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音乐家》教学设计

来源 :现代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yq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第六册第四课。在本套教材第六册第四课中,呈现了多首歌曲及欣赏的教学内容,涉及多种风格、情绪及不同乐器表现的乐曲、歌曲,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从中,我选择了歌曲《我是小音乐家》及乐曲《那不勒斯舞曲》在本节课内进行教学。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三年级下学期将要学习的内容,在音乐知识技能上,学生有了一定的积累,能够初步表现节奏、强弱、速度、音高等音乐要素,所以在本课中我设计了以学习歌曲为基础、以感受旋律线条贯穿全课,以此逐步提高学生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歌曲的难易程度,学唱并表现好歌曲约占课堂三十分钟,在此基础上欣赏并表现本单元的乐曲《那不勒斯舞曲》,从中感受旋律、情绪、速度等音乐要素的变化,拓展音乐视野。
  教学流程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我是小音乐家》,在准确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对歌曲的情绪、力度及声音进行处理。
  2、能用歌表演的形式进行表现,逐步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并表现出歌曲的情绪。
  三、教学难点:
  1、0 54| 3 3 3 43| 2 2 2 54|3 3 2 2 |1. |这一乐句的节奏
  2、“跳哟 唱哟”节奏特点
  教学准备: ppt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请同学们听,老师弹奏的旋律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情景?(也就是说听了这段旋律你想干什么?)
  教师在钢琴上分别弹奏上行和下行的音阶
  教师引导学生跟着师的弹奏将自己的理解表演出来。
  2、师:音乐中上行和下行的旋律能使我们自然的与生活中的情景联系起来,那么在下面的一段音乐中,听一听,旋律能不能带着我们翻越山峰、再上台阶。
  播放音乐片断《晨景》,指导学生用肢体表现出旋律的起伏变化。
  师:听出来了吗?那就请小朋友用手势来表现旋律的起伏变化吧!
  (二)、学唱歌曲
  1、导言:今天刘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它的旋律也像山坡一样有着明显起伏的特点,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歌《我是小音乐家》并思考歌曲的情绪是什么。
  第一遍听歌曲。(情绪快乐、活泼)
  2、第二遍听歌曲。师:“让我们仔细听,歌曲中唱到小音乐家演奏了哪三件乐器”。(吉它、提琴和圆号)
  3、播放三种乐器的图片及由三种乐器演奏的旋律:
  0 54| 3 3 3 43| 2 2 2 54|3 3 2 2 |1. |
  A、师:我们现在一一来认识它们。大家看这是什么?(吉他)它是世界第三大乐器,又谁能模仿一下吉他的演奏呢?(请两个孩子试奏)大家一起来模仿演奏这段旋律。
  B、师:非常好,请看第二件乐器,大家都认识吧?他就是提琴,它有“乐器皇后”的美称,有谁能模仿一下提琴的演奏呢?大家一起来演奏一下提琴吧!
  C、师:大家演奏的很棒,我们再看第三件乐器。它叫圆号,也叫法国号,你们见过吗?这个大家可能见得少,它是这样演奏的。(师示范)大家一起来模仿吧!
  4、 第三遍听歌曲。师:“让我们再来仔细听一听,小音乐家在哪些城市演奏这些乐器”。(伦敦、柏林、巴黎)师:“你知道这些城市分别是哪些国家的首都吗?”生思考回答。
  a) 第四遍听歌曲。师:是的,小音乐家在不同的国家演奏美妙的音乐,老师将歌曲的旋律及情绪变化用线条表现,那就请你们拿出小手来感受一下这首歌曲,听歌曲第二第三段时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现歌曲的旋律线。
  b) 第五遍听歌曲。要求创造不同的声音为歌曲中“砰砰砰”进行伴
  奏。在“砰砰砰”之前的八分休止符及衬词“勃隆”在心里默唱。
  c) 师生接唱歌曲,前半句教师演唱后半句旋律学生接唱。
  d) 视唱曲谱,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
  e) 教师钢琴伴奏,学生演唱歌曲第一段。
  指导学生在演唱时容易出现的错误。
  重点指导
  (1) 0特隆|砰砰 砰特隆 |砰砰 砰
  听教师发出的两种声响,一种是沉重的,一种是轻快的,问:哪一种效果更能表现歌曲中的“砰砰砰”。教师指导演唱。
  (2) 跳 呦 |唱 呦|
  教师扔掷粉笔,让学生感受圆滑的声音特点,并用伸懒腰的方法指导学生掌握 跳 呦 |唱 呦|的节奏特点。
  f) 完整演唱歌曲第一段。对歌曲第一句旋律进行力度的处理,随旋
  律的起伏变化进行渐强、减弱的力度表现出小音乐家自豪的情感。
  弹奏吉它拨弦的方法指导演唱出第二句旋律欢快及舒展的旋律特点。
  g) 按要求随教师伴奏演唱歌曲第一段。
  h) 再完整听歌曲,并小声跟唱三段歌词。
  i) 师:这三段歌词除了每一段演唱的城市及演奏的乐器不一样,还
  有什么地方有区别?(“砰砰砰”之前的衬词不一样)
  指导勃隆、地隆、嘟隆的发音。
  j) 完整随录音伴奏进行演唱。
  k) 指导学生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进行歌表演的创作。
  (3)分组表演
  现在我们进行分组表演唱,我们分英国队、德国队、法国队。注意请你们一边唱一边表演,看看哪个队的小音乐家表现的最好,能够得到大家的掌声。
  五、小结:
  今天大家都当了一回小音乐家,开心吗?老师希望大家以后多听音乐、多学乐器,能当个真正的音乐家。
其他文献
【摘 要】引导小学生入门写作,要引导学生写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和真景,给孩子创造积累写作材料的条件,给学生讲些直接感受不到的作文材料,要让学生学会剪辑原有的写作材料。  【关键词】引导写作;写实;积累;剪辑  小学生入门写作主要有两大困难:一是“写什么”?即选取写作材料,二是“怎么写”?即写作方法与技巧。结合我多年在小学阶段指导学生入门写作的经验,我认为应先解决第一个问题,然后才能讲究写作技巧
