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690高强钢板式加强型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来源 :建筑结构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2011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抗震设防区,钢结构节点在具备足够承载力的同时应有良好的转动能力。板式加强型节点不仅能提高梁端的受弯承载力,使塑性铰转移到加强板以外位置,还能有效保证梁端焊缝不发生脆性破坏,提高节点的延性。通过对6个Q690高强钢板式加强型节点进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分析不同加强形式、钢材强度等级和节点域补强措施等因素对节点性能的影响,量化分析节点承载力、刚度、延性、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结果表明:盖板加强型节点由于盖板和梁翼缘与柱面直接焊接,连接刚度大,对节点的转动约束力强,其变形能力弱于板式过渡型节点;翼缘板过渡型节
其他文献
在简要介绍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分类的基础上,对选择性激光熔融(SLM)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以SLM制品的力学性能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重点进行综述。通过SLM技术制备了48个316L不锈钢试样,通过单轴拉伸试验获得了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和泊松比等基本力学性能数据。采用SPSS软件分析了力学性能试验数据的分布规律,并通过方差分析和非参数检验方法研究了设备、试样方向和厚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组试样的力学性能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现有的修正R-O和G-R-O不锈钢本构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试验
智慧建造作为新兴的工程建设方式,近年来已成为行业热点。为了全面了解智慧建造领域的研究发展,以中国知网及Web of Science国内外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采用可视化工具CiteSpace,梳理了2000—2019年间发表的国内外智慧建造文献,绘制科学知识图谱,分别从研究主题、演进趋势和研究热点进行多维度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智慧建造的发展与人类的教育,心理意愿和社会发展越来越密不可分;在此过程中,国内外智慧建造领域演进趋势较为一致,即信息源逐渐丰富,信息技术被多学科应用,信息应用方式由组合到集成;国内外研
为研究钢丝绳与3D打印水泥基复合材料之间的黏结性能,以钢丝绳直径和打印成型方式为研究参数,设计开展拉拔试件试验研究,测试了钢丝绳与3D打印水泥基复合材料的黏结-滑移曲线,分析了黏结性能的变化规律和黏结破坏模式,基于钢丝绳与打印材料交界面的空间关系研究了黏结性能的变化机制,建立了钢丝绳与3D打印水泥基复合材料的黏结-滑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钢丝绳与3D打印水泥基复合材料的黏结破坏主要为拔出破坏;当钢丝绳直径相同时,采用3D打印制作的试件,其黏结强度低于模板浇筑试件的黏结强度,平行打印、斜向打印、垂直打印的黏
为促进高性能耐火钢材设计理论发展与工程应用,对采用不同型号高强度螺栓的10个高强度螺栓连接接头进行了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受剪试验,其中包含4个采用普通高强度螺栓的连接接头以及6个采用BFRW10耐火高强度螺栓的连接接头,连接板均采用WGJ高性能耐火钢。试验研究了常温下螺栓接头的摩擦面抗滑移系数、不同温度下螺栓接头的荷载-位移关系、荷载折减系数及其破坏形式。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螺栓接头的破坏形式由孔壁承压破坏转向螺杆剪切破坏;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采用耐火高强度螺栓可显著提高螺栓连接接头的高温极限荷载。根
智能建造已经成为中国建筑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其中,解决传统建造业中信息化程度较低、数据采集具有延滞性、过于依赖施工经验进行决策等现象是推动建造业向智能化发展的核心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智能建造方法,该方法综合物联网、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和有限元模型搭建了基于数字孪生的智能建造方法框架,该框架中还包含了智能决策平台,使用实时监测数据与理论模型进行对比,进而对物理空间的实际施工过程进行调整与修正。并以轮辐式索桁架智能张拉提升缩尺模型试验为例进行验
冷成型钢复合剪力墙结构采用冷成型钢管混凝土边柱、半刚性连接节点、组合楼盖体系和外填充式夹心组合墙体等构件,具有整体连接性强、抗震性能优越等优势.其耐火性能研究是该
混凝土材料的力学行为具有典型的非线性与随机性特征.而科学合理的本构模型是进行混凝土结构动力反应与抗震整体可靠性分析的基础.为深入研究该问题,采用三类不同的混凝土损
为研究铝合金板式节点网壳结构在实际火灾下的响应,针对一网壳缩尺模型进行了结构受火试验.采用柴油油池火作为火源,考虑不同的火源功率、火源位置和通风条件,设计了8个受火
为研究地震作用下考虑RC楼板影响的钢板-混凝土组合(PRC)连梁受力性能和破坏机理,进行了4个带RC楼板的钢板-混凝土组合连梁和1个不带楼板的钢板-混凝土组合连梁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跨高比、钢板配板率以及楼板型式等因素对PRC连梁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带RC楼板连梁的破坏过程、破坏形态、承载能力、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等,并考察楼板的损伤情况。结果表明:随着跨高比的增大,带RC楼板连梁的承载力明显降低,但延性更好;随着配板率的降低,带RC楼板连梁的承载力随之降低;钢板的受压波形屈曲变形主要发生在上下梁墙交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