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西方乐器——钢琴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接受和喜爱。在近几十年中,钢琴成为了音乐学习的热门,学习钢琴的队伍在迅速的扩大,极大的促进了我国钢琴的普及和音乐事业的发展,用于衡量钢琴教育水平的钢琴考级也被引入我国,钢琴业余考级目前已成为我国社会艺术考级中最热门的考级项目。江西钢琴业余考级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目前仍存在许多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江西钢琴业余考级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思考。
【关键词】江西;钢琴业余考级;现状;对策
从1991年中国音协组织的考级算起,中国内地引进业余钢琴考级制度,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近些年来“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江西的钢琴教育也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学习钢琴的热潮在全省逐渐掀起,使得钢琴考级的发展不断壮大,成为了衡量学生的音乐水平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极大地促进了钢琴音乐的普及和推广,但是,也出现了远离初衷的负面效应。目前,江西业余钢琴考级仍存在许多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刻思考。
一、江西钢琴业余考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钢琴教育背离初衷,重“考级”轻“艺术”
钢琴考级的出现,是为了让人们了解音乐,喜欢音乐,培养音乐艺术情操。然而伴随着“钢琴热”的出现,钢琴考级已经完全背离了初衷。通过对南昌、赣州等城市的调查发现,众多的钢琴培训机构都以钢琴考级作为钢琴培训的目的,以钢琴考级作为钢琴教育的主要内容,能够通过钢琴考级成了学生所追求的目标。在课程上大多是钢琴考级的曲目,目的就是能够熟练考试曲目以便顺利通过钢琴考级,而缺乏音乐教育应具有的追求艺术的特质。在对钢琴的内涵、美感上缺乏深刻的阐述,在对钢琴的领悟、创造等方面,缺乏应有的延伸与结合,都是以培养钢琴表演型人才的目的培养学生,而不是为了培养钢琴艺术型人才。这种“考级”轻“艺术”的思维,背离音乐的初衷,脱离钢琴教学的实际,也违背钢琴音乐培养艺术人才,审美教育的目的。
(二)机构组织不规范,教育培训功利化
90年代初,只有少部分城市有专门的钢琴考级机构,那时的钢琴业余考级比较严格,对学生的水平要求较高,通过考级人数极少。而现在,基本大小城市,甚至小县城都有了钢琴考级培训和考级机构。目前,江西的钢琴考级主办单位有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歌剧舞剧院等五六家,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考级标准,虽然都是注重对考生的水平检验,内容也有所相似,但各自定的衡量标准也有所差别。此外,由于市场的开放,贸易性的运作,使得组织钢琴培训和考级的机构组织越来越多,有的音乐组织和文艺团体,为了获得经济利润,把钢琴考级作为一种盈利的工具,用给回扣或承诺、夸大考级的通过率来吸引考生,通过不正确的宣传让家长们引导学生参加钢琴培训和考级,以至于许多家长及学生都盲目地把考级成绩作为学琴的唯一目标和程度的标识。机构组织的不规范,各类培训的商业化,导致了钢琴业余考级的畸形化发展,无视了通过学钢琴考级对人的思想培育的功能。
(三)师资资源参差不齐,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随着钢琴教育的不断普及和发展,对钢琴音乐教育的师资队伍有着更高的要求。然后通过对江西钢琴业余考级的调查,发现目前江西钢琴教师资源存在较大问题:①学习钢琴的人数激增,使得师资力量的严重缺乏,对教学质量产生严重影响;②有的教师忙于教学,无时间进行其自身专业技能的提升,长此以往,钢琴教师的专业水平无法顺应时代的要求,直接影响着钢琴教学的质量;③有的教师为了保证自身搞科研,在教学上采取敷衍态度,不重视对学生的教学培养,使得培养的学生质量较低;④部分没有合格师资的培训机构,为了追求利益,聘请不具备钢琴教学资格的老师进行钢琴教学,甚至出现教小提琴、歌唱的老师进行钢琴授课,严重扰乱了江西钢琴教育事业,影响了学生的学习。
二、对江西钢琴业余考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思考
(一)变教育和考级方式,加大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考察
