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抹柔情 摄影人群中的女性视角

来源 :新潮电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jo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摄影师群体中,女性是一个相对比较特殊的人群,因为她们所占的比例非常小,但她们又是一群很容易引起人们关注的人群,一旦投身其中,很多女性都表现出相当优秀的品质和才能,而且新人辈出,“巾帼不让须眉”的形容再合适不过。很有意思的是,当我们看很多照片的时候,往往能够分辨出是男性或者女性拍的,即便是面对一些平时看上去大大咧咧惯了的女生作品。这真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或许,是有一种味道潜伏其间——清丽脱俗、柔和圆润……
  
  她们的存在,令影像世界更加色彩斑斓。
  
  我爱傻瓜摄影
  
  鹿童·王,曾任职POCO《INTER—PHOTO印象》杂志主编,同时参与制作《POCOZINE》,后担任千橡互动集团猫扑网娱乐中心“城市频道”主编、“女性频道”主编,现自由职业
  跟鹿童·王(以下简称鹿)的相识缘起摄影,在2D03年她就已经拥有一台奥林巴斯c.4040,那时她对摄影技术几乎一无所知。不过,这并不妨碍她对摄影的痴迷,拿着一个小Dc就敢四面出击,天生的亲和力和热情以及大胆的拍摄角度经常能让拍摄对象心甘情愿地与之配合。她没有上过大学,但是酷爱书籍和电影让她拥有了更多思想,加上细腻的情感和独立的性格,令出自其手的文字和影像总有一种清雅动人的东西隐藏其间。直到现在,她对摄影技术依旧 知半解,一切凭感觉行事,但喜爱她影像的人却越来越多,甚至很多朋友千里迢迢地前去请她拍照。
  EF: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摄影的,是什么让你喜欢上了它?
  鹿:母亲很喜欢拍照,童年的时候基本每周带我出去拍照。记得有次半夜醒来,发现父母自制了灯箱在晒黑白照片,我对那种DIY的过程很有兴趣,由此开始喜欢上摄影。第一次拿相机是20岁的生日,自己给自己买的,使用的是传统的海鸥,当然,很失败。真正拍照是2002年9月,母亲买了台小数码,然后带我去旅行。后来这相机归我,我的摄影之路就开始了。
  EF:看你的照片,总让人觉得你跟你的拍摄对象有种默契在里面,特别亲近和自然,这是不是女性天生所具有的?你是怎么做到的?
  鹿:我的个子比较小,而且样子也是百家脸,哈哈,就是许多人看见都会说像他家谁谁亲戚那类。这是我的优势同样也是劣势——我走入人群不会显得太注目,很容易融入当地环境;但是在拍摄一些特殊的纪实类题材时,就会受到限制,我一般都会被拒绝,这时就很羡慕那些身形高大、外表坚毅的朋友。比如,今年的5.12地震,别人都会觉得我去只能添麻烦,驻守的解放军也觉得我看起来更像志愿者。其实,我本身对这类题材非常感兴趣,且具备十分的勇气。只是,如何让每个人都了解你的性格和内心呢,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仍然只有用外表做出最直接的判断。
