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盖

来源 :广东第二课堂·小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ffon1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从小就喜欢收集瓶盖,尤其是色彩鲜艳的那种。
  那是一个令人烦躁无比的夏日,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柏油马路的气息,但这并不影响我的心情。我的双手无比爱惜地摩挲着一个光滑的瓶盖:玫红色的底,上面印着一个天蓝色的字,还围着一条荧光橙的边线。这是孔子庙附近一家商店的饮料瓶盖。我的心情超级棒,连下起了雨我都全然不知。
  “滴——滴滴——”一辆轿车疾驰而过。“啊!”我被刺耳的声音吓了一大跳,瓶盖啪嗒一声掉在了湿漉漉的地面上,打了几个旋儿,跑进了水沟里。我整个人都懵了,就那么痴痴地站在下水沟旁:“怎么办……”脑子里也开始了激烈的斗争。“捡!当然要捡!脏我也不怕!”
  我清楚地看见,水沟里那堆淤泥的颜色是一种很深的墨绿,恶心无比。雨一滴滴掉下来,落在衣领里,非常痒,周围的人都盯着我看,我觉得自己就像一只被关在铁笼子里的动物。当我的手碰到淤泥时,我全身似乎打了一个寒颤,“天哪……我到底在做些什么啊!”我在心里不停地问自己。许久,我的手突然碰到了一个坚硬的东西,“找到了!”我心中一阵狂喜,捞上来一看——是一个纸杯。空欢喜一场,我的心像一个胀满气的气球一下子被戳破似的。当我准备放弃时,一个玫红色的瓶盖竟然摇摇晃晃地浮了上来!“天哪!”我喊出了声,“哈哈,小东西,终于找到你了!”
  这只是我收藏道路上的一支小小的“插曲”,还想听吗?那就来我学校找我吧!
  (指导老师 杨 洁)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活着》是余华的代表作之一。在叙事方面,小说采用重复和对比的策略来揭示“活着”这一主题,在对生活的态度中流露出浓郁的温情。在这个过程中,余华的创作也一改前期先锋小说激进探索的姿态,开始变得平实、自然,显示了现实主义小说的风貌,表现出对生命的关怀。  关键词:余华 《活着》 重复 对比  《活着》讲述的是主人公福贵从建国前到建国后四十多年充满宿命感的苦难人生。年轻时的福贵是一个浪荡少爷,骄
小闹钟是我读一年级时爸爸送给我的礼物,我一直使用着并当宝贝那样爱护它。  记得以前我总是依赖爸爸叫我起床,可是有一天,爸爸加班晚回家,居然早上不知道起来,而我也就蒙头大睡,错过了上学的时间。等我醒来,已经是八点多了,匆匆忙忙赶到学校,还被老师批评了一顿。经过这件事,爸爸果断送了我一个小闹钟。从那以后,小闹钟就陪伴着我,我再也没有迟到过。  可“意外”还是不期而遇。有一次,我因为睡得太熟,没有听到闹
本文主要谈的是晚年鲁迅的思想,即1927—1936年鲁迅晚年。重点针对几种对晚年鲁迅的看法探讨了晚年鲁迅的铮铮硬骨,笔走龙蛇,启蒙主义,以及晚年鲁迅的一些局限与失误,同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