艺术的审美体验才是钢琴考级的核心,江西的钢琴业余考级应该多注重学生的审美体验,而不是只注重钢琴演奏的技巧,应该从全方面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对演奏技巧,对曲目的理解和创造能力的考察。应重视钢琴音乐教育中审美能力和美育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为了考级二进行钢琴教育。更加注重人对音乐的感受,体会音乐更深层次的寓意,在学习感受到快乐,提高自身艺术水平。
(二)规范教育培训机构组织,完善市场监管机制
钢琴业余考级和教育培训机构呈现出混乱的现象,主要是缺乏相关的市场监督机制,以至于存在不规范的行为。当前,迫切需要制定钢琴业余考级的行业标准,标准是行业提高质量、规范行为的重要手段,结合国家规定和机构自身情况,制定出钢琴业余考级和教育培训机构资格准入标准,并且进行有效的监管,如不符合标准,将不允许获得考级资质和教育培训资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江西目前钢琴业余考级单位不规范,培训机构功利化问题。
(三)建立专业化教育师资队伍,进行有效管理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钢琴教育老师必须持证上岗的制度。在许多欧美国家,从事钢琴教育的老师必须持证上岗,如果没有上岗证,将得到严厉的处罚。依照目前江西钢琴业余考级的现状:一方面,要建立具有专业化的钢琴教育师资队伍是时代的必然选择。通过加强师资力量的引进与培养,使钢琴教育的教师队伍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做好教学管理工作,以适应知识时代钢琴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约束从事钢琴教育者,制定钢琴教育行业的准入门槛,进行有效的管理,真正打造出一支符合时代要求的钢琴教育师资队伍,有效的提高钢琴教育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曾钰,谢林.江西业余钢琴考级的现状浅析[J].神州,2013(34)
[2]刘杨.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田[J].池州学院学报,2009 (4).
孙迎春.谈钢琴考级活动的目的意义[J].大众文艺,2010(24).
[3]王珊珊.谈钢琴普及教育中的一些问题及钢琴教育的实质[J].剧作家,2009,(03).
[4]童师柳.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高师钢琴教学模式探讨[J].艺术百家,2008(2).
[5]孙达成.日本的钢琴考级[J].钢琴艺术,2010,2.
[6]周为民.中国钢琴教育的历史与发展[J].中国音乐,2010(2).
作者简介:李晨(1987—),江西抚州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音乐学。蒿佳杭(1984—),黑龙江牡丹江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音乐学。
【关键词】江西;钢琴业余考级;现状;对策
从1991年中国音协组织的考级算起,中国内地引进业余钢琴考级制度,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近些年来“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江西的钢琴教育也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学习钢琴的热潮在全省逐渐掀起,使得钢琴考级的发展不断壮大,成为了衡量学生的音乐水平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极大地促进了钢琴音乐的普及和推广,但是,也出现了远离初衷的负面效应。目前,江西业余钢琴考级仍存在许多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刻思考。
一、江西钢琴业余考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钢琴教育背离初衷,重“考级”轻“艺术”
钢琴考级的出现,是为了让人们了解音乐,喜欢音乐,培养音乐艺术情操。然而伴随着“钢琴热”的出现,钢琴考级已经完全背离了初衷。通过对南昌、赣州等城市的调查发现,众多的钢琴培训机构都以钢琴考级作为钢琴培训的目的,以钢琴考级作为钢琴教育的主要内容,能够通过钢琴考级成了学生所追求的目标。在课程上大多是钢琴考级的曲目,目的就是能够熟练考试曲目以便顺利通过钢琴考级,而缺乏音乐教育应具有的追求艺术的特质。在对钢琴的内涵、美感上缺乏深刻的阐述,在对钢琴的领悟、创造等方面,缺乏应有的延伸与结合,都是以培养钢琴表演型人才的目的培养学生,而不是为了培养钢琴艺术型人才。这种“考级”轻“艺术”的思维,背离音乐的初衷,脱离钢琴教学的实际,也违背钢琴音乐培养艺术人才,审美教育的目的。
(二)机构组织不规范,教育培训功利化
