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劳动力市场转型期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失衡及优化对策

来源 :希望月报·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h5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科类结构需要调整的客观背景,其次讨论了劳动力市场转型期中国高等教育科类结构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的对策,希望能够通过本文的分析对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的调整提供借鉴。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转型;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存在问题;对策研究
  
  一、劳动力市场转型:高等教育科类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近几年,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以及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时代的转变,加之科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渗透,必然要求我国原有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等做出相应新的调整。而所有这些变化中,尤以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对劳动力市场发生变革与转型的影响最大。这种变化迫使高等教育系统的内部结构也要相应进行调整。目前我国已经出现高等教育供给与经济发展布局、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失衡。主要表现在我国高等学校现有的专业结构、学科结构与具有前瞻性的高新产业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的不适应,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后这种矛盾冲突更加激烈。例2005年,我国三次产业需求人数所占比重依次为2.2%,32.9%,64.9%,劳动力市场上就业比重则为44.8:23.8:31.4。由此看出我国三次产业的用人需求与人才就业结构不相适应。况且目前劳动力市场更急需的边缘、新兴、交叉学科的人才相对不足,而相应的一些理论专业、传统专业,长线专业的人才则相对过剩,社会对应用学科需求有所增加,但其供给不足;高等教育文理科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所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等等,所有这些均与高等教育的科类结构有关,均不能适应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及改革的浪潮。因此在本文中我们仅以高等教育的科类结构为例来分析其与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相关性。
  
  二、科类结构发展变化及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在劳动力市场转型期,高等教育的各个科类在数量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和减少,而科类之间的比例也有着复杂的变动趋势。而本文主要针对上述科类总量及比例变化对劳动力市场转型期科类结构的变动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比例、绝对数比较等简单实证分析和数理统计分析 ,找出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的变化规律,以期对我国高等教育结构提出可行的优化方法。这一分析主要从二个方面入手:(1)11个科类的总量变动规律;(2)基础、应用学科两大科类的变动规律。此节我们主要以1998年,2005年为例来分析,并且由于资料统计收集的有限性,我们主要以分析普通高校的本专科、科类结构变化。
  (1) 科类结构的总量变动及存在的矛盾
  见下图1、图2、图3所示:(1998年、2005年在校普通本、专科校生数)
  图1:
  


  图2:
  


  从10个学科门类的增来看(见图1与图2),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文学和法学4门学科的增幅最大,在校生数分别从1998年的508404人、138745人、453632人和136525人增至2005年的3638120人、1022708人、2318665人、697174人,其2005年的在校生规模都是1998年的5倍以上,其中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甚至达到7.37倍和7.16倍。医学、理学、工学、和农学的在校生分别从1998年的288490人、359457人1354580人和116826人增至2005年的1132165人、967908人、5477207人、308107人,2005年的在校生规模是1998年的4.00倍、2.69倍、4.04倍、2.59倍。哲学和历史学的增幅最小,哲学2005年的在校生是6323人,是1998年的1.33倍,而历史学2005年的在校生是49390人,是1998年的0.98倍,出现了负增长。由此可见,劳动力市场转型期10大科类的发展变化具有明显的学科差异。
  图3是1998年和2005年10个科类门类的构成比例。1998年各学科按照所占比例大小排序为工学(39.7%)、经济学、管理学(14.9%)、文学(13.5%)、理学(10.5%)、医学(8.5%)、教育学(4%)、法学(4%)、农学(3.4%)、历史学(1.5%)、哲学(0.1%),经过几年变化到2005年,这一排序及其比例变为工学(35.1%)、经济、管理学(23.3%)、文学(14.8%)、理学(6.2%)、医学(7.2%)、教育学(6.5%)、法学(4.5%)、农学(2.0%)、历史学(0.3%)、哲学(0.04%)。虽然各学科门类所占比例有变化,有一部分比例上升,还有一部分比例下降,但总体上看来,这种变化并不显著,10大学科所占比例的排序依然保持了1998年前的状态。
  图3:
  


  通过上述描述和比较可以发现,中国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发生了如下变化:
  第一,各个学科的规模增加存在较大的差别。从增长比例的角度看,应用性社会学科的增长如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和法学均高于医学、理学、工学、农学等自然学科和技术性学科,其中教育学的增长比例是最高的,其次是经济学、管理学、再次是文学与法学,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第二,从在校生数来看,近些年工学和医学也保持了相对比较看好的规模增加。同时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和法学的在校生规模已经与其它学科拉开距离,成为每年在校生规模中的老大、老二和并列老三了,其所占的比例将会越来越大,这同样反映了中国目前工业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第三,分析中发现,人文基础学科的发展保持了相对平稳的发展态势,不仅增长率不大,而且在校生规模的变化也不明显。如历史学和哲学。第四,值得注意的是,农学的地位发生了比较明显的下降,无论是整个规模的比例,还是在校生数量的增长,与其它学科相比,包括与其它自然学科和技术性学科,都处在一个相对落后的地位上,而这一点正是与我国近几年国家大力提倡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是相矛盾的。第五,特别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是,仅从直观的角度看,2005年相对于1998年的科类结构基本上保持了原来的格局,而这种现象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因为这几年不仅是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与优化升级的过程,同时也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及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迈进的过程。而对如此纷繁热闹的变革,高等教育科类结构也应该做出相应比较大的变化与调整,而我们上述分析的结果却不由得叫人深思。
  (2)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之比较
  为了进一步说明劳动力市场转型期,下面我们以1998年与2005年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数之比为例来看。如图4:
  