期刊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先进理念,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承认其学习的实质是自身能动性、选择性和创造性共同作用和发展的过程。教师教的本质就是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思维环境,在思维训练的过程中优化思维品质。进而突破传统师生关系上的领导与被领导、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状况,建立开放的师生关系反映在教学中,是以师生的一种“双边活动”体现出来的,是他们思维和行动的“互动过程”,充满了师生之间
期刊
低年级学生刚刚踏入校门,各种学习习惯还没有养成,许多学生常常作业完不成,不爱动手动脑,热衷于看动画片,模仿动画小动作。课堂上没有兴趣,学习成绩一塌糊涂。那么如何来引导转化这些学生呢?许多教师采用严厉地训斥、体罚或扣留等多种手段,使这些学生产生了恐惧心理,在这种恐惧的压迫下强迫学生自己学习,表面看达到了一定效果,但是当产生这恐惧心理的环境一但消失学生又会原形毕露,同时学生时刻处于高度的紧张与恐慌中,
期刊
【摘 要】学生学习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习的知识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根据这个指导思想,我认为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在关注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亲历知识的探究过程,鼓励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探究,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角。  本文以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三篇课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中国石拱桥》和《
期刊
【摘 要】学习过程中创设情景马可以调动学习积极性,通过各种情景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能力。本文阐述笔者对创设问题情景原则的看法,以及在教学中对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进行了具体实践的感受。  【关键词】问题情景;探究学习  1.创设问题情境的内涵和意义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应该是设计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情境,在学生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求问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引发是创设问题情境的核心内容,教师根
期刊
【摘 要】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儿童产生影响的最主要因素是他们的素养。因此,良好的修养是教育好孩子的前提条件。现代社会的家长必须具备良好的修养,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使自己的孩子茁壮成长。本人就家长应具备什么样的修养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孩子教育;家长修养  1.品德修养  进步的思想,高尚的品德、正确的世界观,是家长必备的品德修养。只有这样,才能去塑造子女,才能以身作则,才能在孩
期刊
晚饭才刚刨几口饭,手机响了,一看,是学校的保安打来的:“张老师,快点,学校厨房燃起来了。”  “怎么个情况?”  “外面看起屋顶冒烟了。”  “你快喊戴师傅、陈团长,还有学校的老师们一起处理。我马上就到。”  “学校没有老师,都出去散步了,团长也不在……”  我丢下碗筷,揣上手机,快速出了门。边飞奔边思考该怎么办?首先查看火情,组织灭火,通知领导……各种念头在脑海打转。  8分钟的路程,一会儿就赶
期刊
【摘 要】初中思想政治课以心理品质教育为主线,强调学科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以及知与行的统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加强解惑答疑的力度,用真理和人格的力量感化学生,让学生接受教育,矫正偏差,以达到实施对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实践  政治课的教学以出“好人才”为根本目的,着眼于时代需要人才的培育亦即其所培养的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文化、
期刊
【摘 要】如今数学教学活动追求互动的课堂,可学生独自面对数学问题时还是常常觉得束手无策。数学教学活动要如何开展,才能真正实现有效而且是高效呢?笔者认为把握数学的本质,追求数学本质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的根本。  【关键词】数学本质;本质教学;唤醒;学会思考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当今的数学,其科学形态和文化形态交相辉映,展现越来越多样化的特征,如工具、语言、思想、方法、活动、问题、模
期刊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开展师生互动、培养启迪学生思维,使课堂教学发挥最大的效益和价值作用。下面是笔者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爱我校同”一课教学的点滴体会。  1.挖掘教材,明确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点  开发课程资源应立足于教材,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主要课程资源。教师应该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增减、补充、拓展、完善乃至重组的创新性使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