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国内玉米现货市场总体基本平稳,局部地区价格涨跌互现; 大连玉米有止跌企稳迹象, 但弱势格局并未改变。
东北地区玉米市场总体平稳。黑龙江哈尔滨地区玉米收购价格在1000~1010 元/吨左右, 水分27%, 弱势平稳, 购销清淡。吉林长春地区粮库水分14%玉米收购价1300元/吨, 车板价为1390元/吨。近日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格基本稳定, 长春大成1350元/吨, 公主岭黄龙1360 元/吨, 松源赛力事达1270 元/吨, 由于厂家玉米库存也已经近饱和, 日收购量出现明显减少。辽宁沈阳地区烘干塔玉米收购价1160 元/吨左右, 水份27%~29%, 折干玉米1400~1410 元/吨, 行情基本稳定。
黄淮地区玉米行情总体平稳。河南郑州地区15%左右水分玉米收购价1490 元/吨左右, 周口地区水分14%~15%玉米收购价1470 元/吨, 驻马店收购价格1440 元/吨左右, 信阳地区1450 元/吨。河北石家庄地区淀粉企业玉米收购价1500 元/吨, 饲料企业收购价格1480~1490 元/斤, 贸易商收购价格1470 元/吨。山东枣庄地区玉米加工企业挂牌收玉米报1540元/吨, 水分15%左右, 基本平稳。天津地区玉米饲料厂收购价1460 元/吨, 水分16%以内, 杂质2%以内,农村收购价格1400 元/吨, 行情稳定, 质量一般。南方销区玉米价格局部地区有涨有跌。四川成都地区河南产中等( 水分15%) 玉米到站价1650 元/吨,稳定, 东北玉米到站价在1680 元/吨左右, 下跌10~20元/吨左右。湖南长沙地区东北产玉米到站价1450~1550 元/吨, 湖北武汉地区中等玉米到站价1640~1650 元/吨, 云南昆明地区中等玉米站台价1530 元/吨, 安徽合肥地区中等到站价1540 元/吨, 江西南昌地区水分16%的东北玉米到站价1620 元/吨, 河南产玉米到站价1600 元/吨左右, 江苏地区水分14%的河北玉米到站价1600~1630 元/吨, 东北玉米到站价1640 元/吨。
港口玉米行情总体平稳, 局部港口仍有所下跌。大连港水分15%, 容重680 玉米的平仓价1480 元/吨; 锦州港内质量最好干粮收购价在1430~1440 元/吨左右, 湿玉米收购价1300~1320 元/吨; 广西南宁港东北产中等玉米码头价1680 元/吨, 下跌30~40 元/吨左右; 福建福州地区中等玉米码头价1660 元/吨,下跌10~20 元/吨左右; 蛇口港15%水分、2 等玉米报价1570 元/吨, 库存压力很大, 短期内仍有下跌的空间。
上周大连玉米探低回升, 整体振荡区间进一步下移, 继续保持逢反弹沽空, 急跌时平仓的操作思路。主力合约C0709 下跌20 点, 报收1644 元每吨。从技术上看, C709 合约有止跌企稳迹象, 但是日K 线图上均线系统仍呈空头发散排列, 弱势格局仍将持续。周K线图上, 期价上行受到均线系统的压制, 期价上行压力沉重。总体上技术面依然偏弱, 但是单边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也较小, 估计后期仍将以振荡行情为主。
就当前市场基本面来讲, 东北市场弱势平稳, 华北黄淮市场价格坚挺, 南方销区玉米价格有涨有跌,港口玉米行情总体平稳, 局部港口仍有所下跌, 新增玉米出口配额对市场影响程度有限。目前的国内玉米市场仍然缺乏利好消息的刺激, 估计短期内仍会延续调整态势。
1.东北市场压力依然较重, 短期内难有大的波动。随着天气的逐步回暖, 东北业已进入春耕季节, 农户出售玉米数量仍会放量增长。目前的东北市场玉米价格虽然弱势企稳, 但市场购销相对平淡。由于深加工企业库存已经基本饱和, 企业的收购量明显减少。据调查, 目前东北地区加工企业的玉米库存普遍在2~3 个月, 少数企业达到了4 个月, 农户及贸易商手中也有20%以上的玉米待售, 市场供应形势较往年宽松, 现货市场价格上行阻力较大, 估计短期内价格大幅变动的可能性不大。
