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台民歌的地方特色

来源 :参花(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n_zh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台民歌作为一种地方特色鲜明的艺术门类,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经过千百年来人们反复实践,最终形成了今天我们听到的高台民歌。流传下来的高台民歌经过了历史的打磨和风霜,不仅是高台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历史在某一时期的深刻投影。
  关键词:高台民歌 地方特色 历史
  高台民歌是高台劳动人民在休息、娱乐、节庆等场合中为表情达意口头创作的各种歌谣。在高台,本地人习惯将其称为“小曲子”。它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形象生动地再现了高台劳动人民的真实生活,反映了他们的心理需求、愿望意志以及情感需要。高台民歌题材涉猎广泛,反映内容普遍深刻,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从题材归纳起来,高台民歌大致可以分为爱情婚姻、劳动生产、历史传说以及生活四类。从体裁形式看,高台民歌大致可分为小调和劳动号子。高台小调形式比较规整,表现手法多样,曲折委婉细腻,是高台人民在劳动之余、日常生活中及婚丧节庆时抒发情感、消遣娱乐的民歌。在民间多由职业艺人与半职业艺人进行传唱,其节奏类型多样、分布均匀、变化而统一。大致可分为:丝竹小调、社火小调、风俗小调和地方化的外来小调等四类。丝竹小调即在演唱时有伴奏的小调。主要伴奏乐器有二胡、板胡、笛子、扬琴、棒子、四片瓦等。高台小调大多数为丝竹小调。社火小调即在耍社火时所演唱的小调,一般见于划旱船、大头和尚、扭秧歌等节目时,穿插有社火小调的演唱。而风俗小调即在一些风俗节日中演唱的一种小调,如《酒歌》等。酒歌也叫猜拳调,是民间喜庆饮酒宴席上推杯换盏、互相敬意之时用于助兴所唱的一种小调,也是人们社交往来的方式。地方化的外来小调大多是随着古代官方移民而来的,后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这些外来小调与本地风土人情结合形成了具有浓郁本土人文元素的小调,且这种小调在高台小调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如《四景儿》《茉莉花》《绣金匾》等等。这些小调的旋律几乎和原来的曲调一样,只是歌词有所变化,如高台所流传的《茉莉花》的旋律和江苏的《茉莉花》旋律几乎一样,变化不大,但是歌词中加入了张生和崔莺莺的故事。
  而高台民歌中的劳动号子指劳动中实际功用的一些民间歌曲。高台劳动号子歌唱形式主要有独唱、对唱和齐唱等,但一领众和是其最常见、最基本的歌唱方式。劳动的指挥者往往就是号子的领唱者。领唱部分的歌词常常是唱词的主要陈述部分。高台劳动号子的音乐坚定、豪迈、粗犷、句幅短、无拖腔、简洁明快,对劳动大众起到极好的召唤作用。
  高台民歌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在音调上多以徵调式为主,商调式次之,其他调式并存。主要是以五声调式音阶为主,也有六声音阶和七声音阶的,但都是五声性的六聲音阶或七声音阶,且基本都以五声音阶为基础,而且会在旋律中出现清角或变宫。这些偏音往往是过渡性的和装饰性的,它们以经过音、辅助音、倚音的形式出现,通过表达情感、润色旋律,丰富了高台民歌调式的地方特色。主干音大多以sol、la、re为主,节拍以2/4拍为主,4/4和3/4拍极为少见。高台民歌曲体结构主要呈对应性和起承转合性,其中以起承转合性的曲体结构最为常见,形式也比较多样。结束大多为下行结束。
  除此之外,高台民歌受到地方方言的影响较为明显。特别是高台方言的发音、语调(抑扬)、语气(重音),其声调(四声)也让高台民歌在演唱过程中产生了一定影响,并带有了高台方言中的一些明显的发音趋向。 高台民歌是靠着口口相传的方式传唱下来的。过去,高台的当地人民群众被剥夺了享受文化的权利,他们既不懂曲,也不懂谱,全靠这种自我哼唱和琢磨,以及口传心授编唱歌曲,这种方式保留了自发创作的积极性,也真实反映了劳动大众的愿望、需求。如《长工苦》表现了一个长工在受压迫的情况下凄苦的心理,《绣荷包》抒发了一个少女对情人的思恋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打夯号子》则体现了那种激烈而亢奋的劳动场景。高台民歌大多都是劳动过程中的即兴创作,是对当时当景的抒发和讲述。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又经过无数人的打磨、修改,最终以成熟的形态保留下来,被人们进行传唱,它是无数人智慧的结晶,是真正属于人民群众的文化艺术,也是生长于劳动人民群众这片沃土上的人民艺术。高台民歌简洁生动,朴实灵动,音乐形式短小精干,适于劳动人民群众传唱学习。
  根据统计,高台民歌流传至今仍在传唱或曲调都还清晰的大概有290多首,2015年高台县文化馆及高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对高台民歌进行了搜集和整理,出版了《高台民歌》一书。这本书的出版对高台民歌有了全面的把握和了解,对其种类、发声、曲调等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也对今后民歌辅导,对开展民歌相关活动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总之,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的高台民歌,像一面镜子,它反映着高台人民的生活和历史。今后它仍将随着历史的前进而不断发展,随着人民日新月异的新生活而放出更加灿烂的光彩。
  (作者简介:王国星,男,本科,甘肃省高台县文化馆,初级,研究方向:基层群众文化辅导)(责任编辑 刘冬杨)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民间美术是世界艺术宝库的瑰宝,艺术形式表现丰富多样,如图腾花样、线条造型、装饰界面、空间结构等具有独特的韵味和东方独特的审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壁画的审美需求也日渐提高,对当代壁画的需求也日渐多元化,融合化。  关键词:中国民间美术 当代壁画 发展影响  中国民间美术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艺术表达方式,是广大劳动人民集体智慧和艺术的结晶。中国民间美术通过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传
摘要:灯光是舞蹈表演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会直接影响舞台表演艺术的整体效果,尤其是光色的合理运用会对舞台角色的塑造以及情感表达等产生直接影响。本文基于舞台灯光设计视角,重点就光色的运用效果及策略进行探讨,希望能有效提升舞台灯光设计效果。  关键词:舞台灯光 光色 运用策略  舞台表演是一种观赏艺术,灯光是舞台设计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营造舞台氛围,烘托舞台人物形象,提高整体
摘要:中国画向来讲究以神写形,用寥寥几笔绘出万千世界,做到传情达意。纵观中国写意花鸟画的艺术长河,不得不提的便是在中国写意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一笔的明末清初时期著名写意花鸟畫大家——八大山人。古人论画常讲以小见大,以少胜多,即寥寥几笔也可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八大山人的艺术作品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简”,描绘对象的“简”,运用笔墨的“简”。从整体上看八大山人的画面非常讲究置陈布势,通过简练的笔触抒发其内
摘要: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创作和拍摄高质量的、被儿童喜闻乐见的、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儿童电影是电影工作者的责任,同时其巨大的市场潜力也为业界内同行所看好。脚踏实地、行之有效的创作和推广儿童电影是本文讨论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儿童电影 剧本创作 方法论  创作儿童电影,第一要抓住孩子自身具有的天然特点。儿童的天性是好动、好奇、充满行动性、简单而直接,追求好玩。因此我们所创作的形象必须是始终行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