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究将锌剂联合叶酸应用于小儿腹泻治疗中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可用价值。方法:将本院接治的所有小儿腹泻病患儿的个体状况以及相关临床资料进行收集与总结,在获得家属同意后选择2016年6月至2019年1月间收治的46例患儿纳入研究作为实验对象,所有患儿在入院时经由数据库随机抽选法将其进行两组,均分记录为对照组(n=23)与实验组(n=23)。对照组患儿接受叶酸治疗,实验组患儿在给予叶酸治疗的同时加上锌制剂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和症状缓解时间。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73.91%,两组相对比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症状缓解时间,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叶酸和锌制剂联合治疗方案应用于小儿腹泻病患儿的治疗中,和单一叶酸相比治疗效果更优,可以缩短患儿的恢复时间,提高治疗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叶酸;锌制剂;小儿腹泻病;治疗方案
【中图分类号】R72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0-0038-01
小儿腹泻病是临床上的常见儿童胃肠道疾病,其发病因素包含胃酸分泌异常、肠胃运动功能障碍、Hp感染等,被分为器质性消化不良和功能性消化不良[1]。叶酸联合新制剂辅助治疗方案,对于快速缓解儿童症状来说有积极意义,能够有助于提高儿童的机体抵抗力,同时还能够纠正儿童胃肠道内菌群紊乱的状况[2]。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接治的所有小儿腹泻病患儿的个体状况以及相关临床资料进行收集与总结,在获得家属同意后选择2016年6月至2019年1月间收治的46例患儿纳入研究作为实验对象,所有患儿在入院时经由数据库随机抽选法将其进行两组,均分记录为对照组(n=23)与实验组(n=23)。对照组患儿的性别数据记录为(男:12例;女:11例),患儿的年龄信息区间介于3个月-5岁,平均年龄(3.1±0.5)岁;实验组患儿的性别数据记录为(男:11例;女:12例),患儿的年龄信息区间介于6个月-4岁,平均年龄(2.9±0.7)岁。
所有患儿家属均对本次实验知情且在自愿前提下签订知情同意书。将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等临床数据进行对比差异不显著,且患儿个人资料之间的差异不会对本次研究成果造成影响,具有较高的对比价值(P>0.05)。
1.2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抗感染、补充水分和营养等治疗,同时注意对其生命体征进行检测。
对照组患儿接受叶酸治疗,用药方式为口服用药,每日用药一次,每次用药剂量一粒即可。
实验组患儿在给予叶酸治疗的同时加上锌制剂治疗,叶酸的服用方式同对照组,给予患儿葡萄糖酸锌进行治疗用药方式。用药为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每日用药两次,每次用药剂量为10ml。
所有患儿连续治疗10天,在治疗过程中对所有患儿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并告知家属应保持饮食清淡,禁食油腻、生冷等食物,多食易消化、高蛋白的食物,让患儿保持充足的睡眠。
1.3 评价标准
应用本院自制表格记录和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患儿腹泻频率明显降低,排便频次和性质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基本消除为显效;患儿腹泻和其他症状得到缓解,排便基本恢复正常为有效;患儿腹泻和其他临床症状未得到改善,大便频次和性质均未变化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 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实验数据均由统计人员录入Excel表格后,采用统计软件SPSS19.00进行实验统计学计算。文中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均数±标准差)分别选择X2、T值进行统计分析,若各实验结果中p
【关键词】叶酸;锌制剂;小儿腹泻病;治疗方案
【中图分类号】R72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0-0038-01
小儿腹泻病是临床上的常见儿童胃肠道疾病,其发病因素包含胃酸分泌异常、肠胃运动功能障碍、Hp感染等,被分为器质性消化不良和功能性消化不良[1]。叶酸联合新制剂辅助治疗方案,对于快速缓解儿童症状来说有积极意义,能够有助于提高儿童的机体抵抗力,同时还能够纠正儿童胃肠道内菌群紊乱的状况[2]。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接治的所有小儿腹泻病患儿的个体状况以及相关临床资料进行收集与总结,在获得家属同意后选择2016年6月至2019年1月间收治的46例患儿纳入研究作为实验对象,所有患儿在入院时经由数据库随机抽选法将其进行两组,均分记录为对照组(n=23)与实验组(n=23)。对照组患儿的性别数据记录为(男:12例;女:11例),患儿的年龄信息区间介于3个月-5岁,平均年龄(3.1±0.5)岁;实验组患儿的性别数据记录为(男:11例;女:12例),患儿的年龄信息区间介于6个月-4岁,平均年龄(2.9±0.7)岁。
所有患儿家属均对本次实验知情且在自愿前提下签订知情同意书。将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等临床数据进行对比差异不显著,且患儿个人资料之间的差异不会对本次研究成果造成影响,具有较高的对比价值(P>0.05)。
1.2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抗感染、补充水分和营养等治疗,同时注意对其生命体征进行检测。
对照组患儿接受叶酸治疗,用药方式为口服用药,每日用药一次,每次用药剂量一粒即可。
实验组患儿在给予叶酸治疗的同时加上锌制剂治疗,叶酸的服用方式同对照组,给予患儿葡萄糖酸锌进行治疗用药方式。用药为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每日用药两次,每次用药剂量为10ml。
所有患儿连续治疗10天,在治疗过程中对所有患儿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并告知家属应保持饮食清淡,禁食油腻、生冷等食物,多食易消化、高蛋白的食物,让患儿保持充足的睡眠。
1.3 评价标准
应用本院自制表格记录和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患儿腹泻频率明显降低,排便频次和性质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基本消除为显效;患儿腹泻和其他症状得到缓解,排便基本恢复正常为有效;患儿腹泻和其他临床症状未得到改善,大便频次和性质均未变化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 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实验数据均由统计人员录入Excel表格后,采用统计软件SPSS19.00进行实验统计学计算。文中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均数±标准差)分别选择X2、T值进行统计分析,若各实验结果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