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技术的发展前景和应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love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前段时间,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一个极度繁荣的局面,现代化的花园住宅里暖通工程的发展与房地产开发一荣俱荣。筑节能是建筑发展的基本趋势,也是当代建筑科学技术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毫无疑问,随着建筑业的迅猛发展给暖通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暖通技术;发展前景;工程建筑
  引言
  由于经济和科技水平所限,我国现代化建筑工程水平严重滞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人们为了追求经济而大力开发资源,这使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现已致力于“绿色、环保、节能”产品的大力开发,打造绿色生态建筑已然成为今后建筑行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它不仅能够使能源的利用率有效提高,同时还能够降低建筑成本。暖通技术便可以为此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给工程建筑业注入一剂新鲜的血液,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一、暖通技术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人们渴望一丝清凉抵抗炎热的夏天,虽然想了很多方法,但结果差强人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一步一步克服各种各样的技术困难,将原是奢侈品的空调送进千家万户。暖通工程包括空调、采暖及通风等系统,安装起来较为复杂。一般是桩基工程结束后就开始暖通安装工程的预埋及预留工作,但绝大部分工作量都是在整个建筑工程的后期进行的。要做好暖通安装工程的施工,必须认真翻阅图纸,联系工程实际做好施工计划,并依据现行规范、设计要求等进行全过程管理控制。但是暖通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集中供热目前正受到其他采暖能源和供应方式的有力竞争
  (二)氧化硫污染的问题。以前我国的供热锅炉主要以中小燃煤锅炉为主,量大面广。由于中小锅炉烟气排放高度低,对城市环境空气的污染相对较大,控制中小燃煤锅炉造成的低空污染是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关键之一。因而应积极寻求脱硫效率高、运行费用低、一次投资少的好技术项目。
  二、城市供热技术未来发展展望
  预计今后十年,集中供热企业将实现由粗放型经营到质量、效益型的转变,集中供热效率的提高有赖于技术发展的创新与推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供热自动化控制水平提高
  锅炉自动控制、换热站自动控制、无人值守自动供热机组等将得到广泛应用、自动化控制水平的提高,不仅保证了供热的可靠性,而且提高了供热效率。
  (二)城市热、电、冷联产快速发展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既需供热又供冷的公用建筑大量增加,一些城市以热电厂为热源,实行热、电、冷联供。夏季热负荷的增加,使热电厂的综合效益明显提高。
  (三)开始使用洁净燃料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意识的加强,以油、气、水煤浆等洁净的燃料代替煤炭而作为都市使用的主要一次能源已成为必然趋势。部分城市开始发展燃气一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热电厂,已达到高效、节能、减少污染、提高电网调峰能力的目的。
  (四)供热新能源开发方兴未艾
  地热能、核能、热泵、垃圾焚烧、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日益得到重视,促进了供热能源结构的调整,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能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能源的发展往往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具有关分析,近几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维持在约10%,但能源的增长率只有3%-4%。在我国的能源利用的能源率只30%左右。这样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节能。建筑节能是建筑发展的基本趋势,也是当代建筑科学技术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如何使空调暖通技术节能使人们普遍关系的一个问题:
  1.使用热回收装置节能
  夏季气候炎热,空调排风温度要比室外新风温度低,室内的含湿量也比室外新风的含湿量低。这时可以采用热回收装置来实现新风与排风的热交换,这样能够使新风的湿度和温度有效降低。反之,由于冬季气候寒冷,空调排风温度比室外新风温度高,排风的含湿量也比室外新风的含湿量高,这时可以利用热回收装置对新风进行加湿和预热,使新风的湿度和温度快速上升。在绿色生态建筑中利用热回收装置来实现节能的具体做法如下:将热交换器安装在排风出口处,这样新风与排风就能通过各自的管道实现间接接触换热对新风进行预热可以通过利用排风余热来实现,这样排风余热就得到了有效利用,从而达到了节能的最终目的。
