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夏天的精彩段落

来源 :中学生读写·考试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aaa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夏】
  
  初夏是美的,那是有别于艳阳春的另一种美。如果说春天的美是美在百卉争妍,初夏的美就美在万类竞绿。该用什么词来简括初夏的景色呢?“绿肥红瘦”?不,那写的是暮春花事;“绿暗红稀”——这才差不离!“绿”而“暗”,形容绿的浓重;“红”而“稀”,可见芳华渐渐褪了,但还不是绝无。在哪儿呢?我放眼向四周搜索,哎,找到了,田沟边那丛野蔷薇,不正星星点点地开着几朵小红花么?但那红色似乎很淡,淡得近乎寂寞,尤其是映衬在周围的浓绿之中,更显得“晚花酣晕浅”。再看那绿,却是层层叠叠,无边无涯,绿得沉,绿得酣,绿得触目生凉,绿得照人如濯,一时凝望出神,仿佛整个天空都被染绿了呢。
  ——选自陈一凡《初夏》
  春天随着落花走了,夏天披着一身的绿叶儿在暖风儿里跳动着来了。……街上高杨树的叶子在阳光底下一动一动的放着一层绿光,楼上的蓝天四围挂着一层似雾非雾的白气;这层绿光和白气叫人觉着心里非常的痛快,可是有一点发燥。
  ——选自老舍《二马》
  
  【仲夏】
  
  这是一年中正当夏季转折点的时节,那时节,本年的收获已经确定,人已开始考虑来年的播种,而且马上要着手刈草了;那时节,黑麦通通结了穗,虽然那穗还没有长满,还是轻飘飘的,一片浅绿色的麦浪在风中波动;那时节,绿色的燕麦,和四处散布着的一簇簇的黄色的草一道,参差不齐地伸出在播种迟了的田野上;那时节,早种的荞麦已经发芽,盖没了地面;那时节,被家畜践踏得像石头一样坚硬的耕地已经翻耕了一半,仅仅残留下没有被翻耕过的小路;那时节,堆积在田里的干粪堆在日落时发散出和绣线菊混合的气味;在低地上河旁的草原像一片大海似的伸展着,等待着镰刀,在那草原上黑魆魆地四处堆积着被割除了的酸模草的茎秆。
  ——选自(俄)列·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盛夏】
  
  晴空万里,天上没有一丝云彩,太阳把地面烤得滚烫滚烫;一阵南风刮来,从地上卷起一股热浪,火烧火燎地使人感到窒息。杂草抵不住太阳的暴晒,叶子都卷成个细条了。每当午后,人们总是特别容易感到疲倦,就像刚睡醒似的,昏昏沉沉不想动弹。连林子里的小鸟,也都张着嘴巴歇在树上,懒得再飞出去觅食了。
  ——选自金敬迈《欧阳海之歌》
  首善之区的西城的一条马路上,这时候什么扰攘也没有。火焰焰的太阳虽然还未直照,但路上的沙土仿佛已是闪烁地生光;酷热满和在空气里面,到处发挥着盛夏的威力。许多狗都托出舌头来,连树上的老乌鸦也张着嘴喘气——但是自然也有例外的。远处隐隐有两个铜盏相击的声音,使人忆起酸梅汤,依稀感到凉意,可是那懒懒的单调的金属音的间作,却使那寂静更具深远了。
  ——选自鲁迅《示众》
  盛夏的天气,烈火般的阳光,扫尽清晨晶莹的露珠,统御着大地一直到黄昏后,这是怎样沉重闷人的时光啊!人们在这种压迫下,懒洋洋的像是失去了活跃的生命力,尤其午后那更是可怕的蒸闷;马路上躺着的小石块发出孜孜的响声和炙人脚心的灼热。在这个时候,那所小园子里,垂了头的蝴蝶兰和带着醺醉的红色的小玫瑰,都为了那吓人的光和热露出倦怠的姿态来,只有那些深藏叶蔓中的金银藤,却开得十分茂盛。当一阵夏天的闷风从那里穿过时,便把那些浓厚的药香,吹进对着院子开着的门里来。
  ——选自芦隐《象牙戒指》
  七月已经过去了,跟着来到的是“暑月”,这仿佛是大自然看着塔布篱厂里的情人那样热烈,特为和他们斗胜争强似的。这块地方上的空气,在春天和初夏的时候,本来非常清新,现在却变得停滞不动,使人困懒了。浓厚的气息老压在他们上面;正午的时候,一片大地好像都昏昏晕去。草原上较高的山坡,都叫跟埃塞俄比亚一样灼热的太阳晒成黄色,不过这里水声淙淙的地方,却还有鲜明青绿的草色。
  ——选自(英)哈代《德伯家的苔丝》
  
