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分”与“合”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_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战”后,欧洲人普遍有一种情绪和愿望,那就是欧洲再也不要打仗了,希望刚结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以欧洲为战场的最后一次战争。怎样避免新的战争呢?一个主要的想法就是把战略资源由几个有关的国家统管起来,特别要把刚战败的德国,连同它的煤钢等当时重要的战略物资,置于几个相邻国家的监督和统管之下。主持其事的政治家们认为,这是为避免欧洲国家之间再发生战争的釜底抽薪的办法。
  经过几年的准备,在1955年生效的“罗马条约”,就是为了解决这个战后关系到欧洲未来走向的重大问题而签订的。这是一个体现欧洲智慧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虽然原创国只有六个(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西德、意大利),但它为欧洲的前途指出了方向——走“联合”的道路。“罗马条约”为尔后几十年从“共同体”到“联盟”的发展进程打下了基础,把历史上几个世纪的理想化为现实了。几十年来的发展、组织和法律的逐步完备、共同市场的扩大、超国家因素的逐渐增强,其基础都可以在“罗马条约”中找到。
  在战后几十年中,欧洲学会了处理彼此间的矛盾和利益冲突的方法,即使出现了危机,也坚持和善于协商,不使问题严重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更不要说发生欧洲国家之间的战争了。
  处理危机的办法无他,只是反复不断地磨合、谈判、磋商,以求得各方最终都能接受的妥协。那么多的国家联合起来,大大小小的矛盾不计其数——小至一些具体举措上的分歧,大到原则性的意见冲突——都靠各级各种的谈判去解决。有的可以一拖几年,欧洲人学会了保持谈判的耐性。
  20世纪60年代是“联盟”(当时还叫“经济共同体”)的“危机”时期。英国由开始用组织七国“自由贸易区”抗衡和抵制六国的共同体,转为审时度势争取加入共同体。这是一次长时期的英国“海洋型民族主义”和法国“大陆型民族主义”的对峙。这场谈判的记录(我是在伦敦皇家学会的图书馆看到的),很生动地展现了英法两种民族主义从对立到妥协,以及其他国家的各自偏向,是那时西欧国与国关系的一个缩影。
  欧洲的一体化经过停滞、摸索和徘徊,从20世纪80年代起重新启动,采取许多积极推动的措施,并制定出台了一份题为《建立内部市场》的详细计划。在“内部市场”里要实现“四大自由”,即商品、人员、劳务、资本的自由流通。
  到20世纪末,“欧洲联盟”至少有两项成绩可以称道,一是实行了欧洲议会的普遍选举;二是欧洲统一货币的进程有了实质性的进展,欧元和欧元区已成现实,欧元已与美元、英镑一样成为国际流通的货币。英国等国还不属于欧元区,但这只是早晚的事情。在组织机构方面,首脑会议、部长理事会、执行委员会已按照程序建立和运行了;欧洲法院的班子也搭起来了。欧洲人也有了双重人格:既是某个国家的公民,又被人们称为“欧洲公民”。计划中的“四大自由”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已经成为现实。
  “欧洲联盟”作为一体化的现阶段形式是怎样的状态呢?我认为,“欧洲联盟”说到底仍是欧洲各国的“国家联盟”。它不是“邦联”,更不可能是“联邦”,它的任何“超国家”的举措必须照顾到各成员国的接受程度。复杂的欧盟法律在其协调作用的同时还不能与各成员国的国家法律相抵触。更为复杂的社会问题在于,各国的个性是在历史上形成的,更不能强求一致,所以它是带有一定“超国家”性质的国家联合组织。
  这个问题前有戴高乐后有撒切尔夫人已说透了。欧洲包括那么多的独立民族国家,每个国家无论大小,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性格、感情和特殊的利益。文化上同源分流,而属于自己的那部分文化传统是抹不掉的,那属于各自民族的骄傲。仅“联盟”成员国的不同语言就是很难克服的障碍。“联盟”的重要文件都要译成各种文字,少了哪国文字,都会被认为是对这个国家的尊严的失敬。当然,“联盟”又是成员国之间复杂的利益结合体,并且在国际竞争中对各成员国都有好处。在这种时候,“联盟”往往是欧洲的综合利益的代言人。
  因此,欧洲的“一体化”意味着有“合”有“分”;能“合”者则尽量合之,不能“合”者则听其分殊,待有条件“合”时再择期将可合者合之。“欧盟”从一开始起就在处理“合”与“分”、“一”与“多”、欧洲主义与民族主义之间的关系当中,培育和锻炼了处理危机的艺术和技巧,欧洲人很少说决绝的话。
  欧洲“一体化”在20世纪下半叶上了路。几十年来,不管有多少风浪,它已没有逆转的可能了。
  《给没有收信人的信》,见本期“荐书”。本文选自该书“辑二”最后一篇《远距离看欧洲》,略有删改,标题为编者所加
其他文献
自4月楼市新政以来,调控棋至中盘,变量迅速增加,房地产业进入敏感时刻。  最新的变量是一份国土部掌握的囤地“黑名单”意外曝光。8月2日,网易房产频道率先披露这份闲置名单,详细列出了省区市、项目名称、闲置土地的受让人、合同编号、合同签订时间和约定的开竣工时间等内容。截至去年9月30日,全国闲置土地总计达1457宗,闲置面积达9772公顷,其中70%以上为住宅用地。  此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05年