  该产品不仅节能,而且还能对建筑物室内的空气质量进行极大的改善,它可以在生态建筑的中央空调系统中使用,同时也能够在使用家庭空调器的普通建筑中使用。
   2.采用变流量技术节能
   采用变流量技术能够有效实现绿色生态建筑的节能,在对空调暖通系统进行设计时,需按照当地气象条件最为不利的时候设计,因此空调暖通系统在绝大部分时间里,它的设计负荷要比实际负荷大,并且实际负荷是时刻变化的。在最大限度节约能源,同时满足时刻变化的负荷要求的前提下,能够对空调暖通系统进行有效地动态控制是最近几年空调暖通技术领域的重点研发方向。
  三、筑节能产业发展中暖通技术分析
   目前建筑节能实施主要对建筑规划设计、建筑外墙、屋顶、门窗等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以及采暖、通风、空调系统等方面进行控制,建筑节能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建筑技术,这些技术实施不仅可以降低建筑物本身的能耗,同时也提高了室内居住的舒适性,大大提高了生活的品质。
  (一)建筑体形及围护结构构造设计
   节能建筑的规划设计就是说在冬季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能来取暖,多获得热量和减少热损失;夏季最大限度地减少得热和利用自然能来降温冷却。基于能量损耗的考虑,设计者应该在科学、可靠的基础上优化对建筑位置、建筑形体、建筑朝向的设计,必要时利用建筑能耗模拟软件对设计方案进行模拟预测与优化。
  (二)改善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
   众所周知对于采暖、通风、空调系统而言,通过围护结构的冷(热)负荷占有很大比例,而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决定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大小。所以在
  国家建设部出台的建筑节能设计规范和标准中,首先要求的就是提高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众所周知对于采暖、通风、空调系统而言,通过围护结构的冷(热)负荷占有很大比例,而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决定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大小。所以在国家建设部出台的建筑节能设计规范和标准中,首先要求的就是提高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提高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是靠降低墙体、门窗、屋顶、地面得热量以及减少门窗空气渗透热来实现。因此要通过增大外墙体热阻,使窗户具有较好的朝向,较合适的窗墙比以及提高屋面保温隔热能力等途径来实现。
  (三)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技术措施
  1.合理降低空调系统的设计负荷正确地计算负荷对整个系统的设计十分重要,负荷直接决定空调系统设备和容量的大小。负荷算大了会导致投资运行费用增大,耗能增大,算小了则不能满足功能要求。然而,目前我国多数设计院在负荷计算这一重要环节上,计算结果普遍偏大。为了消除不必要的损耗,节约能源,我们可以采取合理降低室内给定值标准与适当的减少新风量的方法。
  2.合理选择冷热源系统 目前的空调建筑中,选用的冷热源设备多元化,能源利用途径、品种数量和利用效率都大大提高,但还是主要集中在常规能源方面,节能的措施有很多种,但是采用時必须因地制宜,根据设计地点的气候情况和能源结构情况来选择。
  3.减少冷(热)媒介输送过程中能耗 ①选用保温性能好的新型保温材料对管道进行处理有利于节能。②利用计算机对供暖系统进行全面的水力平衡调试,改善供暖质量。采用以平衡阀及其专用智能仪表为核心的管网水力平衡技术,实现管网流量的合理分配,提高输送能量的效率。③选择合理的泵与风机的规格。比如:如扬程过高时,靠减小阀门开度来调节系统的水力平衡,使得系统的能耗过多的消耗在阀门和过滤器上。④在满足空调精度、人体舒适度和工艺要求的前提下,通过提高供回水温差、选用低流速、输送效率高的载能介质和效率高、部分负荷特性好的动力设备,可以减少输送过程的能耗,从而提高输送效率。
  4.合理选择采暖、通风与空调系统在选择系统形式时,应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分析人工环境控制场所的特点,注意朝向、周边区与内区、使用功能的差异,分开设置或分环设置以便于控制、调节及管理,避免不同区域出现过冷或过热的能量浪费现象,使其与系统能够相互配合达到最佳效果,从而达到既经济又节约的目的。
  5.冷热回收装置 目前许多空调系统冷热回收利用研究也在蓬勃开展,如空调系统排风的全热回收器,夏季利用冷凝热的卫生热水供应等,都是对系统冷热的回收利用,显著提高了空调系统能源利用率。就排风热回收而言,国内目前已研制成功蜂窝状铝膜式、热管式等显热回收器,以及可同时解决夏季全热回收的纸质和高分子膜式透湿型全热回收器。
  结束
  经济无论怎样的发展也不能牺牲环境,毕竟经济发展也是为了人类的生活,因此生态环境需要和经济并行,密切配合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绿色生态建筑需要和自然环境和谐融洽,在此基础上还要尽可能地提高建筑物的舒适性与功用性,这就需要我们去不断发展空调暖通技术。把现代空调暖通技术完美地应用到现代建筑中,是未来人类建筑史上的一个巨大挑战。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国民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空调暖通技术一定会更加符合绿色生态建筑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培森,竺士文,赵炳文.建筑暖通空调设备安装2009