  【夏末】
  
  太阳透过榆树的密密层层的叶子,把阳光的圆影照射在地上。夏末秋初的南风刮来了新的麦子的香气和蒿草的气息。北满的夏末初秋是漂亮的季节,这是全年最好的日子。天气不凉,也不顶热,地里还有些青色,人也不太忙。
  ——选自周立波《暴风骤雨》
  风暴一停,黄尘歇在大地上。枯黄的沙冈子,像一条死龙似的,横卧在草原里。夏末的太阳,从一块青石板似的薄云后一露头,就像从空中抛下无数火球,滚落在草原上,几乎将草原上的一切都烧焦了。河边的杨柳,垂着叶子,低着梢头。才盛开的野菊花,也皱卷起花瓣,萎缩在绿草下。热,热得人们几乎喘不过气来。
  沙冈子仿佛都要冒起火来。沙坡上,那牧羊的小伙子,孤独地向上爬着。他爬了一会儿,坐起来喘口气,又继续爬。他的赤脚蹬着烫人的沙土,爬上了沙冈顶。被他蹬过的沙土像一道河水的细流,发出低沉的“撒撒”声,流到冈下。
  ——选自乌兰巴干《草原烽火》
  
  【北方原野之夏】
  
  初夏,北方乡村的原野是活跃而美丽的。天上白云缓缓地飘着,广阔的大地上三三两两的农民辛勤地劳动着。柔嫩的柳丝低垂在静谧的小河边上。河边的顽童,破坏了小河的安静:“看呀!看呀!泥鳅!这个小蛤蟆!”叫声笑声飘散在鲜花盛开的早晨,使人不禁深深感到了夏天的欢乐。
  ——选自杨沫《青春之歌》
  当花翅膀的麦雀子把乡村每个日子叫甜的时候,把黑土地的渴盼叫成金黄色,叫成起伏不平的波浪形,一个最最撩拨庄稼人的时令,又从镰刀上和红缨鞭上熟落了,又从那些古铜色的胸大肌、肱二头肌和醉意朦胧的微笑上熟落了!
  ——选自任志玺《沂蒙风景线》
  
  【城市之夏】
  
  北方的夏天,热得真够劲!树叶晒得发白,柏油马路晒得软软的,像糖稀。推车卖冰棍的老太太早已经卖得一干二净。一家饭馆门外,好几个敞着怀、流着汗的工人,抱着啤酒罐罐,仰脖咕咚咚往下灌,活像在饮马,汗不住往外冒,似乎那一颗颗汗珠都是这啤酒挥发出来的……
  ——选自肖复兴《发生在炎热的夏天》
  
  【乡镇夏景】
  
  夏天,是多么快活,多么热闹呀!
  气候给我们脱去了衬衣、长裤,只穿汗背心和短裤衩,舒臂踢腿,奔跑追逐,别提多轻松了。白天,可以去钓鱼、摸蟹、粘知了,如果你想游泳,那随时可以往河里一跳,在河面上迸水花、打水仗,睁开眼睛扎猛子、捉迷藏……哦,那清凉的河水简直可以使你忘掉世界上的一切。
  夜晚也是迷人的,如果你走出小镇步入田野。天上是皎月明星,地下是蛙鼓一片。你可以在水田里罩黄鳝,可以到竹林里逮小鸟;最有趣的,还是扣萤火虫——那是多么美妙的景象啊!朦胧的夜色中,一盏盏绿色的灯,悄没声息地在溪上草间飞来飞去,这盏灯熄了,那盏灯又亮了。放眼望去,闪闪烁烁,飘忽灵动……
  ——选自刘健屏《闪烁的萤火》
  
