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志远:超越东方和西方

来源 :当代中国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e27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丛志远
  1955年生,江苏如东县人。1986年获得南京艺术学院国画研究所美术学硕士学位,1994年获得印第安那大学版画研究所美术学硕士学位。现任美国威廉·帕特森大学终身教授,版画系主任。
  
  1988年,志远靠亚明、陈大羽等恩师赞助的六幅画换得了一位美国小老板的经济担保,才进了印第安纳大学,一个在美国的学生要上大学,普遍的办法是勤工俭学。志远却拒绝走打工之路,并非因为洗盘子、刷碗工种低下,而是要用最多的时间和精力抓紧学习,他节衣缩食、咬紧牙关啃英语,以尽快具备留学深造的基本条件,他起早带晚地从教室到图书馆到宿舍地不断重复,还创造了100美元支撑三个月生活费用的艰难记录,尽管成了学校3.8万名学生中最穷的一位,换得的却是获得中国之星奖学金及1990至1994年连续四年罗郁正·邓胡烈奖学金的累累硕果。
  


  志远留学开始修美术史,虽成绩优异,但未能发挥他善画的优势。他在中国的绘画强项是工笔重彩国画,除了有一手用线造型的过硬功夫外,还对中国画重彩用色传统有过深入的研究,并有独到见解。这个优势应该加以发挥,于是他毅然决定改修版画。西方版画多用铜板、石板、丝网版,其技法往往是科学与艺术结合的产物,丰富的技法不仅使版画成为美术创作的好画种,更能通过印刷多出作品、扩大影响,因此,西方艺术大师差不多都做过版画,伦勃朗、戈雅、高更、蒙克到毕加索都同时是版画高手,西方版画凝聚着西方绘画的许多特色和精华。事实证明志远的选择是正确的,这个抉择既发挥了他已经掌握的东方绘画能力的长处,又发现了探索西方绘画精髓的钥匙,为造就今后的学贯东西打开了可贵的光明之门。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2年至1994年期间,志远创作完成了《篮球的激情》、《篮球颂》、《生命的旋律》等篮球系列版画作品,在美国版画界崭露头角。1993年创作的工笔重彩中国画《极乐世界》,更获得全美国洲际美术作品大赛的一等奖。1990年至1994年间,志远边求学边讲学,学的是西方的版画,讲的是东方的中国画,起初是每周10小时的教画,几年下来学生遍布中西部各大学;后来是集中式地讲学,1993年在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连续开讲7天,边讲边画,边画边讲,观众达2113名之多。1994年7月,正当在俄勒冈大学作讲学的志远接到了新泽西州威廉·帕特森大学的求职回复,经过激烈竞争后被录用,成为该校美术系的教授。从此,志远举家东迁落户新泽西至今,并逐渐成为活跃于美国东部而颇有名气的华人教授画家。
  


  1996年,志远以篮球为题材的中国工笔重彩画《心中的太阳》,该画把篮球画成象征太阳的红色,球员们的动态处理体现了美国人的性格,把观众画成类似东方式的佛像,并通过衣领款式、帽子发型等细节刻画引发联想,提示出了观众就是“上帝”的人际关系特征。
  2003年7月28日,志远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办的题为《超越东方和西方》的个展,展期尽管只有短短的五天,然而其场面的壮观与反应之强烈非同凡响。32幅大中型作品布展于7个区域,把联合国总部大厅变成了典雅而堂皇的艺术宫殿。开幕庆典酒会上,联合国副秘书长陈健大使,纽约著名的Starr基金会主席徐大春,新泽西州威廉·帕特森大学校长史培德,以及三十多个国家的外交使节、纽约各界贵宾数百人济济一堂。中国常驻联合国代理特命全权代表张义山大使致辞说:“人们总是强调南北贫富国家的差异,东西文化和哲学的区别,联合国就是要缩小这种经济和文化上的鸿沟。丛志远的作品融汇东西文化,体现人文精神,正是联合国的精神。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要主办这个展览和庆祝酒会的原因所在。”而该项展览活动主要筹办人之一、联合国中国书法会主席王建始则评价说:“这个展览十分成功,观众反响强烈,大家从展览作品的质量、题材、布置和规模上,冠以“大器”的评价。我在联合国多年,看到和筹办过很多展览,这个展览无疑是最好的之一。”志远以山水风光画让观众感受宁静和谐;以充满速度、节奏和活力的篮球系列作品让人兴奋与陶醉;以中国历史题材版画令人凝重沉思;以“9·11”国画系列作品给人震撼和反省。32幅作品竟然包含了如此多的题材容量、以及丰富而巨大的表现力,怎不使来宾观众交口称赞,一位观众则在留言薄上写下了“惊人的思想,诱人和美丽”的赞扬和评价。在记录这次成功个展之余,当然更要对志远的勤奋与高产表示敬佩与祝贺。
  