  EF:面对拍摄对象,我看你为了拍出好效果,什么姿势都敢做。那么你是否认为,跟男性摄影师相比,女性摄影师似乎没有什么劣势?如果有,在哪些拍摄题材方面会较受限制?
  鹿:女性摄影师一般都比较中性,从容坚毅。选择拍照,尤其是选择纪实摄影,基本就等于放弃了高跟鞋、短裙和许多漂亮的衣服,一般都大号T恤、牛仔裤,并无着脂粉之类打扮,随之而来的是风吹日晒的雀斑。大多数纪实题材都发生在以男性为主的社会群体中,他们是边缘社会的高发人群,所以女性很难进入这一领域。
  EF:单纯就拍摄的照片而言,你认为女性摄影师和男性摄影师到底有什么差别?
  鹿:我也时常在对比女性和男性的摄影角度,想知道两者究竟是不是真的有很大的差异。但是性别在这个年代原本就越来越模糊,年轻人身上尤其明显,从偶像到街头都可以看到这明显变化。
  但总的来说,女性更喜欢拍摄细节,而缺乏大场面的操控能力。由于思维方式的限制,甚至根本没考虑过对于整个事件的交代,女性摄影更像是环环相扣的其中一环。男性也拍摄细节,但是具备更加良好的事件表达能力,表达更为准确,更加有力、犀利,甚至无情。面对任何状况发生时,使命感更强,这种使命感让他足以抵挡一切外界和内心情绪的左右。这个使命感也许是来自天性,也许是来自工作,总之,他们都能更好地完成记录,并且有掌控力。而女性在这个时候,更容易被情绪左右,她们更善于拍摄与己有关的题材。所以女性更像是内向的风景,关注内心、情感与小世界。镜头更多的赋予倾诉和表达。对于我自己来说,我极其关注内心,同时,我具备拍社会纪实的胆量和勇气,愿意把触觉向外探索。
  EF:我们知道,生理期对很多女记者(尤其是战地女记者)是个很大的挑战,虽然你在外面奔走的时间不多,但是它也会影响你工作期间的情绪吗?影响有多大,可否说说你曾经的感受?
  鹿:当然会。首先是生理期的情绪难以控制,许多女性都需要服用药物保持平衡。我没有很明显的生理期现象,但是体力的疲乏难以克服。这次在四川,尽管不是生理期,但非常疲乏,终日困顿,双腿无力,每天都要喝高含量和大剂量的葡萄糖水才能提起精神。而这种困顿和疲乏完全是没有任何原因的,那段时间葡萄糖水完全成了身体和精神的依赖。
  因此,纪实题材基本上是男性的绝对领地,长期从事纪实,对人的性格和内心会造成极大冲击,原本的使命感很容易变得麻木起来。所以,对于是否长期从事我还是有些畏惧的。
  EF:相对而言,女性更加感性,是否因为这个原因,使她们对器材的要求一般不会太高?那么你对摄影器材看法如何?你平常会采用怎样的拍摄方式?
  鹿:我的相机都是朋友们提供的,五花八门什么都有,这造成我对器材没有强烈的要求。但在口头表述上,我却是个“哑巴”,那种分辨意识依靠直觉和摸索存在于我的脑海里,却难以交流,所以女性是感觉动物。
  当然,我更喜欢傻瓜机,方便、小巧、不引人注目,对拍摄者的压迫感和侵入感没有那么强。可实在没有傻瓜机了,全手动的,我也敢用,而且我很快就会有自己的窍门来使用它。遗憾的是,在这方面我的知识缺乏很严重,如果别人问我器材或者光圈快门,我基本是一问三不知。而且在放下这款相机之后,我很快就会对如何使用忘得精光。我只会记得手上拿的这一个,现在进行式。
  我随身带的肯定会有一个傻瓜机,它实在是太方便,尤其当你的镜头是要融入到生活和群众之中,它就是利器。你会觉得它比长枪短炮都更友好,道德意识上会好受很多。
 