  [2]张云峰,傅俊萍.《传热传质》暖通技术发展2008
  
  
其他文献
摘要:汽轮机真空系统的建立是机组投产时一个主要考核指标,真空系统严密性与否将直接影响机组的安全性与经济性。文中对影响汽轮机真空严密性的原因进行分析, 同时提出解决措施, 对存在共性的机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真空系统;泄漏点;查找;措施  某电厂2×640MW 超临界机组,汽轮机为北重阿尔斯通电气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超临界压力汽轮机,型式为超临界、单轴、一次中间再热、四缸四排汽、纯凝汽式汽
期刊
摘要:本文中的工程为嘉闵高架路新建工程施工3标,立交钢结构桥包括嘉闵高架主线、匝道连续钢箱梁,另有部分人行天桥。下面对嘉闵高架路3标钢箱梁节段拼装施工方案进行探讨。  关键词:嘉闵高架;钢箱梁;施工  一、工程概况  嘉闵高架路新建工程施工3标的主线桩号为ZXK18+274.05(轴号Pm171)至ZXK18+420.053(轴号Pm174);Pes匝道桩号为ESK0+077.000(轴号Pes0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过滤的原理、目的以及其过程的应用,剖析了滤饼的过滤过程。 关键词:压缩流体力学 物理化学 絮凝剂        过滤是将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固体颗粒分离出来的种工艺。其基本原理:在压力差的作用下,悬浮液中的液体(或气体)透过可渗性介质(过滤介质),固体颗粒为介质所截留,从而实现液体和固体的分离。  一、实现过滤具备的两个条件:  1.具有实现分离过程所必需的设备;  2.过滤介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实践,首先简单介绍了集中供电;其次分析了局部网络内的集中供电的正确运用;最后简谈了集中供电在局部网络内的正确运用的看法,以保证集中供电能够在局部网络内得到正确运用。  【关键词】集中供电;局部网络内;正确运用;看法  由于有线电视的不断普及,有线电视联网的工程进程也逐渐加快,有线电视联网工程内部,不仅要利用光缆到FTTC用户,还要保证FTTH到用户的实现,其中一部分电缆
期刊
摘要:本文从我国公路沥青路面养护中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目前的养护状态,对沥青路面养护中的各种病害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和原因分析,并相应地提出了养护对策。  关键词:沥青路面;养护;病害;对策    1、前言  沥青路面因具有平整、无接缝、行车舒适、噪音小、便于养护等优点,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在我国道路路面结构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但由于环境、气候条件、结构设计、交通量、超限车辆等因素的影响,沥青路
期刊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城市综合体是现代城市的一种有机细胞,现代城市已进入第二发展阶段,即从一开始的以功能片区为城市发展肌理进入到旧城功能的升级和扩容阶段。而第二阶段的主要特征就是“反规划”性城市发展模式,虽然还是有大片区的功能定位,但是实际上每个功能片区都是一个功能完善的小型城市,而这些小型城市又是由一个个标志性的大型综合性项目作为细胞看似无序化组成的。因此,重视通风和空调工程的施工
期刊
【摘要】自电子计算机问世后,自动化和智能化一直是人们探究的核心,诚然,自动化也极大便利了人们的生活。随着电力系统装机容量和供电区域的不断扩大,电力系统的结构和运行方式越来越复杂而多变,同时对电能质量、供电可靠性和运行经济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力系统自动化不断创新,不断揉合新的科技,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前景;应用  引言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推动着该领域其
期刊
【摘要】为了适应日益增大的城市用水需要,也为了节约工程的投资,重力坝的加高技术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从加高重力坝的原因及加高方式出发,主要分析了加高重力坝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重力坝、加高技术、技术探讨    引言  水资源短缺将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水资源的不断开发,适合建坝的新坝址越来越少,由于需水量的增长和水库淤积的发展,已建的以供水、灌溉等为目
期刊
摘要通过对广州市地铁五号线淘金站~区庄站区间2#竖井及横通道施工过程中区庄立交桥桥墩沉降监测数据的分析和研究,得出较为可靠的结论,总结经验、提出建议,指导下步施工,确保施工安全。  关键字区庄立交桥沉降监测数据分析    1、工程概况  广州市轨道交通五号线淘金站~区庄站区间土建工程区间隧道位于环市中路和环市东路下。本段隧道沿线管线众多而且复杂,路面车辆繁忙,两旁为多高层建筑物,区庄立交桥位于环市
期刊
摘要:地热产生的高温严重影响工人的作业环境,对爆破器材的稳定性、混凝土的性能也有一定影响。地热隧道最关键的是施工作业环境温度的控制,要将作业环境温度控制在30度以下,通风、洒水降温是解决地热隧道施工最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地热;通风;洒水;横洞;小导洞  一、 工程概况  新建拉萨至日喀则铁路吉沃希嘎隧道位于西藏自治区尼木县雅鲁藏布江左岸。隧道起讫里程:ⅢDK117+520~ⅢDK121+49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