  【初夏的雪山与冰湖】
  
  初夏时分,骑上骏马上雪山,是最理想不过的。这时,盛夏将到,高山积雪已经融化,给雪被遮盖了半年多的山坡上,又现出了飘带似的羊肠小道。蔚蓝的天空因为很少受到沙尘的渲染,澄清得像一片碧绿的湖水。举目远望,洁白的博格达主峰,给人们以雄伟美丽、仪态万方的感觉。风吹来,山上白雪曼舞,好像是蓝天飞过一片片乳白的轻纱似的流云,又像是春季清晨笼罩大地的雾纱……
  这里固然有绝崖、陡壁、喷泉、草地,但更为离奇的却是那波光粼粼的冰湖。那湖水碧蓝见底,湖面映浮着远山的倒影。在霞光尽染的傍晚,你在湖边草地支起帐篷,升起篝火,看明澈冰湖里的繁星,和那被篝火染得一片通红的雪山,简直忘掉盛夏的酷暑,如置身神话世界了。
  ——选自张孟良《雪山景物记》
  
  【北大荒的夏天】
  
  七月的北大荒,天气清明,微风徐来,袭人衣襟。茂密的草丛上,厚厚的盖着五颜六色的花朵,泛出迷人的香气。粉红色的波斯菊,鲜红的野百合花,亭亭玉立的金针花,正如丝绒锦绣,装饰着这无边的大地。蜜蜂、蝴蝶、蜻蜓闪着五彩缤纷的翅膀飞翔。野鸡、野鸭、鹭鸶、水鸟,在低湿的水沼处欢跳,麂子、獐子在高坡上奔窜。原来北大荒的主人们,那些黑熊、野猪、狼、狐……不甘心退处边远地带,留恋着这蔚蔚群山,莽莽草原,还经常偷跑到庄稼地里寻找食物,侵袭新主人。表面上看来非常平静的沃野,一切生物都在这里为着自己的生长和生存而战斗。被包围在这美丽的天地之间的农场景色,就更是壮观。玉米绿了,麦子黄了,油漆的鲜红鲜红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宛如舰艇,驰骋在金黄色的海洋里,劈开麦浪,滚滚前进。它们走过一线,便露出一片黑色的土地,而金字塔似的草垛,疏疏朗朗一堆堆排列在土地之上,太阳照射在上边,闪着耀眼的金光。
  ——选自丁玲《杜晚香》
  
