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特别要强调各要素的组合与服装造型之间的统一关系,并就形式美、造型、色彩、材料、工艺等在细节上要加以详述,使学生对设计过程中的几个主要环节有深刻认识,从而形成创新意识和施展独特技能。
关键词:服装设计 要素组合 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b)-0037-01众所周知,教师的教学工作是在一定价值观驱使下所进行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然而,这一社会实践活动价值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材内容、重点、难点的把握,以及严密的计划,严格的组织实施,有效地过程控制,准确的信息反馈等。服装设计教学和文化技术理论教学一样,既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更是一种认识活动,它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为主的活动,因而具有实践性、适应性、创造性等特征。我们在实施服装设计教学过程中必须慎重考虑这一特点,并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向他们表明服装设计过程中的几个主要环节,以及设计各要素的合理整合,使得设计作品更具个性与创新。
1 要重视整体造型的格调一致,追求服装的形式美
整体造型是指服装外型轮廓线所形成的整体,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服装的大效果。整体造型最能体现服装的风格、主题。不同造型产生不同的思想内涵与外在风格,但总的要求是和谐统一。要掌握和运用合目的性的平衡与合规律性的协调律去进行现代服装的整体设计。美,是内容和形式的独特的统一体,在服装整体设计中要在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切忌统得过死以致呆板,切忌变化过繁给人以杂乱堆砌的感觉。
服装的形式美不外乎形与色之美。形,包括点、线、面的组成。线是点移动的轨迹。线条可以分为直线、曲线、折线。直线表示力量、稳定、生气、刚强;曲线表示优美、柔和,给人以运动感;折线表示转折、突然、断续,折线形成的角度则给人以上升、下降、前进的方向感。服装的结构、风格的变化就是以线为中心的,它引导着眼睛作一种变化无常的追逐,由于它能给心灵以快乐,产生旋律感,因而在服装设计中常常运用它的万千变化,设计出绚丽多彩的服装。显然,这些感觉必须让学生在生活中去体会,在服装设计实践中去扑捉,从而形成新的灵感。
服装整体造型,一般通过调节服装的肩宽、胸围、腰围、臀围、裤口或裙摆、衣摆而形成风格各异的造型。在服装造型设计时不仅要注意原体造型,表现事物性的重要程度、有益程度,更要注重组合概念造型,效果的集中程度,将审美表象浓缩与延展,这恰巧就是仿效造型的内涵真谛。如同在现实和艺术美中所表现出来的对称、和谐、节奏、均衡、流动韵律等等形式都视之为有生命的形式。有意识地去领会表象生命的特有模式,逐步将其内化为自己感性认识,并通过外物与内心之间无数地相互撞击和作用,使得种种事物表象与种种复杂的内心情感,在体验之间对应,续延为服装造型设计的创意灵感。
2 强调色调,增强时装的魅力,追逐色彩的时兴美
色彩以一定的布局组成视觉的构图,显示其艺术美。美与丑在色彩上给人造成的感觉是极为敏感的。色彩的时兴美,占着相当重要的地位。色彩是富于时代气息的,色彩信息对现代服装设计尤关重要。流行色是时代色彩中的佼佼者,流行色和新的款式造型设计相结合,可以创造出富于时代感的新颖作品。在信息时代里,服装设计师应该成为时代的先驱,在色彩的研究与应用上追逐色彩的时兴美,强调主题色调,使色彩运用推出新水平。服装配色艺术已成为现代服装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服装的配色要适合生活环境的色调,还需根据穿着者的年龄、职业、性格去设置,巧妙运用色彩三要素。运用色彩对比手法,取得明朗、醒目的效果,增加服装的韵律;用调和的手法,取得柔和、雅致的效果,使服装淡雅含蓄,稳定持重。强调色调,定会增加服装造型美的魅力。
3 研究服饰材料的属性,充分发挥原材料的自然美
科学的进步,使服装的原材料日趋繁多,为服装设计开辟了新天地。设计现代服装要求达到原材料使用适当,功能结构合理,加工方法科学,从而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以便在人们着装时,发挥其恰到好处的功效。材料质地不仅有视觉的感受—— 如色彩、比例、节奏等,而且包括触觉的感受。原材料质地外表的软或硬,光滑或粗糙,温润或冰冷等等都会与人们的感情联系起来,成为人们获得审美感受的有机组成部分。一方面体现功能美的尺度;另一方面原材料的质地也体现着形式美的尺度。
4 现代服装设计要表现现代工艺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涌现,要求服装设计科学化,服装产品标准化,款式多样化,规格系列化。精选的面料,适宜的材料,理想的剪裁,精细的缝制,组成多功能、多品种的现代工艺新水平。
5 现代时装设计贵在创新,并富有个性
创新,是艺术的生命。服装美贵在求新,贵在求异,要标新立异。时装,是人们高尚修养的体现。服装设计师艺术修养的提高,才会有时装设计新的突破,才可以具有“引导潮流”的能力。服装设计与其他艺术一样,“贵在创新”。设计立意要明,构思要新,表现手法要巧,切忌无个性、无新意。