  丛志远的作品篮球系列、历史系列、风景系列、9·11系列、自然和精神系列以及荷花等系列,较为全面概括地表达了志远绘画创作的成就和特色。志远艺术创作上成熟之时,在中国强调的是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志远则是该创作方法的优秀者,所以,他18岁就画出了成名作;到美国仅仅四年多又画出了全美洲际美术大赛的一等奖作品。志远又是活学活用的高手,他把中国传统的习画方法作现代式的应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成为其行动的指南,志远在中国的研究生毕业论文是《论中国传统绘画色彩的民族心理》,为写好论文他跑遍了众多博物馆、著名石窟、三山五岳、四大佛教名寺;还沿着“丝绸之路”从西安、麦积山、嘉峪关、敦煌、新疆的克孜尔千佛洞及喀什,考察研究西方色彩怎样到中国,中国色彩又怎样影响西方;又从秦汉墓窟壁画中分析中国色彩观念及运用,厚积薄发出硕果,亚明赞誉志远的毕业论文是“中国南齐的谢赫以来,写中国画色彩方面最深的一个。”对此论文“应千方百计荐之于世。”到美国后他则以敏锐的目光和思维很快就抓住了探究西方美术和美国文化的关键,他以学习西方版画为突破口,完成绘画语言表达的软落实;他又以“篮球”投中了美国人的心,因为他感到篮球在美国不只是一种体育运动,而已成为一种文化象征物、一种符号、一种美国式的宗教,因此,志远的“篮球系列”在美国能成为人见人爱的佳作,艺术评论家大卫·夏皮罗以西方人的标准评价志远为中国的杜米埃。志远的成功使我惊喜地发现,艺术的成功就是能够冲破政治上的偏见,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只要活学活用得好,在美国也能取得成功。
  在“历史系列”中,志远通过对中国历史的咏古冲动,抒发其对东方传统文化的现代思考;在“风景系列”中则以“天人合一”的视角发现有别于灯红酒绿的美国式田园风光美,以呼唤所有地球人对大自然的眷恋与热爱;在“9·11系列”中,志远以中国画家的目光,通过“具象中的抽象”揭示东西方文化冲撞所引发的震撼,表达的则是艺术家所向往的对加强文化艺术交流与融合的期盼。在“自然和精神系列”中,几乎是志远绘画创作的回顾展示,从1982至2002年整整20年。既有在祖国画的,又有在客国画的,但都体现了志远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创作特点,以人物为题材抒发情感与思想是他绘画创作中的强项,从这个系列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志远不管到何地都能捕捉到喜欢的题材,画出有独到见解且具新颖感染力的画作。而2002年所作的火山、海洋、森林、宗教之舞的组画展示了他的新思考。2003年我再次访美并到他家作客,晚餐后志远兴冲冲地向我介绍这批作品,其强烈的感染力使我感到他的人物画创作已达到游刃有余、炉火纯青的水平。荷花是中国花鸟画中的常青藤题材,它有“出污泥而不染”的美好寓意,志远的恩师陈大羽教授就是画荷花的高手,还经常以唐诗宋词的意境作大写意式的挥洒。志远的这批“荷花系列”全部是独幅版画,他用最时髦的版画技法把中国花鸟画的传统题材作美国式演绎。当然,要美国观众从“荷花系列”中获得共鸣则须具备一定的中国文化修养,例如中国历代文人都将梅、兰、竹、菊美喻为“四君子”;而松、竹、梅则又称为“岁寒三友”等等,因此,美国观众对这批作品会有怎样的深刻反映实在很难说,不过我所关心的则是在眼花缭乱的美国现代强势文化的熏陶下,期望志远仍能保持独善其身的美德,唯其此,志远的前途一定无量。
  我以为《极乐世界》、《心中的太阳》和《千手观音》三幅工笔重彩中国画是他所有创作中最为成功的。三幅作品的产生间隔了11年,尽管最早创作的《极乐世界》曾一举获得全美画展金奖,然而在主题的深化上却一幅比一幅都有提高。尤其是2004年创作的《千手观音》,用典型的敦煌壁画中的经变图式,将NBA球员塑造成男性观音,把体育与艺术、力与美、东方与西方、现代与古典、喧腾与静穆等等看似相异甚至相反、相斥的元素,统一在一个和谐互爱的主题之中。志远将篮球架巧妙地处理成宝顶华盖;把篮球场的罚球区变化成神秘的瑶池仙境;用千手与篮球组成神圣的光环,表现出他超凡的艺术处理的能力,也使许多观众发出了一阵阵“不可思议”的惊叹。
  (本文原题为《丛志远:难能可贵的艺术使者》,此为其中的一部分)
  