  【干旱】
  
  一九七一年的夏天,盘古山经历了长达四十天的干旱。
  无风,无雨,炎炎烈日,酷暑难熬。坐落在谷地中的“五十五公里”小楞场,更是奇热炙人。那赫然耸立的山峦,与那山峦之上的森林,组成了道道屏障,将独立家屋围困其间。空气和太阳一起燃烧。树木软弱无力地垂下长长的手臂;百草枯黄了,匍匐在滚烫的土石之上,等待着这早来的夭亡;黄花菜,雏菊,婆婆丁,扫帚梅,白芍,都在蓓蕾的状态下凋敝了,骄阳容不得她们展颜一笑,就将它化作了尘土,凄楚怨艾地离开了这还没睁眼看过的世界;瘦小的稠李、黑天天、都柿,干瘪的山丁子、山里红、山梨,过早地离开了无力承担它们的母体,跌落到生养他的母亲的根须之下……这里的世界暂时停止了它的进程,一切处于静止状态。偶尔一声鹿鸣虎啸,划破了这沉沉的静寂,那长长的尾音滞留不散,里面含着死的恐惧与生的艰辛。
  这是一个燃烧的世界。
  就连库尔滨河,也顿然瘦弱不堪。那在河床中心,像游丝般孱细的河水,在缓缓地流着呻吟着,企望延续它那无望的生命之躯。
  ——选自刘鹏越《音乐世家》
  这是一个干旱的夏天。村庄对面的顿河的水变浅了,那片从前是急流奔驰的地方,现在变成了浅滩,牛走过对岸去的时候,水连它们的脊背都没不过了。每天夜里,沉闷的暑热就从山冈上吹到村子里来,风把草的香味吹散到空中。牧场上的干蓬蒿都烧起来了,甜藜像一条看不见的帐幕一样遮住了顿河的两岸。一到夜间,顿河对岸的天空上就布满了黑云,雷声干燥地轰隆隆地响着,但是一个雨点也没有落到被热气蒸烧着的大地上来,闪电空打个不住,把天空划成许多尖角形的蓝色块子。
  猫头鹰每夜在钟楼上号叫。恐怖的叫声在村庄上空传过,猫头鹰从钟楼上飞到被牛犊踏过的公墓里去,在褐色的生满了荒草的坟顶上哼哼。
  ——选自(俄)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
其他文献
1886年5月1日 芝加哥工人大罢工——“五一节”的由来。  1842年5月2日 英国宪章运动爆发。  1994年5月3日 世界首创转基因水稻在安徽合肥市问世。  1945年5月4日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举行第一次文艺节。  1840年5月6日 世界上第一批邮票诞生。  1990年5月7日 中苏美和平登山队登上珠穆朗玛峰。  1945年5月8日 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1950年5月9日 我国
期刊
虽然他不是我的父亲,但他给我的爱与父爱相同。可是,一直有个秘密纠缠着我,谁来给我答案,谁来开解它呢?    PART 01   在半夏还没有亲吻史的时候,看过很多亲吻镜头,无一例外地美,半夏无一例外地咽下一口口水,半夏觉得是一口,因为她听见口水从喉咙咚地一响,半夏很不喜欢这种响,就和她喝水時的响声一样。那时半夏就想一个问题,那些亲得死死活活的人,他们怎么处理口水?后来她看到一句话说,接吻是一种交换
期刊
本期主题:聚焦2007年考场阅读    【原文】  他曾打折我青春的翅膀  徐立新    14岁那年,我读初二。   5年前,母亲没了,父亲只关心他的田地,在他的眼里,我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一日三餐把我喂饱就算完事。没有人对我好,没有人教我眼前的路该怎么走,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一步步学坏的。我开始和街道上一些痞子混在一起,拦路挡截女孩子,打架斗殴,干尽所有坏事。父亲除了对我动粗外,毫无办法。也许,
期刊
如何能在不到六十分钟的时间里写出一篇六百字以上的优秀作文来?这是每个临考师生最为关心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全国十年来二百多篇中考满分作文的分析,揭秘出这些满分作文是怎样“炼”成的,希望对各位语文老师和同学有一点启发。    一、炼标题——芳草满园花满目    俗话说得好:“题好一半文。”文章的标题就好比一篇文章的眼睛,通过它,我们可以窥见文章的灵魂。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作家,为了给自己的文章拟一个靓丽的
期刊
更深夜静时,寂寂无人处,总有一个声音在低语:“这世界是什么?”我知道,那是不安分的心在叩问灵魂。世界是什么?数千年前,尼罗河畔,那些长髯飘飘的学者们便在争论这个难题。有的说,世界是火,有火才有生命;有的说,世界是水,海是我们最初的家园;还有的说,世界是空气、是泥……一个叫毕达哥拉斯的老头儿甚至认为,世界是数。其实,他们都对。世界是如此多元,唯其多元才丰富,唯有丰富才有我们这些思想迥异的人。  人与
期刊
全国青少年节水调查正式启动    由教育部、中央文明办、广电总局、共青团中央和中国科协共同主办的“节水在我身边——2007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正式启动。据介绍,这次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全国青少年在学习了解水资源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调查和记录家庭环境中用水的状况,制定家庭节约用水的方案,并且提交调查结果,由专家对这些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作为我国水资源使用状况相关调查的一项参考数据,于2007年9月全国
期刊
1921年7月1日 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阎瑞生》轰动上海滩  1914年8月2日 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28年7月3日 电视机在美国开始普及  1931年8月4日 长江暴发特大洪水,淹死十四万余人  1924年7月5日 第八届奥运会在巴黎举行  1952年8月6日 新中国财政首次实现收支平衡  1937年7月7日 “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  1974年8月8日 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辞职  
期刊
成都贫困生小学到高中全免费    近日,成都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以及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确保教育公平,出台了一系列教育重大举措:构建教育资助新体系,今年约有3.4万名城乡低保家庭学生从小学至高中实现“零费用”入学;实施全面消除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行动计划,用5年的时间让191所学校甩掉“薄弱”的帽子;农民工子女入学,统一安排接受义务教育;职教与普高学费相同……    教育部要求高
期刊
【作文题目】    读了现代文《一诺千金》后,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索呢?请联系家庭、学校或社会生活的实际,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以“承诺”为话题作文。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③文章不少于600字。若写成诗歌,应不少于20行。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题目简析】    1.读懂文、题。“文”指阅读文段《一诺千金》,“题”即指该“作文试题”。怎样才算读懂了“文、题
期刊
甲、乙两个好朋友吵架,乙打了甲一拳,甲在沙地上写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拳”。又一次外出时,甲不小心掉进河里,乙把他救了上来,甲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乙问甲为什么要这样记录,甲说:“写在沙地上,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刻在石头上,是希望刻痕帮助我铭记。”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可以忘记的,有许多事情又是需要铭记的。请以“忘记和铭记”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
期刊