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发病及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yo884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影响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发病及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我院2000年2月至2010年3月脓毒症合并AKI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期非脓毒症合并AKI患者作为对照组,计算两组APACHEⅢ评分和ATN-ISI积分,主要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合并AKI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发病及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全部患者病死率为23.3%,脓毒症合并AKI患者病死率为44.6%.(2)D-二聚体浓度随着器官衰竭数的增加而增高(r=0.356,P=0.019),患者病死率随着器官衰竭数的增加而增高(r=0.545,P<0.01),但D-二聚体与预后没有相关性(r=0.277,P=0.072).(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D-二聚体(>2.2mg/L)、是否需要血管活性药物支持、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50 s)是影响脓毒症合并AKI患者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APACHEⅢ评分(>60)、脏器衰竭数、是否需要机械通气支持是脓毒症合并AKI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1)D-二聚体(>2.2 mg/L)、是否需要血管活性药物支持、APTT>50 s是脓毒症合并AKI患者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APACHEⅢ评分>60、脏器衰竭数、是否需要机械通气支持是脓毒症合并AKI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2)脓毒症患者血D-二聚体的浓度升高,预示着脓毒症患者发生AKI的概率增加,但D-二聚体在判断脓毒症合并AKI患者的预后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其他文献
目的 为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了解初产妇分娩期心理特征及需求.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产科收住的初产妇48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0例.对照组产妇的护理模
目的:通过检测组氨酸三聚体核苷结合蛋白1(histidine triad nucleotide-binding protein1,HINT1)mRNA及其蛋白质在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中的
本文就1例冠心病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出现交感风暴的临床治疗情况,及在其中有重要治疗作用的艾司洛尔的药物作用机制、临床作用效果、循证医学等进行评价
在工艺没计阶段避免和减少污染产生是从源头控制污染产生的有效方法,将环境影响最小集成到化工过程模拟设计中,是近年来清洁生产领域快速发展的一项技术.本文采用废物削减WAR
目的 探讨中国人群CCR5△32、CCR2-64I、SDF1-3A三种基因的多态性与HIV-1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 检索国内外有关中国人群CCR5△32、CCR2-64I、SDF1-3A基因多态性与HIV感染相关
选择加热板温度为45 9℃、真空度为0.08 MPa、料层厚度为7 mm和料液质量分数为20%的桅子黄色素干燥试验数据作为实测样本,基于Matlab软件,对传统干燥模型进行非线性最小二乘
目的 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hPer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检测的临床意义,并观察地西他滨(DCA)诱导hPer3基冈表达对AML细胞系HL-60和U937增殖的影响.方法 应用甲基化聚合酶链
就壳聚糖处理混合汁的提纯工艺进行了研究,认为壳聚糖与聚丙烯酰胺联合使用具有良好的脱色、除浊效果,并对壳聚糖在制糖工业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评价.
目的 分析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免疫抑制治疗(IST)前、后外周血自然杀伤(NK)细胞亚群占淋巴细胞百分比、功能变化及其与造血功能相关性,探讨NK细胞在SAA发病机制中的
目的 探讨夜班护理人员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提高夜班护理人员生活质量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某市三级甲等医院全体夜班护理人员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