关键词:服装设计 要素组合 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b)-0037-01众所周知,教师的教学工作是在一定价值观驱使下所进行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然而,这一社会实践活动价值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材内容、重点、难点的把握,以及严密的计划,严格的组织实施,有效地过程控制,准确的信息反馈等。服装设计教学和文化技术理论教学一样,既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更是一种认识活动,它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为主的活动,因而具有实践性、适应性、创造性等特征。我们在实施服装设计教学过程中必须慎重考虑这一特点,并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向他们表明服装设计过程中的几个主要环节,以及设计各要素的合理整合,使得设计作品更具个性与创新。
1 要重视整体造型的格调一致,追求服装的形式美
整体造型是指服装外型轮廓线所形成的整体,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服装的大效果。整体造型最能体现服装的风格、主题。不同造型产生不同的思想内涵与外在风格,但总的要求是和谐统一。要掌握和运用合目的性的平衡与合规律性的协调律去进行现代服装的整体设计。美,是内容和形式的独特的统一体,在服装整体设计中要在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切忌统得过死以致呆板,切忌变化过繁给人以杂乱堆砌的感觉。
服装的形式美不外乎形与色之美。形,包括点、线、面的组成。线是点移动的轨迹。线条可以分为直线、曲线、折线。直线表示力量、稳定、生气、刚强;曲线表示优美、柔和,给人以运动感;折线表示转折、突然、断续,折线形成的角度则给人以上升、下降、前进的方向感。服装的结构、风格的变化就是以线为中心的,它引导着眼睛作一种变化无常的追逐,由于它能给心灵以快乐,产生旋律感,因而在服装设计中常常运用它的万千变化,设计出绚丽多彩的服装。显然,这些感觉必须让学生在生活中去体会,在服装设计实践中去扑捉,从而形成新的灵感。
服装整体造型,一般通过调节服装的肩宽、胸围、腰围、臀围、裤口或裙摆、衣摆而形成风格各异的造型。在服装造型设计时不仅要注意原体造型,表现事物性的重要程度、有益程度,更要注重组合概念造型,效果的集中程度,将审美表象浓缩与延展,这恰巧就是仿效造型的内涵真谛。如同在现实和艺术美中所表现出来的对称、和谐、节奏、均衡、流动韵律等等形式都视之为有生命的形式。有意识地去领会表象生命的特有模式,逐步将其内化为自己感性认识,并通过外物与内心之间无数地相互撞击和作用,使得种种事物表象与种种复杂的内心情感,在体验之间对应,续延为服装造型设计的创意灵感。
2 强调色调,增强时装的魅力,追逐色彩的时兴美
色彩以一定的布局组成视觉的构图,显示其艺术美。美与丑在色彩上给人造成的感觉是极为敏感的。色彩的时兴美,占着相当重要的地位。色彩是富于时代气息的,色彩信息对现代服装设计尤关重要。流行色是时代色彩中的佼佼者,流行色和新的款式造型设计相结合,可以创造出富于时代感的新颖作品。在信息时代里,服装设计师应该成为时代的先驱,在色彩的研究与应用上追逐色彩的时兴美,强调主题色调,使色彩运用推出新水平。服装配色艺术已成为现代服装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服装的配色要适合生活环境的色调,还需根据穿着者的年龄、职业、性格去设置,巧妙运用色彩三要素。运用色彩对比手法,取得明朗、醒目的效果,增加服装的韵律;用调和的手法,取得柔和、雅致的效果,使服装淡雅含蓄,稳定持重。强调色调,定会增加服装造型美的魅力。
3 研究服饰材料的属性,充分发挥原材料的自然美
科学的进步,使服装的原材料日趋繁多,为服装设计开辟了新天地。设计现代服装要求达到原材料使用适当,功能结构合理,加工方法科学,从而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以便在人们着装时,发挥其恰到好处的功效。材料质地不仅有视觉的感受—— 如色彩、比例、节奏等,而且包括触觉的感受。原材料质地外表的软或硬,光滑或粗糙,温润或冰冷等等都会与人们的感情联系起来,成为人们获得审美感受的有机组成部分。一方面体现功能美的尺度;另一方面原材料的质地也体现着形式美的尺度。
4 现代服装设计要表现现代工艺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涌现,要求服装设计科学化,服装产品标准化,款式多样化,规格系列化。精选的面料,适宜的材料,理想的剪裁,精细的缝制,组成多功能、多品种的现代工艺新水平。
5 现代时装设计贵在创新,并富有个性
创新,是艺术的生命。服装美贵在求新,贵在求异,要标新立异。时装,是人们高尚修养的体现。服装设计师艺术修养的提高,才会有时装设计新的突破,才可以具有“引导潮流”的能力。服装设计与其他艺术一样,“贵在创新”。设计立意要明,构思要新,表现手法要巧,切忌无个性、无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