期刊
从4月中旬“新国十条”公布至今,已百日有余。上海配套的房地产政策依然面目模糊,在闲置土地的清理过程中,上海更显另类。    调控“雾里看花”  至今,上海没有推出相应的地方配套规定,反而率先放松了“三套房贷”,一度被寄予厚望的“物业税”征收试点也未见下文。  “新国十条”出台后一个月,舆论盛传上海将与重庆等城市成为首批试点推出物业税。  《上海证券报》称,上海将按户型从小到大累进增加税收:持户型较
期刊
因相关准备工作尚未完成,初定今年下半年召开的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最快可能要到今年年底才能举行。若届时相关准备仍然不充分,不排除明年再召开会议的可能。  《财经》记者从多个渠道了解到,各大部委牵头的重大课题,大多刚刚完成第一轮调研报告。按照惯例,第一轮调研报告完成后,还要征求其他参与部门的意见,并与国务院领导进一步研究讨论,需要经过若干次修改才能定稿,成为“成熟”的研究成果。  从第一轮报告到“
期刊
7月28日,鞍山钢铁集团公司(下称鞍钢)党委书记、总经理张晓刚等来了一个来自大洋彼岸的好消息:面对来自国会的压力,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ommittee on Foreign Investment in the U.S,下称CFIUS)仍然对鞍钢赴美参股建设钢铁厂一事不予审查,这意味着中国钢铁企业终于迈出了在美国的第一步。  两天后,张晓刚在北京告诉《财经》记者:“美国国会部分议员要求审查鞍钢投资
期刊
技术出身的鞍钢集团总经理张晓刚心怀高远,他给鞍钢制定的战略目标是:到2015年,成为钢产量排名世界前五位的特大型跨国集团。也正是如此,鞍钢跨出国门顺理成章。  鞍钢此次投资美国,第一诉求是学习美国的短流程炼钢工艺。  中国钢铁工业与美国钢铁工业有着本质的区别,国内炼钢主要为长流程炼钢工艺,而后者则全部采用短流程工艺。传统的长流程是指高炉—转炉—连铸—连轧,而短流程则减少了高炉还原铁这一工序,只有电
期刊
新的刑法修正案正快步走来。“原本计划于10月初次审议的刑法修正案(八)(下称修正案),将提前于8月23日上会初审。”一位接近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官员透露。  在中共十五大提出的新时期立法工作总目标中,要求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其中刑法修正案是重要的一环。如今,2010年已过大半,为此,原本定于10月初审的修正案将提前至8月,预计经过10月的二审后,有望于12月审议通过。  据《财经
期刊
山东寿光市北环路,占地3000亩、投资20亿元的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开业已半年有余,这个中国最大的“菜篮子”已经成为中国物价走势的晴雨表。而其背后则有“PE(私募股权投资, private equity)王者”——美国百仕通集团(Blackstone Group)的身影。  过去几年,百仕通集团在亚洲的重点一直是印度。但随着中国在世界经济中“一枝独秀”,2007年,百仕通集团延请前香港政府财政司司长
期刊
一度闹得沸沸扬扬的“郭德纲事件”,起因于2010年7月底北京电视台《每日文娱播报》栏目的一出报道,报道指称郭德纲涉嫌私占小区公用绿地。  8月1日,北京电视台两名记者前往郭德纲别墅实地采访,两人不顾小区保安的阻止上前敲门,在与郭德纲弟子李鹤彪交谈过程中,记者周广甫询问小区物业给郭家所写证明的含义时,引来李鹤彪动手推打。  以此为导火索,随后十天内发生的事件便如相声段子起承转合,戏剧性场景不断出现。
期刊
“非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近日变得“非常著名”。虽然没有“有关部门”站出来“宣称对此负责”,但郭德纲还是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封杀”了——书籍、音像制品下架,主持的节目被停播,小剧场停业整改,擅于“说学逗唱”的郭德纲选择了沉默。  “封杀”关乎一位公民的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和演出自由。用法律的术语来表达,这接近于“剥夺部分政治权利”。然而,和崔健、张惠妹甚至汤唯等诸多曾被封杀者一样,大多数类似事件并没
期刊
坊间传言数月之后,默多克出售星空传媒控股权一事终于落定。  8月9日,上海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下称华人文化)宣布将控股星空卫视普通话频道、星空国际频道、Channel V音乐频道,以及星空华语电影片库业务。  对于华人文化来说,这一交易仅仅是其媒体产业投资的开始。  8月11日,华人文化董事长黎瑞刚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华人文化面向的市场是全球传媒产业,除了这一宗面向国际传媒市场的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