2.华北地区玉米库存不断减少, 后期价格仍会坚挺平稳。近期华北地区玉米流通量相对前期明显放大, 流向山东、发往南方的玉米数量增多, 价格表现坚挺。目前河北省石家庄地区淀粉企业收购价格已涨至0.75 元/斤, 饲料企业收购价格已涨至0.74~0.745 元/斤, 贸易商业由前期的收购价格0.725~0.73 元/斤调至0.735 元/斤。就当前关内产区玉米库存来看, 山东、河南库存量均比去年同期有所降低, 河北玉米存量相对多些, 可能会延续到接新前。后期随着关内产区玉米库存的不断降低, 玉米供给将会面临不足的情况, 华北玉米价格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坚挺, 但后期随着东北玉米的不断入关, 其价格的上涨幅度也相对有限。
3.养殖业恢复较为缓慢, 南方销区饲料企业“五一”节前批量采购并未启动。由于养殖业恢复较为缓慢, 畜禽存栏量同比大幅下降, 以致饲料销售不畅, 玉米消费量较为疲弱, 使得南方饲料企业库存玉米使用期相对延长。据了解, 目前四川成都、湖北武汉、广西南宁和天津等地一些饮料厂玉米库存量仍约有1 个半月, 其它多数饲料企业玉米库存约有1 个月左右,导致南方饲料企业玉米补库迟缓, 购销市场采购需求平淡, 部分地区玉米价格弱势走低。饲料企业一般仍采取边购边用方式维持生产所需, 基本保持原有库存水平, 批量采购备货或建仓较为谨慎。
4.新增出口配额对当前的弱势玉米市场有一定提振作用, 但其影响不是很大。近期有消息称, 政府已经发放了300 万吨玉米出口配额, 2008 年2 月底到期。其中120 万吨玉米配额, 必须在今年6 月或7 月底使用, 否则将失效。作为政府授权的两大玉米出口商中粮集团拿到了其中的40 万吨配额, 吉林粮食集团拿到了30 万吨配额, 剩余的配额将分配给华北和东北地区的玉米出口省份。同时贸易商和行业官员也称, 政府可能发放今年下半年的玉米出口配额, 出口商可能愿意降低玉米报价, 以便加快玉米销售。就目前来看, 新增出口配额的市场传闻, 将对近期我国玉米市场的弱势格局产生一定程度的利好影响, 但其影响程度也不会很大。一方面前期的炒作对市场的影响已基本显现, 另一方面春节以来国内玉米市场较为低迷, 供给充足, 短期内100 多万吨的出口配额对市场的影响不是很大。
东北地区玉米市场总体平稳。黑龙江哈尔滨地区玉米收购价格在1000~1010 元/吨左右, 水分27%, 弱势平稳, 购销清淡。吉林长春地区粮库水分14%玉米收购价1300元/吨, 车板价为1390元/吨。近日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格基本稳定, 长春大成1350元/吨, 公主岭黄龙1360 元/吨, 松源赛力事达1270 元/吨, 由于厂家玉米库存也已经近饱和, 日收购量出现明显减少。辽宁沈阳地区烘干塔玉米收购价1160 元/吨左右, 水份27%~29%, 折干玉米1400~1410 元/吨, 行情基本稳定。
黄淮地区玉米行情总体平稳。河南郑州地区15%左右水分玉米收购价1490 元/吨左右, 周口地区水分14%~15%玉米收购价1470 元/吨, 驻马店收购价格1440 元/吨左右, 信阳地区1450 元/吨。河北石家庄地区淀粉企业玉米收购价1500 元/吨, 饲料企业收购价格1480~1490 元/斤, 贸易商收购价格1470 元/吨。山东枣庄地区玉米加工企业挂牌收玉米报1540元/吨, 水分15%左右, 基本平稳。天津地区玉米饲料厂收购价1460 元/吨, 水分16%以内, 杂质2%以内,农村收购价格1400 元/吨, 行情稳定, 质量一般。南方销区玉米价格局部地区有涨有跌。四川成都地区河南产中等( 水分15%) 玉米到站价1650 元/吨,稳定, 东北玉米到站价在1680 元/吨左右, 下跌10~20元/吨左右。湖南长沙地区东北产玉米到站价1450~1550 元/吨, 湖北武汉地区中等玉米到站价1640~1650 元/吨, 云南昆明地区中等玉米站台价1530 元/吨, 安徽合肥地区中等到站价1540 元/吨, 江西南昌地区水分16%的东北玉米到站价1620 元/吨, 河南产玉米到站价1600 元/吨左右, 江苏地区水分14%的河北玉米到站价1600~1630 元/吨, 东北玉米到站价1640 元/吨。
