因是近来有国家在反卫星武器方面取得突破,美国需要采取措施弥补其卫星的“脆弱性”。
  看起来这是在卫星系统遭到打击后进行应急补救的被动防御,但从办公室的人员组成与地理区位背景看,该办公室的职能不只是被动反应,而是有能力组织太空反击、甚至主动攻击。这个办公室除有太空科研与发射部门参与外,还有美国三军和情报部门人员,这表明办公室的军事职能很强。虽然从平时的分工看,美国三军和情报部门只是卫星的用户,但一旦军用卫星被有意摧毁,几乎可以肯定,太空领域的军事报复行动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另一方面,太空作战反应办公室所在地也是玄机重重。新墨西哥州科特兰空军基地表面看是军民两用机场,但实际上有资料表明这里的地下存放着大量核弹头,而且驻有美国空军太空司令部的重要机构——空间发展与测试联队,这个部门一直被外界怀疑有作战职能。耐人寻味的是,这个部门原来的主管就是太空作战反应办公室的新负责人麦克劳克林。
  由科特兰空军基地向南约300公里就是著名的白沙导弹试验场。1997年10月,美国陆军在这里首次使用中红外先进化学激光器进行了摧毁在轨卫星的试验。2005年11月起,这里又开始承担战区高空区域防御系统(THAAD)飞行试验,而THAAD作为导弹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拦截来袭导弹,更能攻击太空中的卫星。
  从办公室的选人到选择地理位置,让人不需要太多想象力可以看出太空作战反应办公室的端倪:这是一个综合协调各军种、国家情报部门与太空研发力量的专门办公室,协调着卫星研制、发射工作,同时与太空战系统中的地基激光和动能拦截弹分系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上述特点使它不仅能在美国的卫星系统遭到攻击后及时进行修补,而且能在需要时协调各方力量,主动实施太空战的攻击行动。
  
  (责任编辑 赵忠范)
其他文献
2007年四季迎春拍卖会将于元月26、27日在北京青蓝大厦三层进行预展,28日拍卖。瓷器杂项718件,玉器、翡翠、田黄150件,书画333件,此次拍卖会以1201件的精巧阵容打开新春拍场,在春节前夕给收藏市场注入丝丝暖意。    瓷器杂项的718件拍品中亮点颇多,御用铜胎珐琅绘黑地缠枝花开光花鸟纹双兽面灵芝钮香熏,估价800到1000万之间,造型优美,双兽耳形象生动,铜胎上珐琅刻划纹饰细致入微,底
期刊
当今世界进入信息时代,国家和民族间的距离在拉近。特别是作为人类共同财富的文化艺术,国家民族间的交流与合作甚至融会是大势所趋。在此大背景下,关于东西方文化和艺术的交流与合作问题,是人们极为关注并期待得到正确结论的重大问题。不久前,我国著名画家、学者崔自默博士和英国访问学者亚历山大先生相会于北京坦博艺苑默艺空间,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们思想火花的碰撞、渊博知识的表述、充满智慧的语言风格,读来令人
期刊
对了解当今国际问题的中国民众来说,伊拉克总统塔拉巴尼肯定不是个陌生的政治人物。这不仅因为伊拉克作为新闻热点而经常见诸报章,还由于这位伊拉克总统与中国有着特殊的缘分和感情。    第一个访问中国的伊拉克总统    6月20日,伊拉克总统贾拉勒·塔拉巴尼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一周的国事访问。塔拉巴尼也成为中伊1958年建交以来首位访华的伊拉克总统。访华期间,国家主席胡锦涛、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
期刊
可突破任何反导系统    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伊万诺夫近日向俄总统普京汇报说,俄制最新型“伊斯坎德尔”战役战术导弹系统已完成试验。伊万诺夫称,俄军将于2005年采购该型导弹,“我们的步兵部队终于可以装备现代化的战术导弹系统了。”  “伊斯坎德尔”导弹(北约的代号为SS-×-26)最主要的特点是采用了隐形的技术。除此之外,还装备有特别操纵系统,可在飞行中完成剧烈的机动动作。“伊斯坎德尔”在做机动动
期刊
在美国和伊朗举行直接会谈前后,国际媒体对两国关系发展有许多预测,众说不一。但基本的看法是,隔绝甚至敌对了20多年后的两国能坐在同一个桌子上谈各自的看法,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进展。说是“破冰会谈”应该是比较恰当,然而要使两国关系取得实质性改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美国和伊朗这对“冤家”终于公开进行了直接会谈,这是国际社会所期待的,也是美伊两国各自利益能需要。被外界普遍称为“破冰”会谈,使人们看到了两
期刊
在以色列政坛素有“常青树”之称的佩雷斯1923年出生于波兰,从政已有50多年。佩雷斯此前曾任以色列总理,还担任过财政部长、外交部长、国防部长等多个内阁重要职务,并获得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  6月13日,在以色列议会举行的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副总理佩雷斯作为唯一候选人,以86票的压倒性多数当选为以色列第9任总统。  以色列议长达利娅·伊齐克13日下午宣布计票结果,议会120名议员中投赞成票的有
期刊
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三届政府就职典礼7月1日上午在香港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中央政府关于香港大政方针的宗旨,就是为了香港好、为了香港明天更好,就是为了香港同胞好、为了香港同胞明天更好。胡锦涛表示相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大香港同胞同祖国人民心连心、肩并肩,一定能够创造香港发展的新辉煌,一定能够为实现中华民
期刊
英国执政党工党新任领袖布朗6月27日下午应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邀请前往白金汉宫,接受女王授权组建新一届内阁,并从女王手中接受御玺,正式就任英国首相。  布朗随后在首相府发表讲话说:“我将竭尽全力倾听英国公众的呼声,改革住房、教育、卫生服务体系,努力为英国人民服务,充分发挥英国公众的潜力,使英国成为21世纪的全球成功典范。”    天生就是搞政治的料    布朗从布莱尔手中接过相印实属不易。为走到
期刊
6月22日,来自中国的沙祖康在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亲自主持的就职仪式上,正式宣誓就任联合国负责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副秘书长。沙祖康此前任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团长。就职仪式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潘基文的办公室举行。在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米吉罗和其他几位副秘书长的见证下,沙祖康将左手放在《联合国宪章》上面,举起右手宣誓:将依照忠诚、严谨和良知的原则履行职责,一切皆以维护联合国利益为念。
期刊
今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香港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10年来,香港成功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保持了繁荣稳定的局面,国际社会对此予以高度评价。    英国外交大臣:香港前途将一片光明    英国新任外交大臣戴维·米利班德7月1日表示,香港回归十年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一国两制”得到成功落实,香港的前途将一片光明。  米利班德是在一份纪念香港回归十周年的声明中作此表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