  冯健亲,现任南京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十届全国政协常委,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延伸阅读·评论
  
  在我认识丛志远的十五年中,他从未有片刻放弃其艺术理想的时候。丛志远坚实的艺术基础以及对中国艺术理论的深入理解,主要得益于勤奋和一丝不苟的学习经历。他多样的才能可见于其独特的绘画风格中,这也为他在中国现代青年艺术家中赢得了瞩目的位置。
  十年中,他不停地参观博物馆和艺术遗迹,足迹几乎遍及中国的每一个角落,这些经历极大地丰富了他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墓室壁画,雕塑,建筑和民间艺术的理解。
  他的艺术是传统艺术、自然和他自身感受的有机结合。丰富的生活经验,生动感人。他的作品是他的写作才能,个体的力量,和创作热情的真实反映。丛志远还系统学习了中国历史、哲学和中国艺术史的理论,加之对古代艺术深入细致的探索,这极大地丰富了他的个人创作经验,并最终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和理论的视角。擅用古代中国美学和哲学视点阐释中国古典绘画艺术的方式,曾得到国内专家和学者的高度赞许。
  (陈大羽)
其他文献
从气候、建筑、家庭、设备特征以及用能行为五个维度,采用逐步回归模型和通径分析模型,基于我国西北地区Ⅱ类气候区和VI类气候区三个城市46个老旧小区1462户家庭的调査数据,
接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HBV)在神经系统已经出现许多严重反应。视觉丧失由视神经炎引起。 一位31岁男病人主诉:注射重组乙肝疫苗后出现右眼中心盲变3天。他曾在31、32、33个
  文章针对高同型半肤氨酸血症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主要从动脉内皮细胞损伤,血脂改变,氧化应激及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等方面进行了概述。同时,从遗传因素,营养因素及
本研究通过春玉米田间地膜覆盖试验,结合室内有机碳矿化速率培养实验,采用不同温度(10、15、20、25和30℃)进行室内培养,研究了青海东部地区无膜和覆膜两种栽培措施下土壤有机碳矿化对温度变化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在设定的温度范围内,无膜和覆膜处理条件下各土层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均随着温度的升高呈指数增加,而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覆膜处理各土层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CO_2释放量和分配比例均大于无
利用内蒙古中部地区2013-2017年降雹天气发生时的闪电探测资料分析中部地区冰雹云闪电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内蒙古中部地区冰雹发生前负闪数远大于正闪数,正负闪强度比值大多在
  本研究利用小鼠模型,对川丹通脉片的急性毒性做分析。通过对小鼠毒性反应情况、给药前后体质量变化情况、内脏结构等方面的观察研究,提示川丹通脉片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不
文中运用分析多变量交互作用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探索影响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单项和组合路径.结果表明:在地方依恋、游憩涉入、环境态度、环境认知、旅游体验
为了快速、省力、省时的获取原状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以241个原状黄土土样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其基本理化参数(质地、容重、有机质含量、电导率和pH)以及低吸力阶段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构建了原状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土壤传输函数大样本。采用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支持向量机的方法实现了原状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土壤传输函数的构建。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Spearman相关性分析,以土壤常规理化参数为自变量
利用内蒙古及周边地区1961-2018年85个气象观测站的逐日风速资料,以及1961-2016年环流特征量资料,运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检验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近58a内蒙古平均风
  本文主要从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胰腺炎及相关疾病等几方面阐述了与血脂异常的关系。同时,阐述了血脂异常的预防措施以饮食控制为主,也包括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