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

来源 :春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h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生于高密,当代著名作家,2012年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的成长及创作历程莫言童年时在家乡小学读书,后因文革辍学,在农村劳动多年。后来到棉纺厂任司磅员,并成为棉纺厂夜校的语文老师。1976年,历尽波折的莫言终于参 Mo Yan, formerly known as Pipe Industry, was born on February 17, 1955 in Gaomi, a famous contemporary writer. In 2012, he became the first Chinese writer to win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Mo Yan’s Growth and Creation History Mo Yan was studying in his hometown elementary school during his childhood years. After dropping out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he worked in rural areas for many years. Later, he worked as a cotton puncher, and became a language teacher in cotton spinning school. In 1976, Mo Yan finally experienced the twists and turns
其他文献
2012年12月11日凌晨,莫言在瑞典领取诺贝尔文学奖。他在随后的宴会上致辞说,“文学和科学比确实没有什么用处,但是它的没有用处正是它伟大的用处。”莫言之所以说文学无用,是
潜培生的培养与转化,历来受广大教师的重视。有的教师在这个问题面前束手无策,作为班主任的我,现对潜培生的培养与转化过程的几点收获,与同行们共享。一、少一些报怨,多一分
期刊
“问题”是学习的起点,而“问题”来源于学生内心,是学生自己针对学习内容而生发出来的。学生要面对的是“我想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老师要我学的内容”。我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也以此要求自己。但在参加国培计划的专家讲座中却让我发现,只授学生“鱼”不对,补授学生“渔”不足,还应该授学生“欲”。只有“欲”才是源頭之水,才能实现教为不教的最高境界。“兴趣才是学习的源泉”,我们在教学
<正>朱静同志现任天津市第三十二中学党总支书记。朱静同志带头学习,带头辅导,引领学校理论学习中心组破解学习和实践中的难题。组织、辅导党员干部和教职工学习政治理论,开
植保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同时又是一个薄弱环节.我国是病虫害发生严重的国家,严重威胁粮食丰收和农副产品安全.如果不及时防治,就会造成粮食损失,蔬菜水果损失更大.本文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