  按照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分类来看,1998年二者的比例是1:2.93,2005年的比例达到1:3.67,可以看到,应用学科的比例有了明显上升的趋势,如上图所示: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过程中,对从事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学术性人才需求不大,急需的是运用科学原理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应用性人才。IBM公司在中国进行过一项研究,其研究报告认为,随着向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中国每年将至少需要25万名信息技术方面的工程师,如果推动软件业不断发展并使之成为支柱产业,这个缺口数额有可能达到50万。1999年7—8月间,深圳接收了1万多名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其中理工、经管类约占总数的84.3%,尤以计算机、电子通讯专业最多,约占总数的1/4,而文史类的仅为5.9%。这些数据都表明了,目前中国社会最急需要的是应用性人才,特别是掌握高新技术的人才,说明中国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的应用性人才的比例还不够大,需要进一步得到加强。
  
  三、调整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的对策
  
  针对科类和专业结构的失衡问题,需采取以下对策:总体说要转变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狭窄“对口专业教育”的观念,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使高等教育由强调“对口性”转向强调“适应性”达到与社会的高度契合。具体说:(1)科类和专业结构的调整以综合化为基础,合并相近专业,创建交叉型、边缘型专业,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合并相近专业,能更好地发挥师资力量的整体效益,节约教育资源,并使专业的服务面更宽。(2)专业调整既要考虑到正在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更要研究高新技术发展趋势和发展知识经济的需要,加强专业结构调整的超前性、预见性。如增加应用学科和理工科的比重,开设一些高科技的专业。如开设计算机科学、海洋生物、核物理、生命科学信息网络等新型专业,建立科技园。(3)专业调整以市场为导向,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条件的学校的实际出发,做出正确选择。总之,高等教育的科类结构的调整与改革既与社会需求的变化有关系,也与学科、专业自身的发展有一定的联系。在具体调整中要求适度、稳妥,既从社会长远发展需求和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来考虑,也注意到学科、专业自身发展的规律。不能盲目砍掉某一专业或一哄而上的纷纷设置某些热点专业,同时也注意向新兴学科和国民经济建设急需的方向倾斜。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1999,2006第645,805页
  [2]肖珍教.《我国高校专业教育过早的弊端与对策》.《教育发展研究》.2004年第6期
  [3]程纯.陈欣 从就业结构的演变看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 辽宁教育研究 2006年第7期
  (作者简介:晁菊侠,1979-,女,汉,陕西宝鸡人,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胸腺瘤是常见的纵隔肿瘤,约有15%合并重症肌无力.而重症肌无力患者中约有半数以上有胸腺瘤或胸腺增生异常[1,2].手术切除胸腺瘤对于重症肌无力有明确的疗效.但手术可以导致一
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多媒体技术渐渐走进了学校,走进了课堂。尤其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时代背景下,新课程改革的浪潮对广大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多媒体技术已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中。这对于传统的教育来说,无疑是一次激烈的冲击和深刻的革命,因此生物教育工作者当然也该更新观念,注重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多媒体不仅使教学视听化、形声化,而且使课堂的直观性更加
摘 要:我国已开始走向“汽车社会”,驾驶员数量快速增长,正确控制车速,是安全行使的必要条件。本文就什么是安全车速,交通法规对车速的有关规定及如何正确控制车速做了介绍。  关键词:驾驶;车速;安全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已开始走向,汽车保有量在持续快速增长,驾驶员数量也在不断的增长,开好安全车是每个驾驶员的共同愿望,驾驶员通常判断安全行车的指标是车速和与行驶方向障碍物(车辆或行人)的距离。正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失衡问题日益明显,经济增长与结构变迁表现为对立的形态。原因在于生产要素价格长期低于应有水平,价格调节机制失衡,要素价格长期低于边际产出
我国现有四个直辖市,数量少且高度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应增设新的直辖市。在"升直"城市遴选中,东部及西部的城市应排除在外。在中部六省城市中,最有希望的当属武汉和郑州。但武
儒家思想内容丰富,影响深远,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其政治、经济、文化及生活的各个方面,无一不受其影响,与此同时它也是东方文化,如朝鲜、日本、韩国等国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儒家思想在高中历史教材中,作为思想史的一个内容所占的地位和比例是很大的。对于它的产生和发展这部分内容,在《中国古代历史》教材中内容比较集中,也阐述得清楚,学生容易把握。但在近现代历史教材中比较分散,不易把握,但它仍然是一个重要
摘 要:教育活动是在造就有知识、有创造力、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的过程中,实现培养人才与服务社会的统一,实现人类文化的传承和创造。作者在分析该校青年学生思想状况及产生原因的同时,与时俱进地提出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标尺,在教学、管理、服务工作的过程中始终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升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
慎微。秘书岗位,位轻责任重,任何一件事情,如果不按要求办好,都有可能影响工作大局。因此,秘书人员对任何工作都不得丝毫懈怠、草率和疏忽,必须从细微末节处做起,把每件事情都考虑得
目的了解一氧化氮(NO)在鼻息肉组织中分布情况,检测一氧化氮合酶(NOS)在人鼻粘膜和鼻息肉中的表达及其定位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SABC法),检测38例鼻息肉和17例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