港口玉米行情总体平稳, 局部港口仍有所下跌。大连港水分15%, 容重680 玉米的平仓价1480 元/吨; 锦州港内质量最好干粮收购价在1430~1440 元/吨左右, 湿玉米收购价1300~1320 元/吨; 广西南宁港东北产中等玉米码头价1680 元/吨, 下跌30~40 元/吨左右; 福建福州地区中等玉米码头价1660 元/吨,下跌10~20 元/吨左右; 蛇口港15%水分、2 等玉米报价1570 元/吨, 库存压力很大, 短期内仍有下跌的空间。
上周大连玉米探低回升, 整体振荡区间进一步下移, 继续保持逢反弹沽空, 急跌时平仓的操作思路。主力合约C0709 下跌20 点, 报收1644 元每吨。从技术上看, C709 合约有止跌企稳迹象, 但是日K 线图上均线系统仍呈空头发散排列, 弱势格局仍将持续。周K线图上, 期价上行受到均线系统的压制, 期价上行压力沉重。总体上技术面依然偏弱, 但是单边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也较小, 估计后期仍将以振荡行情为主。
就当前市场基本面来讲, 东北市场弱势平稳, 华北黄淮市场价格坚挺, 南方销区玉米价格有涨有跌,港口玉米行情总体平稳, 局部港口仍有所下跌, 新增玉米出口配额对市场影响程度有限。目前的国内玉米市场仍然缺乏利好消息的刺激, 估计短期内仍会延续调整态势。
1.东北市场压力依然较重, 短期内难有大的波动。随着天气的逐步回暖, 东北业已进入春耕季节, 农户出售玉米数量仍会放量增长。目前的东北市场玉米价格虽然弱势企稳, 但市场购销相对平淡。由于深加工企业库存已经基本饱和, 企业的收购量明显减少。据调查, 目前东北地区加工企业的玉米库存普遍在2~3 个月, 少数企业达到了4 个月, 农户及贸易商手中也有20%以上的玉米待售, 市场供应形势较往年宽松, 现货市场价格上行阻力较大, 估计短期内价格大幅变动的可能性不大。
2.华北地区玉米库存不断减少, 后期价格仍会坚挺平稳。近期华北地区玉米流通量相对前期明显放大, 流向山东、发往南方的玉米数量增多, 价格表现坚挺。目前河北省石家庄地区淀粉企业收购价格已涨至0.75 元/斤, 饲料企业收购价格已涨至0.74~0.745 元/斤, 贸易商业由前期的收购价格0.725~0.73 元/斤调至0.735 元/斤。就当前关内产区玉米库存来看, 山东、河南库存量均比去年同期有所降低, 河北玉米存量相对多些, 可能会延续到接新前。后期随着关内产区玉米库存的不断降低, 玉米供给将会面临不足的情况, 华北玉米价格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坚挺, 但后期随着东北玉米的不断入关, 其价格的上涨幅度也相对有限。
3.养殖业恢复较为缓慢, 南方销区饲料企业“五一”节前批量采购并未启动。由于养殖业恢复较为缓慢, 畜禽存栏量同比大幅下降, 以致饲料销售不畅, 玉米消费量较为疲弱, 使得南方饲料企业库存玉米使用期相对延长。据了解, 目前四川成都、湖北武汉、广西南宁和天津等地一些饮料厂玉米库存量仍约有1 个半月, 其它多数饲料企业玉米库存约有1 个月左右,导致南方饲料企业玉米补库迟缓, 购销市场采购需求平淡, 部分地区玉米价格弱势走低。饲料企业一般仍采取边购边用方式维持生产所需, 基本保持原有库存水平, 批量采购备货或建仓较为谨慎。
4.新增出口配额对当前的弱势玉米市场有一定提振作用, 但其影响不是很大。近期有消息称, 政府已经发放了300 万吨玉米出口配额, 2008 年2 月底到期。其中120 万吨玉米配额, 必须在今年6 月或7 月底使用, 否则将失效。作为政府授权的两大玉米出口商中粮集团拿到了其中的40 万吨配额, 吉林粮食集团拿到了30 万吨配额, 剩余的配额将分配给华北和东北地区的玉米出口省份。同时贸易商和行业官员也称, 政府可能发放今年下半年的玉米出口配额, 出口商可能愿意降低玉米报价, 以便加快玉米销售。就目前来看, 新增出口配额的市场传闻, 将对近期我国玉米市场的弱势格局产生一定程度的利好影响, 但其影响程度也不会很大。一方面前期的炒作对市场的影响已基本显现, 另一方面春节以来国内玉米市场较为低迷, 供给充足, 短期内100 多万吨的出口配额对市场的影响不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