90年代初,只有少部分城市有专门的钢琴考级机构,那时的钢琴业余考级比较严格,对学生的水平要求较高,通过考级人数极少。而现在,基本大小城市,甚至小县城都有了钢琴考级培训和考级机构。目前,江西的钢琴考级主办单位有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歌剧舞剧院等五六家,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考级标准,虽然都是注重对考生的水平检验,内容也有所相似,但各自定的衡量标准也有所差别。此外,由于市场的开放,贸易性的运作,使得组织钢琴培训和考级的机构组织越来越多,有的音乐组织和文艺团体,为了获得经济利润,把钢琴考级作为一种盈利的工具,用给回扣或承诺、夸大考级的通过率来吸引考生,通过不正确的宣传让家长们引导学生参加钢琴培训和考级,以至于许多家长及学生都盲目地把考级成绩作为学琴的唯一目标和程度的标识。机构组织的不规范,各类培训的商业化,导致了钢琴业余考级的畸形化发展,无视了通过学钢琴考级对人的思想培育的功能。
(三)师资资源参差不齐,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随着钢琴教育的不断普及和发展,对钢琴音乐教育的师资队伍有着更高的要求。然后通过对江西钢琴业余考级的调查,发现目前江西钢琴教师资源存在较大问题:①学习钢琴的人数激增,使得师资力量的严重缺乏,对教学质量产生严重影响;②有的教师忙于教学,无时间进行其自身专业技能的提升,长此以往,钢琴教师的专业水平无法顺应时代的要求,直接影响着钢琴教学的质量;③有的教师为了保证自身搞科研,在教学上采取敷衍态度,不重视对学生的教学培养,使得培养的学生质量较低;④部分没有合格师资的培训机构,为了追求利益,聘请不具备钢琴教学资格的老师进行钢琴教学,甚至出现教小提琴、歌唱的老师进行钢琴授课,严重扰乱了江西钢琴教育事业,影响了学生的学习。
二、对江西钢琴业余考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思考
(一)变教育和考级方式,加大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考察
艺术的审美体验才是钢琴考级的核心,江西的钢琴业余考级应该多注重学生的审美体验,而不是只注重钢琴演奏的技巧,应该从全方面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对演奏技巧,对曲目的理解和创造能力的考察。应重视钢琴音乐教育中审美能力和美育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为了考级二进行钢琴教育。更加注重人对音乐的感受,体会音乐更深层次的寓意,在学习感受到快乐,提高自身艺术水平。
(二)规范教育培训机构组织,完善市场监管机制
钢琴业余考级和教育培训机构呈现出混乱的现象,主要是缺乏相关的市场监督机制,以至于存在不规范的行为。当前,迫切需要制定钢琴业余考级的行业标准,标准是行业提高质量、规范行为的重要手段,结合国家规定和机构自身情况,制定出钢琴业余考级和教育培训机构资格准入标准,并且进行有效的监管,如不符合标准,将不允许获得考级资质和教育培训资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江西目前钢琴业余考级单位不规范,培训机构功利化问题。
(三)建立专业化教育师资队伍,进行有效管理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钢琴教育老师必须持证上岗的制度。在许多欧美国家,从事钢琴教育的老师必须持证上岗,如果没有上岗证,将得到严厉的处罚。依照目前江西钢琴业余考级的现状:一方面,要建立具有专业化的钢琴教育师资队伍是时代的必然选择。通过加强师资力量的引进与培养,使钢琴教育的教师队伍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做好教学管理工作,以适应知识时代钢琴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约束从事钢琴教育者,制定钢琴教育行业的准入门槛,进行有效的管理,真正打造出一支符合时代要求的钢琴教育师资队伍,有效的提高钢琴教育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曾钰,谢林.江西业余钢琴考级的现状浅析[J].神州,2013(34)
[2]刘杨.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田[J].池州学院学报,2009 (4).
孙迎春.谈钢琴考级活动的目的意义[J].大众文艺,2010(24).
[3]王珊珊.谈钢琴普及教育中的一些问题及钢琴教育的实质[J].剧作家,2009,(03).
[4]童师柳.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高师钢琴教学模式探讨[J].艺术百家,2008(2).
[5]孙达成.日本的钢琴考级[J].钢琴艺术,2010,2.
[6]周为民.中国钢琴教育的历史与发展[J].中国音乐,2010(2).
作者简介:李晨(1987—),江西抚州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音乐学。蒿佳杭(1984—),黑龙江牡丹江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音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