  感性视觉
  
  醒小C,时尚摄影师、毕业于四川大学服装设计系 擅长时装拍摄、跟《优雅》、《0086》、《Milk》,《新潮》、《渝报》、《锐士画刊》、 《医谷连接》等众多媒体及JASONWOOD、华凌比基尼汇融地产,HELENCSC等品牌有过合作。
  “热爱生活、奋不顾身;一半轻盈、 一半浓烈;热爱摄影、癖好自拍;Spiritual Defect的女子以波西米亚女郎的姿态,摇摆在自己的生活里,幻想着有此天,同我的那个他,带上我心爱的相机,在意大利的小镇上拍摄一场属于我们的LOMO……”爱上醒小C(以下简称小C)不仅仅是因为她照片里如无声电影般安静地流淌出淡淡的30年代怀旧色彩,让我迷恋的还有她blog里的碎言碎语和如她身体般纤细的小忧伤。她一直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迷恋影像,“用瞳孔去触及第二个世界”;她称自己是“快门女郎醒小C”,用曾经拿卷尺和剪刀的双手去剪裁属于自己的时尚。
  EF:近年来,从事时尚摄影的女生似乎越来越多。那么,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摄影之路的?为何会选择如今的时尚人像摄影?你还喜欢拍摄哪些题材的内容?
  小C:大学里开始接触时装摄影,毕业之后进入摄影圈。我喜欢人物情绪的转换以及眼神的表达,在镜头之下呈现的喜怒哀乐。然后,我去主导它,这随即成为我内心想表达的一部分,记录我也记录他们,每次拍摄都让我兴奋。在时间充裕的时候也喜欢拍LOMO,还有自拍也不可缺少。事实上我是个非常自恋的人,在blog里自拍的影像占据了较大的比例,或许
  EF:全天下部知道男人是视觉的动物,那么女性摄影师如何定位自己?在拍摄时尚大片时,跟男性相比,女性摄影师有什么优势?
  JC:对我来说,女性与男性仅有性别上的差异,不能相提并论。我是个随性的人,喜欢粗线条,我关注的不是被拍者有多美,而是他(她)所表现出来的状态、情绪。不过,如果硬要说优势,男性摄影师也有优势的时候,至少在摄影的表现形式和观念上,男性会有更多掌控一切的气势:而我喜欢拍摄对象在镜头前自如随意地表现,呈现出最放松的自然姿态,然后用相机去捕捉在眉宇间流动的表情。当然,长时间的连续摄影工作是非常辛苦的事情,有时候甚至有快散架了的感觉,女性在这方面有所欠缺。不过,从另一方面讲,把摄影当作减肥也是一个不错的想法。
  EF:你会如何把你的女性优势融入拍摄之中?你觉得自己的照片跟其他男性摄影师拍摄的照片有何差别?
  小C:从来没觉得我去拍别人有优势,我的照片贯穿的是我的情绪、我的生活、我的全部,仅此示人。我记得我曾经说过,“女生拿起相机拍照大都是拍情感有关的事情”,所以我的照片可能自我意识更强烈。至于时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义和表现方式,我有着严重的30年代怀旧情结,在模特(包括男性)的姿态和动作上都偏阴柔,那种慵懒、暧昧、妩媚甚至颓废的表情都能展现出个性化的东西。另外,学服装设计出身也给自己帮助不少,我喜欢在画面中或者模特的穿戴上融入自己手工设计的东西,在有些时候能够为画面增添更多的个性化元素。
  EF:你用过哪些器材,你是否也像很多男性摄影师一样喜欢追求器材的极致?对时尚大片,拍摄技术占据了多重要的地位?后期呢?
  小C:佳能所有的器材基本上都用过,但我不追求器材。如果给我一个卡片机,我也能拍。摄影技术在最初很重要,但随着拍摄的照片越来越多,现在越来越觉得意识的东西更为突显,技术好的摄影师有大把的人在,每个人都会按快门,重要的是躲在快门后的那双眼睛和那个脑袋。至于后期,因为很多东西其实在拍摄的时候就已经完成,无法更改,我主要是润色,时常告诫自己千万不要太刻意、太精致。
  
其他文献
合并财务报表是当今国际公认的会计难题之一,这既是一个复杂的会计操作性难题,也是一个包容着众多不同理论流派。在当今席卷全球的合并浪潮和中国入世的环境下,今后相当长一
转眼,家庭影院这个概念引入中国已有近20年时间了。20年来,人们无论是乔迁还是旧居新装,是否装备了“家庭影院”成了评价家装完整性及档次的标准之一。其间,人们经历了自行搭配的
2001年7月13日,是所有中国人都为之骄傲的一天,当萨马兰奇宣读出那个城市的名字——“BEIJING”的时候,北京乃至全中国,都已沸腾。奥运,这一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终于可以由
目前,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问题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通过阐述税务会计的基本概念,探讨了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与区别,指出税务会计脱离财务会计而独立
首先运用了单位根及协整检验方法肯定了财政支出、居民消费和国民经济三者的长期稳定关系,随后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来确定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并得到最终结论,最后对我市现阶
路基是路面的基础,其质量关系到整个公路的使用品质。在公路工程路基施工中,质量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并且提出了路基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的
“吧”是指从事某类活动(如:休闲、娱乐、学习等)的特定的场所,通常是一间较小的屋子,如“酒吧”、“网吧’、“书吧”。吧,英文 bar 的音译,指西餐或西式旅馆中卖酒的地方。
期刊
高校规模、结构的变化引发的校内管理体制改革,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是高校管理体制的新模式,探索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的办公室工作十分必要,对建立和完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的工
在技术与成本的双重作用下,激光打印机型越来越受中小企业与SOHO办公一族的欢迎,首先得到普及的便是价格相对便宜的黑白激光打印机型。
本文通过对人力资本的转变过程阐述了中外人力资本的发展现状,尤其中国企业在近20年间在人力资本转变中所取得的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