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电工基础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q6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电工基础》课程是电工电子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该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为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从优化教学内容、优选教学方法、加强学法指导、激发学生兴趣和注重实验实践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电工 教学 改革 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职业教育是学习实际操作技术的最关键的一种教育,在现在的职业教育中,社会上的认识还不够深,学生自我的认识也不够,同时,由于上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本身的知识和素质的影响,对学生进行专项的职业技术教育就显得十分关键,也十分困难,针对这种情况,专项技术教学就必须有所改变,本人曾对《电工基础》这一学科的教学进行了探索,并且希望给学生的技术知识带来一定的好处。中职学校中电工电子专业的学生们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电工基础》。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熟悉自己所学的专业,熟悉所学专业内容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联,了解它的最新发展动态,以及这门专业对他们以后发展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就业方面的作用,这样才会使学生的学习心态积极,学习爱好大大提长,老师应该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指出学习该课程的重要性和可操作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其积极性。
  《电工基础》是分析直流电路、磁与电磁、正弦交流电路、三相正弦交流电路为主要内容的,它是职业中等专科学校许多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要让学生从整体上全面的把握教材,轻松的学会《电工基础》。关于电路和现象所出的问题,它的种类繁多,解决的方法也各不相同,最主要要把握四个方面的内容,如下:
  (1)掌握电路的两个定律(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及三个元件(指电阻元件、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分析计算各种电路的基本依据是两个定律和三个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所以要熟练掌握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以及电阻、电容、电感这三个元件的电压电流定律。掌握欧姆定律,不仅要掌握部分电路的,还要掌握全电路的。掌握基尔霍夫定律,不仅要掌握电压定律,还要掌握电流定律。在正弦交流电路中,要注意掌握电阻、电感、电容这三个元件的电压电流相量之间、有效值之间、相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磁与电磁的两手定则(指左手定则和右手定则)及三个定律(指磁路欧姆定律、楞次定律和电磁感应定律)。学习电磁学及交流电路的基本条件是两手定则及三个定律,掌握磁与电磁的基本条件是要掌握运用左手定则、右手定则、磁路的歐姆定律、楞次定律和电磁感应定律。线性电阻电路是由电阻、独立电源组成的电路,掌握分析线性电阻电路的三大类方法分别是:等效变换法、网络定理法、网络方程法,这三大类方法也可以适用于正弦交流电路、非正弦周期电路、三相正弦交流电路。由此可见,至关重要的是要掌握分析线性电阻电路。直流电路、正弦交流电路、三相正弦交流电路、非正弦周期电路是《电工基础》的分析要件,那么一定要掌握好各种型电路的定义,要选用正确的解题方法。直流电路分为简单直流电路和复杂直流电路两种,它是电流和电压的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电路。
  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学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学习成果加强实验实习,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必要的实践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有利于学生用理论指导实践,并反过来通过实践掌握理论,巩固理论,让学生经过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再到理性认识这样一个过程,从而达到更好地掌握知识的目的。
  (1)重视学习方法指导,是提高电工基础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在电工基础教学中应尽量做到不仅“精讲多练”,还要“精讲精练”精选习题与例题,抓住重点,讲清难点,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自己去学习,教师要教会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预习、听课、复习、独立完成作业和归纳小结。
  (2)课堂教学目标分层化,是提高电工基础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由于技校生生源的层次差异较大,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也可以分层次教学,首先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先讲基本概念及重点,让全班都能掌握,之后引入难点,深入浅出。讲解例题先易后难,作业布置也要分层,一类根据大纲,全体学生必须做好的;另一类是有一定难度的,让学有余力的同学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以最大限度满足各层次学生的要求,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各层次的学生达到较满意目标。
  (3)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是提高电工基础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针对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教师可尽量自己动手制作多媒体课件,以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中,是电工基础课教学手段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样教学形象直观、富有感染力,可以增大课堂的信息容量。多安排实验课,组织学生进行电工基础的实验,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4)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唤起求知探索欲望,是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最根本之处 ,着眼学生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诱导学生学习动机和注意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电工基础》的教育教学效果的首要条件,必须激发学生学习电工的兴趣,唤起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和不断探究真理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电工基础》的兴趣及表现对电工知识的渴求。大多数学生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迫切想了解课程的内容和实用性。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来说明:当今时代是电器信息的时代,而《电工基础》中的一些知识是电器的制造、使用和维修都必需要使用到的基础条件。让学生深刻地了解和认识到学好《电工基础》的重要性、广泛性和必要性,它不仅仅是社会的需要,更是个人发展空间,发挥才能的需要,同时更是工作的需要,因此更要激起学生们学好该课程的求知欲。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就会产生探究新知识或扩大、加深已有知识的认识倾向,这种情境多次反复,认识倾向就逐渐转化为个体内在的求知欲。
  注重实践教学,要以培养技术型、技能型和实用型的人才为主,要以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从事某种职业和生产劳动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因此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电工基础》的学习效果就必须注重实践教学。
  (1)做好演示实验。通过做演示实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的难点。演示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弄得懂、记得牢。
  (2)做好学生分组实验。应尽可能地让学生们都动手,找出产生误差的原因和避免的方法,认真的分析实验结果,这样不但可以加强学生动脑、动手的积极性,更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提高能力。
  (3)成立电工兴趣小组,制作简单的电路,如门铃、双联灯等。要从制作内容上从简单到复杂,激发学生的自信,从知识性到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兴趣,要简单些并多加肯定,这样通过实践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更是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提高了《电工基础》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努力去学习,积极思考,主动地去学,以达到良好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周绍敏.电工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熊伟林.电工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Clinical and animal experiments have proved that intrathecal injection of butorphanol has an analgesic effect. However, whether the analgesic effect is associat
目的 观察老年患者全麻苏醒期的处理特点.方法 选择不同年龄的全麻手术患者80例,平均分为老年组和青壮年组两组.记录各组苏醒期拔管前5 min、拔管后5 min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A
本文从病理生理学角度,讨论了在危重病人进行适当镇静镇痛治疗的必要性,并简要介绍了此类病人镇静镇痛的临床药理学特点和用药原则.
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含有致病微生物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黏膜,或者被含有致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
妊娠早期(停经4~8周)约50%以上孕妇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晕、倦怠等症状,称为早孕反应.正常情况下,在妊娠 10~12周后症状开始减轻并逐渐消失.少数孕妇反应严重,恶心和呕
子痫系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最严重的阶段,临床表现除高血压、蛋白尿、水肿外,在先兆子痫的基础上突然出现胸闷、剧烈头痛、视物模糊、抽搐或昏迷等,同时易并
期刊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本病是一种老年人的常见病,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和社会的老
医疗耗材是整个医疗体系中最为基础的要素之一,在医疗卫生实践中也最为常见,其占有的地位及发挥的作用是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愈来
颅脑损伤主要由车祸、坠落物及硬物击伤所致、伤情急、危、重.还具有突变、多变、易变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